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档案文化 Archives Culture


发布日期: 2018 - 11 - 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骆驼画报》1928年第26期刊登的陆小曼影像

《小曼日记》稿本手迹

陆小曼山水画作

陆小曼在话剧《思凡》中的剧照

谈人物传记写作中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柴伟梁/海宁市档案局

陆小曼生于1903年,是江苏常州人,系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第二任夫人。她出身名门,父亲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曾担任北洋政府财政部司长;母亲擅长工笔画。陆小曼自小聪慧,又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通英文、法文,后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她晚年与赵家璧一起收集整理徐志摩文集,该文集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2000年前后,以徐志摩第一任夫人张幼仪口述资料《小脚与西服》为蓝本的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在海峡两岸播出,该剧对张幼仪过度褒扬、对陆小曼进行贬抑的情节让陆小曼的亲属朋友大为不满,也引起笔者对陆小曼的关注。于是笔者开始收集陆小曼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传记写作,至今出版陆小曼系列传记7部,其中2002年的《陆小曼传》(百花文艺版)成为国内外首部陆小曼传记,出版后多次加印;2004年的《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图说陆小曼》分别在大陆和台湾出版,通过影像展示陆小曼的一生;2012年的《眉轩香影陆小曼》(人民文学版)补充了新发现的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出版后社会反响良好,于2017年再版发 行。

笔者在陆小曼传记写作中深感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因此一直注重收集和整理陆小曼档案资料,并运用于传记中,使陆小曼生平和事迹凿凿可据。笔者以陆小曼传记写作为例,谈一谈在人物传记写作中如何收集与整理人物档案。

一、档案资料的收集

收集陆小曼的档案资料比较困难,一是她和首任丈夫王赓、第二任丈夫徐志摩均无生育,所以她的画作、资料散失比较严重;二是研究者一直未把陆小曼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进行研究和收集资料,只把她视作徐志摩的夫人,对其研究往往与徐志摩联系在一起,且更多关注他们的恋爱婚姻经历,对陆小曼个人取得的成就缺乏足够重视。三是陆小曼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上海文史研究馆任馆员,但这只是个名誉性职务,不用上班;在上海中国画院任专业画师时不用坐班,每年向画院交几幅画作即可。基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向收集档案资料。

一是收集陆小曼亲属及陆家后人留存下来的档案资料。陆小曼没有子女,因此只能从她的亲属处了解情况、收集资料;由于很难从档案保存者处直接收集原件,因此可采取拍摄档案资料的方式进行收集。陆小曼与表妹吴锦一直关系密切,两人晚年生活在一起,所以吴锦处留有陆小曼的一些物品,如创作的字画、生活用品及泰戈尔赠送的金丝发镯、头巾等。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与堂侄女陆宗麟一起生活,直到1947年陆宗麟结婚,因此陆宗麟后人家里存有数量较大的陆小曼遗物,包括陆小曼的照片、字画、手稿、书信等。常州郊区樟村陆小曼族人存有陆氏族谱、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志摩诗选》时写给陆小曼请求借徐志摩肖像照的信和寄给陆小曼翻译《泰戈尔短篇小说集》的稿酬清单等档案资料。笔者写作陆小曼传记时曾多次拜访陆氏亲属,2000年赴常州采访吴锦并拍摄她保存的陆小曼画作和生活用品;2002年赴上海采访陆宗麟的儿子邱权先生,并拍摄其保存的陆小曼画作、手稿等;2010年4月赴常州郊区樟村参观陆氏宗祠,并拍摄当地保存的陆小曼相关资料等。

二是收集相关公共机构保存的档案资料。如国家图书馆藏有陆小曼日记稿本,该稿本在陆小曼生前未发表,一共58篇,篇幅远超过陆小曼生前出版的日记(只有19篇);且该稿本时间跨度从1925年3月11日至1926年3月7日,比出版的日记日期长了8个月。在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上海文史研究馆、上海中国画院等陆小曼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保存有陆小曼本人填写的相关资料,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参加工作时间、家庭住址、主要经历等信息。另外,浙江省博物馆藏有陆小曼1931年创作的山水长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存有陆小曼和徐志摩创作的话剧《卞昆冈》剧照、上海华东医院存有陆小曼住院的治疗记录等,这些都是十分珍贵而真实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主要通过上门走访拍摄或查阅获得,也有一部分为机构提供。

三是收集民间机构和个人收藏者的档案资料。包括陆小曼致诗人卞之琳信件、陆小曼为《志摩诗选》写的序言(1957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版《志摩诗选》,请陆小曼写序,后该书因故未能出版)、陆小曼的旗袍、《陆小曼母亲讣告》、徐志摩于1926年3至9月间与陆小曼结婚前所写的《结婚日记》等,以及陆小曼的字画作品。有一些是陆小曼赠送给友人、由友人的后人保存的,如送给翻译家洪洁求的扇面由其子洪丕谟留存;还有一些字画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民间机构或个人收藏者手中。该部分资料主要由民间机构或收藏者提供。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机构和个人收藏者收藏的陆小曼字画往往存在赝品,需仔细求证方可使用。

