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展厅 > 馆藏珍档

沙峧大队妇女下海生产照片简介


发布日期: 2018 - 10 - 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沙峧大队陈雪春(中)上渔船见习

在渔船下海见习的沙峧大队姑娘们

1978年3月8日,沙峧大队“三八”妇女号机帆船下水

沙峧大队妇女下海生产照片简介

叶君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

张燕儿/舟山市档案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量农村妇女开始走出家庭,参与到劳动生产中。舟山地区作为全国最重要的渔区之一,不少妇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下海捕鱼生产,给海洋渔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舟山市档案馆珍藏的一组70年代中后期普陀县虾峙区栅棚公社沙峧大队妇女下海生产的照片(叶文清拍摄),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当代海洋渔业发展中的一段特殊历史。

1975年10月,沙峧大队党支部书记庄和昌从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参观回来以后,介绍了当地妇女参与劳动生产的先进事迹。受到鼓舞后,该大队党支部委员、民兵连长陈雪春和来自沈家门镇的下乡知青谢勤等几位姑娘向党支部递交了“下海请战书”,其中写道:“沙峧女青年要做新时代的女渔民。我们有决心、有勇气迎着大风大浪,为舟山渔岛妇女闯出一条路子来,为创建社会主义大渔业作贡献。”大队党支部迅速决定组织女青年下海捕鱼,在陈雪春的带动下,大队中有五六十名姑娘报名参加。消息传开后全岛轰动了,有人说:“靠女人捕几条鱼发展集体经济,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还有人说:“女人上屋屋要塌,女人下海船要翻。”但姑娘们不为所动,顶住了压力。1975年10月17日,大队党支部决定陈雪春、谢勤等10位姑娘首批下海捕鱼。

之后的3年里,沙峧大队的姑娘们经历了生活关、晕船关、技术关等一系列考验。船上空间狭小,但有20多名船员,为了避嫌,谢勤等几名姑娘住在较为隐蔽的后舱,陈雪春住在饭间后面,男船员则住在前舱和中舱。姑娘们和男船员一样身穿劳动布衣、油布裤,再套上油布褴,一天到晚忙于起网、理鱼。船上淡水宝贵,洗澡是一种奢侈,姑娘们不得不忍受浑身的汗臭,还要忍受满船的鱼腥气、盐卤臭。大海上风大浪大,刚上船时姑娘们被晃得行走困难、坐立不安,有的甚至像鱼鲞一样趴在舱板上。更为严重的是,在下海头几天就遇到了七级大风,姑娘们连续几天晕船,吃了就吐,但她们坚定与困难作斗争的决心,摔倒了就爬起来,一边呕吐一边干活,逐步克服了晕船。海上作业的危险系数较高,在一次生产中一位同伴不幸落水遇难,姑娘们的父母非常担心自己女儿的安全,要求她们回来,有的姑娘思想上产生了波动。于是陈雪春主动找姑娘们谈心,并挨家挨户做通了家长的思想工作。对于生产知识与技术,姑娘们一开始都一窍不通,只能在实践中学习观察天气变化,熟悉山头、暗礁,了解鱼类习性与鱼群规律,使用鱼探仪和驾驶渔船等。但是姑娘们都有股不服输的钻劲,尤其是陈雪春,她刻苦钻研,将学到的经验知识一一记录在本子上,一有空就琢磨,3个月基本学会了掌舵。沙峧大队的姑娘们最终适应了渔船上的生活,并逐步掌握了海洋渔业生产知识与技术。大队党支部专门为姑娘们造了一对机帆船,命名为“三八”妇女号。1978年3月8日,沙峧大队“三八”妇女号机帆船正式下海,船员主要为22名年轻姑娘,其中陈雪春担任网船老大、谢勤担任偎船老大,另外还有几名经验丰富、技术精良的男船员为姑娘们“压阵”。在隆重的出征仪式上,当时的舟山地区领导高子成亲自为“三八”妇女号出征剪彩。彩带飞舞、汽笛长鸣,姑娘们挥手作别岸上的亲友乡邻,登上舷梯。渔船徐徐离开码头,破浪而去。在下海第一年,“三八”妇女号就旗开得胜,获得了丰产。

