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在如今嘉善中山路的位置,有一家名叫耀华的照相馆,非常出名,当年这家店的老板邹静生拍摄了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 
1930年12月13日张大千等在吴镇墓前合影 那是1930年12月13日,正值国画大家张大千的母亲曾友贞70寿辰前一个月。张大千邀请黄宾虹、钱瘦铁等画家来嘉善为母亲祝寿,并在吴镇墓前请邹静生为他们合影留念。当时许多画家没有照片留存下来,但是在这张照片中却能够找到他们的身影,还能看到吴镇墓90年前的状态。老照片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留住的是嘉善历史的珍贵瞬间,所以它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都是非常高。 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如此珍贵的照片,要感谢一位民间藏家,他叫金身强。 “以藏存史 以藏证史” 欢迎走进今天的《藏家春秋》 文学缘 故乡恋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金身强,自幼深受家庭熏陶,热爱文学,笔耕不缀。爷爷是近代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社友,而他本人现在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分会的会员。沉浸书海的金身强,用写作反哺阅读,已经出版了多部作品:《嘉善城区历史建筑影像集》、《天凝风物》,整理《江蔚云回忆录》,注释《魏塘话旧》、校注《魏塘纪胜》《续魏塘纪胜》等。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也发表文章20多篇。   
因喜欢文学,对文字有特殊的情感,这也影响他的收藏类别。名人手迹、各类信札、日记、文书、档案史料信息,成为他收藏的主要门类。 至今,他共收录嘉善明代以来560多件名人手迹,如明末清初进士钱默册页、清代养生大家曹庭栋信札、民国总理钱能训对联等等。他还收藏明代善学思想家袁了凡辑《史汉定本》、魏学濂著《忠孝实纪》等珍贵古籍、各类文书2000多件。还有各类票证、老照片,共有一万多件。在嘉善金身强地方文献工作室,看到最多的就是这些宝贝。 
曹庭栋致沈又彭信札 
钱能训对联  金安清致刘瑞芬信札 金身强生于嘉善,长于嘉善,以收藏嘉善地方档案史料为主。他用档案找回故乡逝去的记忆,用策展帮助更多的朋友来认识嘉善,金身强所做的一切源于他对故乡真挚的爱,浓浓的故乡情。 谈起故乡,他说嘉善自古文化底蕴深厚,文人辈出,毗邻上海、苏州、杭州,地理位置优越,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嘉善档案史料在战乱中曾遭受过几次灭顶之灾,所以民国以前嘉善的档案史料留下很少,这对嘉善档案史料的研究造成非常大的困难。正因如此,上世纪90年代初,金身强开始致力于嘉善地方档案的收藏,尤其是民国以前的档案。  金身强收藏的部分档案文献
收藏家 档案情 金身强作为民间档案收藏家,凭借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感情,无怨无悔的付出,收藏地方档案二十多年,也充满了诸多艰辛。每一件征集到的档案,对金身强来说,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经过多年的征集,现在手上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史料原件和电子文档,逐渐形成了一个档案宝库。  金身强在工作室研究档案 近年来,他分别向浙江省档案馆、昆山市档案馆、嘉善县档案馆、嘉善县博物馆等单位捐赠各类档案文献100多件。同时,通过各类藏品展览,让嘉善记忆“复活”,唤起老嘉善们的乡愁。  2016年被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授于"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示范工作室"。 为加大民间档案文献的保护与利用,2014年5月20日,金身强与同仁们在嘉善县档案局支持下,创办嘉善县地方档案史料收藏研究会。研究会的宗旨是“以藏存史、以藏证史,收藏嘉善地方档案史料,研究保护嘉善地方人文遗产,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办了会刊《嘉善记忆》,为收藏研究档案文献的朋友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至今,《嘉善记忆》已出刊11期,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藏家名片 
金身强 金身强,1970年1月出生,嘉善魏塘人。1990年开始致力于地方档案史料的收藏研究。收藏各类文献、老照片、实物、名人手迹等13000多件。2014年,与同道发起成立嘉善县地方档案史料收藏研究会,同年创办会刊《嘉善记忆》。2015年创办嘉善金身强地方文献工作室。2016年被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授予“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示范工作室”称号;2016年被嘉善县档案局(馆)授予“嘉兴市地方档案文献史料金身强工作室”,2018年12月被嘉善县档案局授予“嘉善县地方档案费史料金身强工作室”。
摘自:浙江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