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断头龙”

2018-09-11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文/ 金 毅

“断头龙”民间舞蹈是流传于兰溪市水亭畲乡的民间龙舞。断头龙的最大特点是头身分离,整条龙由龙珠、龙头及七节龙身组成。龙头和龙身可单独表演出一套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龙身每换一个阵图,龙头和龙珠就舞出一个套路。龙头、龙珠、龙节中可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整套龙舞翻滚灵活,变化多端。近百年来,“断头龙”作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在兰溪市水亭畲乡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并活跃在各地民俗民间活动中,深受群众的喜爱。

舞龙民俗具有祈雨求福、禳灾逐疫等丰富的人文内涵。舞龙的产生和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认识有关。在古代,人们往往将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以至土地、河流等归于神力,从而加以崇拜。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便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是在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受制于自然、顺应自然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原始的和谐。

至于兰溪断头龙的传说,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其中,李政主编的《兰溪民间故事集》中记载着一个广泛流传在兰溪民间的关于断头龙的传说:唐朝贞观年间,江西连年大旱。百姓求告龙王,龙王顿生恻隐之心,便上奏玉帝准其降雨。玉帝令龙王“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龙王深知城内降雨七分即成水灾,城外降雨三分却无济于事。龙王便按倒三、七行雨。此事被玉帝得知,大发雷霆,怒责龙王触犯天条,令人间宰相行刑,将龙王斩首。百姓为了报答龙王恩德,各村扎缚龙头,供于庙堂,让百姓焚香礼拜,春节至元宵,百姓扛着龙头沿村巡游,以寄哀思。由于龙头被斩,所以头身分开而舞,称为“断头龙”。

断头龙演出,有一套传统风俗习惯,一般在每年正月初即开始挨家逐户舞龙。村子里群众自发组织了龙灯会,演出前一天由龙灯会派出人发红贴至各户。第二天就由发帖人和另一人手擎“荷龙里青龙吉庆”字样的灯笼,并提装有佛香、腊肠、鞭炮等物的篮子,另提一只接受舞龙者赠品而准备的礼品篮,馈赠品一般有香烟、糕点、鸡蛋等,率领舞龙队至各村各户演出。

舞龙队进村时,锣鼓手即吹先锋,并伴有紧锣密鼓,使村民知道舞龙队要来了。村民都怀着节庆喜悦的心情,放鞭炮相迎。发到红贴之户,预先都有准备,堂前点上香烛迎接龙王。龙王进门时,又点放鞭炮,并以清风迎接,祈求龙王保佑一年丰收吉祥。舞龙结束,户主向舞龙队敬烟,请吃糕饼,喝茶。舞龙者往往不会逗留,收下香烟、利市包后,留下几句吉祥话便告别户主。

“断头龙”由龙头、龙珠和七节龙身组成,共需九人。龙珠手和龙头手是指挥者也是主舞者,大部分动作都集中在龙珠和龙头上,所以龙头和龙珠需备两名以便替换。除舞龙者外,另有领路、打杂、乐队等人员,共二十人左右。传统断头龙整个舞蹈有“双元宝”“金瓜棚”“瓜棚戏珠”“八仙跌”“跳白兔”、“交椅跌”“一字跌”“刘海吊金蟾”“青龙脱壳”“一字睡跌”“青龙上天”“盘龙”这十二个动作套路,整套表演时间大约需二十分钟左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断头龙的表演道具和服装不断改进。最开始龙头用竹篾扎制,糊以白纸,龙身以稻草捆缚,用一块白布披于稻草上,显得简单粗陋。而现在龙头制作十分精细,色彩艳丽、工艺精湛,龙布上龙鳞闪闪发光。舞者服饰也由过去的便衣改为彩色绸布对襟衣裤。断头龙的音乐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同时视场面、情节的不同,加入吹管乐器,用以烘托快乐、愉悦的气氛。

断头龙在兰溪市水亭畲族乡荷龙里自然村代代相传,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200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断头龙积极参加各种民俗活动,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传承断头龙文化,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柏园学校依靠现有的师资力量,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断头龙作为地方课程、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内建有占地1200平方米的断头龙主题广场,广场设施包括了草坪、长廊、断头龙标志性雕塑等。学校配有断头龙课程的专职老师,还聘请了断头龙省级传承人王柏成、王国龙为校外老师,定期授课。教学内容分普及教育、表演技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三个递进的模式,先后培养了五支舞龙队伍,在传承发扬断头龙文化的同时,也深受群众的欢迎。

断头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仅要靠地方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更要靠本地文化单位、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传承人的艰苦工作。在相关人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努力下,“兰溪断头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杂志2018第7期)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