沙峧大队“三八”妇女号网船老大陈雪春

沙峧大队“三八”妇女号机帆船

沙峧大队陈雪春等人下海捕鱼的事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舟山地区海洋渔业生产领域的性别革命。

在传统观念中,妇女上渔船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舟山解放以后,政府开展移风易俗运动,大力破除渔区的迷信思想,并积极动员妇女下海。1956年9月5日的《浙江日报》就报道了沈家门荷叶湾渔业社副主任、共产党员张瑶琴带领4名女社员与男社员一起下海捕墨鱼的事迹。桃花岛上的姑娘谢素英从16岁开始就在堂伯父带领下学习捕鱼技术,2年内就学会了,还学会了驾驶渔船。她在1955年墨鱼汛时技术被评为五分,分到110元钱;1956年墨鱼汛时担任中舱摇橹、放网,技术被评为八分,相当于一个熟练的男渔民。1958年,舟山专区有389名妇女参加了冬汛下海捕鱼,有6000名妇女进行海带养殖生产,有3900名妇女从事近洋生产,此外培养出女船老大18名、女轮机手48名。从1954年开始,浙江在舟山开展了机帆船试验,并于1955年获得了初步成功。机帆船速度快、安全性高,还能减轻渔民的劳动强度,为妇女下海捕鱼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1957年,岱山县衢山区女青年王惠菊找到石子门渔业社党支部书记洪胜利,坚决要求随船下海捕鱼。洪书记和社长戴如庆商量后,同意她下海试试,并作为典型来培养,将她安排在衢山第一对机帆船上。消息传出后一时议论纷纷,出现许多闲言碎语。王惠菊不顾压力,开船那天从家里取了几套旧衣裤、一条旧棉被,跟着邻伯陈阿春来到船上。在克服晕船难关后,她就开始煮饭、烧菜,帮船员洗衣服、钉扣子,还去拔网。渔船回港避风时,她把船员们的脏衣服收集起来,挑去清洗。王惠菊十分渴望成为一名轮机手,所以一有空就钻进机舱和轮机手们一起擦机器、帮老轨管机器。王惠菊的事迹为广大青年妇女向海洋进军树立了榜样,许多妇女纷纷要求下海捕鱼。1958年,王惠菊荣获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赴北京出席表彰大会,受到朱德委员长的接见。同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以王惠菊等舟山下海妇女的事迹为题材,拍摄了电影《千女闹海》。

岱山县南峰渔业社的妇女勤俭持家,她们筹集闲散资金,积极支援渔业发展。从1957年冬开始,女社员们集资了66719元建造了1对机帆船,命名为“勤俭号”(一般口头上称为“妇女号”),并在1958年6月2日正式投入大黄鱼汛生产,当年有7名妇女上船生产,年底“勤俭号”渔获量达512吨,创造了舟山第一对船年产量超万担的纪录,震动了整个舟山渔场。

虽然时代已经远去,但舟山妇女们掀起的这场海洋渔业生产革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值得我们铭记!

图像见证历史。舟山市档案馆珍藏的这组沙峧大队妇女下海生产照片展现了中国当代海洋渔业发展中的一段特殊历史,其价值不言而喻。2014年,市摄影家协会原主席叶文清向市档案馆捐赠了其拍摄的反映舟山地区城乡建设、生产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照片,时间跨度为1971年至2010年,照片总数近4万张,其中一组照片专门反映舟山地区妇女下海捕鱼。2016年,市档案馆组织力量对这批照片进行性抢救保护,目前已完成20世纪70年代近5000张照片的整理和数字化加工,为下一步开放与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