留存最正宗的鄞州乡音 ——鄞州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实录

2012-10-26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万关万关真万关,为啥开口叫万关?听我来白舌利市道一番……” 10月11日上午,在鄞州电视台演播大厅里,鄞州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波走书传承人闻海平老师,正用地道的鄞州方言声情并茂地说唱宁波滩簧《买橄榄》,至此,鄞州方言语音建档工作进入视频拍摄和音频录制阶段。

 
  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鄞州方言已逐渐被普通话取代,尤其是那些带着浓厚地方特色的老话,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渐行渐远。为发掘、保护和传承鄞州地域文化,建立内容比较完善、体系较为健全的鄞州方言档案资源库,今年7月,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鄞州区档案局制定出《鄞州方言语音档案建档工作方案》,并召集对鄞州方言语音颇有研究的专家和鄞州方言爱好者进行研讨,全面启动鄞州方言语音建档工作。

 
  根据鄞州方言语音多样性的特点,在近三个月的调查研讨活动中,区档案局共组织区内6名鄞州方言语音专家和18名方言语音调查人分中心城区片、西乡片(鄞江话)、东乡片(瞻岐话)、南乡片(姜山话)四大方言片区逐一开展方言语音调查研讨工作,并用鄞州各片区方言分别对省档案局下发的规定文本进行注音、诵读,确定各片区方言最地道最正确的发音,同时做好国际音标和方言同音标注工作。在专家认定和群众投票的基础上,区档案局分别甄选出四大方言片区的发音人,4名发音人均为身体健康、思维清晰、口齿清楚的方言片区本地人。10月10日-11日,在鄞州电视台的演播大厅里,中心城区片、东乡片(瞻岐话)的2名发音人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各自方言片区语音的视频拍摄和音频录制任务。西乡片(鄞江话)和南乡片(姜山话)的语音视频拍摄和音频录制工作预计在本月底之前完成。


  与各片区方言语音调查研讨同步进行的是自选文本及发音人的甄选活动,鄞州区档案局与区文化馆、区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多方联系,终于物色到鄞州方言语音自选文本发音人——国家级非遗项目宁波走书传承人闻海平老师,其最拿手的反映鄞州(宁波)历史文化的宁波滩簧作品《买橄榄》也成为鄞州方言语音建档的自选文本。目前,该自选文本的视频、音频拍摄、录制工作已经完成,文本的鄞州方言同音标注也同时完成。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说:“一个物种的消失,只会让我们失去一种动人的风景;一种语言的消失,却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美丽的文化。”对鄞州方言有专门研究的耄耋老人赵德闻老师,虽然年近80岁,但他作为方言语音专家全程参加了鄞州中心城区片方言语音研讨活动,并特地为鄞州方言语音建档工作赋诗一首:“声传金石鄞州话,活色生香一朵花。建档录音留史册,彪炳千古放光华。”对鄞州人民来说,鄞州方言语音建档意义重大,真可谓是“千秋留存,泽披后人”!

 

摘自宁波档案网

2012年10月26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