四是收集口述资料和书信资料。在写作过程中,笔者采访了徐志摩表妹蒋谷雨和堂侄徐炎、与徐志摩同时代又是同乡的海派作家章克标、徐志摩研究专家韩石山、现代文学研究专家陈子善和宋炳辉、海宁蒋氏“衍芬草堂”后人蒋启霆(系徐志摩表妹夫陈从周的堂侄)等人,访问了陆小曼晚年好友、作家赵清阁以及余上沅的夫人陈衡粹等人,向他们详细了解陆小曼的相关事迹,并形成口述资料。笔者还和诗人卞之琳家属、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陈从周的女儿陈胜吾等人进行通信,征询陆小曼生前有关事项,由此积累了一批书信资料。笔者在写作传记时引用了这些口述资料和书信资料,使陆小曼形象更加丰满。

五是收集陆小曼生活年代登载相关信息的报纸、杂志。陆小曼和徐志摩均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名人,陆小曼并不单纯因为徐志摩而出名,婚前她就被誉为“北京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胡适语);和徐志摩结婚后,她的名气更大了。陆小曼于1926年底到达上海,随即名满上海,不仅出席多种交际活动,还出演多部戏剧。当时的报刊经常报道她的活动、刊登她的照片,既有《北洋画报》《上海画报》等大报,也有《骆驼画报》《晶报》《福尔摩斯》等小报,陆小曼的很多照片是通过报刊留存下来的。陆小曼的一些文学作品和书画作品也发表在《申报》《上海画报》《南风》《良友》等报刊上,由此我们方能窥见陆小曼的生活细节和作品原貌。获得这些资料需要到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查询,或由友人提供。

二、档案资料的整理

首先是多方考证档案资料。考证环节十分重要,不可缺失。笔者在写作《陆小曼传》和《陆小曼诗文》时曾有疏忽,对个别资料未能进行准确考证,导致相关信息标注错误。此后笔者吸取教训,对收集来的陆小曼档案进行广泛考证,通过询问相关人员、查阅有关史料等方式,确认每一份档案的真实性,弄清档案形成背景与时间,并标明档案来源。无法考证来源或时间的资料归在一起,暂不使用。

其次是认真整理档案资料。把经过考证的陆小曼档案按时间进行排序,列出目录清单。将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把陆小曼本人的资料归在一起,再细分为生活照、字画和文学作品等类别;把陆小曼身边人的资料归在一起,再按照不同的人进行细分,如将陆小曼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人——徐志摩、王赓、翁瑞午(系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朋友,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依其资助度日)的档案资料分别存放。此外,笔者还聘请了专业摄影师协助翻拍纸质档案、书画作品等,确保照片格式和大小满足书籍出版要求。

在此基础上要合理运用档案资料。根据陆小曼传记的框架,把档案资料穿插到各个章节中去,让这些档案资料“说话”。如,陆小曼照片和字画类档案可以根据排版美观要求和内容需要,排在书的最前面、插在相关文字中或放在篇章的最后。2002版《陆小曼传》和2012版《眉轩香影陆小曼》采用前插图和文中图的形式,2017版《眉轩香影陆小曼》(增订本)采用前插图和篇章后图的形式,各有特色。

三、几点思考

(一)明确档案资料在人物传记写作中的重要性。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而人物传记写作最重要的是确保传记具有真实性,或使传记尽量接近真实,因此在传记中应用档案资料,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佐证作用。第一,档案资料大多是第一手资料,如传主本人的手稿或与传主相熟的同时代人的记录,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第二,档案资料相对客观,有助于世人了解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传主的性格、爱好、交友情况及所作出的贡献。需要注意的是,名人档案资料可能存在造假现象,有些是传主在世时自己修改了资料,有些是后人出于某种目的篡改资料甚至伪造档案,在使用时要谨慎辨别。

(二)耐心收集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人物传记写作时的基础性资料,收集时需要有耐心,需要投入时间与精力。如笔者写作陆小曼传记时,为了真实、全面地展现陆小曼的一生,充分反映学界对于陆小曼的研究成果,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陆小曼档案及相关资料。要采访传主的后人、亲朋好友、研究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并收集相关口述资料。要深入传主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查找传主资料,如果传主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还要收集海外留存的资料。要接触民间机构和个人收藏者,寻找散落在民间的相关资料。

(三)规范使用档案资料。使用档案资料时一定要注明档案来源,有档案卷宗的要注明档案编号、时间和保存机构名称,是个人提供的要注明提供人姓名,是口述资料的要注明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地点等。传主的档案资料往往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如果一定时期内不宜公开,则要谨慎使用。此外还要注意传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一般为传主有生之年及去世后50年,因此要注意传主的去世时间,如果传主去世时间超过50年,其作品进入公有领域;如果未满50年,一般需征得传主直系亲属或其他版权人的授权方可使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