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展厅 > 文化遗产

北仑“穿山造趺”


发布日期: 2018 - 09 - 1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洪永杰/宁波市北仑区档案局

“造趺”是一种流传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春晓、梅山一带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它源于庙会文化,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造趺”又名“肩背戏”,俗称“马嘟嘟”,亦称“造型”“造脸”(画脸谱)。表演时,由10名10岁左右的英俊男女少年(统称“天盘”)站在青壮年男子(统称“地盘”)肩上,边舞边唱、做、念、打。这一表演形式,常见于庙会及重大庆祝活动中。柴桥街道穿山村是北仑“造趺”的诞生地,故“造趺”又称“穿山造趺”。2009年,“穿山造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5月,“穿山造趺”亮相上海世博会。

穿山村曾是浙东海上门户,曾建有著名港口穿山港,该港口与上海、舟山、台州等地通航,不仅是浙东货物的集散中心之一,也是海货的交易地。当时村中男子多做脚夫谋生,穿山村甚至成立了“脚夫会”。做脚夫需要肩挑手拉腿跑,因此脚力很好,适合做“地盘”,这为“穿山造趺”的发扬光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历史上,穿山村附近的芦江庙会规模宏大,往往隔年举行一次,时间通常是农历二月初一至初五,穿山村就以“造趺”、高跷、狮子窜等民间艺术形式参加庙会。最早参加庙会的“造趺”,以少年扮童男童女或八仙,骑在成年人的肩上,但不表演,百姓俗称“马嘟嘟”。由于肩背表演存在不少局限性,当地村民改肩背为肩坐,后又改为肩站。到了清光绪年间(1875-1908),“造趺”发展为成人双肩立童。

1912年后,造趺逐渐发展成“天盘”扮演戏中人物能唱会舞、“地盘”配合动作的独特民间歌舞形式,因此“造趺”又有了“肩胛戏”之称。

“造趺”以“地盘”为舞台,由于演员站在成人的肩上,所以高出人群,格外引人注目。演员表演时,需要唱、念、做、打,表演剧目以传统的经典剧目为主;再加上演员身着个性鲜明的外衣和装饰,喜庆味道十分浓烈,被誉为“流动的戏台”。

穿山村主要姓氏为丁、周,因此“造趺”第一代艺人皆出自丁、周二姓。第二代艺人周尚秀,因体魄强壮又精通武术,被称为“武壮”。他在清光绪初年将肩背戏改编为造型戏,表演者扮演活观音等角色。第三代艺人丁月林(生于1870年)将造型戏更名为“造趺”。第四代艺人丁玉清(生于1904年)因父传授,曾扮演“天盘”中的小罗春和金钱豹等角色,先后学会了“天盘”打花鼓、大补缸、金钱豹、双看相等20多套剧目,多次应邀去外地重大庙会献艺。

第五代艺人是周德兴、王静波,周德兴现任“造趺”队总务兼古、时装剧的编导及化妆,王静波现任“造趺”队编导兼古装剧目的导演。周德兴培养出了第七、第八代艺人和艺苗,现在他年近九旬,他9岁时开始当“天盘”,后来也做过“地盘”,当年站在他肩头的小女孩,如今已经当上外婆了。周德兴只念过4年书,文化程度不高,却写过很多“造趺”戏剧本,还在传统戏基础上创新编写了《兄妹开荒》《双下山》等新剧目。“造趺”戏的唱念做打,“地盘”走场的线路,都装在他的心里。第六代艺人为丁荣祥、周吕长、王静祥、楼名珍、周方群、丁尔荣、王静华等,他们曾多次应邀参加外地的游行表演。

如今“造趺”艺术虽然有了扶持经费和传承基地,但还是和许多传统技艺一样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做“天盘”的小朋友一般8至10岁,最多两年要换,现在村里的孩子少,学习抓得也紧,大人不舍得让他们做“天盘”。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因为能吃苦有天赋,反倒成了“造趺”表演的主力,但每当春节他们要跟着父母回老家,到元宵节过后才回来,元宵演出经常找不到“天盘”演员。“地盘”现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他们体力跟不上,“造趺”面临失传的困境。

2008年1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社区》栏目采访了柴桥街道穿山“造趺”这一民间艺术,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春节特别节目中播出。2009年,“造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渐渐开始应邀参加一些重大活动演出。2009年11月,周翠珠入选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2010年5月,“穿山造趺”亮相上海世博会,10名粉妆玉琢的小演员站在成年男子肩上表演传统经典剧目《三打白骨精》,大受欢迎。2011年9月,由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主办、浙江艺术网承办的“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文化符号(民间舞蹈)网络评选”结果揭晓,柴桥街道“穿山造趺”获得“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舞蹈”奖项,可见其艺术影响力。

鉴于“天盘”难招、技艺行将失传的状况,“穿山造趺”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多方重视。2009年6月,北仑柴桥实验小学被命名为造趺传承基地,年投入经费4万元,目前有学员40人,周德兴、周翠珠担任传授教师,每年进行3次现场辅导,努力让“穿山造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