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档案馆:「揭秘兰台」维护历史记忆真实面貌的"工匠"一一档案修裱师

2020-05-29 信息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浏览次数:

从成立之初灵隐寺旁的石莲亭5号到宝石山下的曙光路45号,再到丰潭路409号,浙江省档案馆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座崛起的文化地标。浙江省档案馆是浙江省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与研究档案史料的中心,为国家一级档案馆。从本期节目开始,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省档案馆,了解档案工作,探索档案宝库,品味档案文化。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一波遍及全国的“文物热”,“修复师”这一鲜为人知的职业慢慢进入大众视野。浙江省档案馆里也有一批“修复师”......

了解档案文化,感受兰台魅力,

欢迎走进今天的《揭秘兰台》


传承中华文脉

档案修裱技术是世界上公认的实用有效的传统档案手工修复技术,它在延长档案寿命、保护珍贵档案文献遗产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园地的一朵艳丽奇葩,是我国档案保护工作者世代相传的一笔宝贵财富。

档案馆珍藏最多的是纸质档案文献资料,这些档案文献资料在自身形成、保管及利用等过程中,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部分珍贵的档案文献资料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需要经过专业的修复才能得到永久的保存,更好的展现给大家。

通常来说,档案修裱技术是用自制的浆糊作粘合剂,把选定的纸张修补或托裱在破损的纸质档案背面,以恢复或增加破损档案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档案寿命的一项修复技术,无论是频繁利用造成的档案纸张破损,还是因年代久远造成纸张发黄变脆或是受潮积压形成的“纸砖”,都能在档案修裱师的手中利用修裱技术化腐朽为神奇。

▲档案修复工作场景

▲霉烂档案修复


走进档案“修裱”

走进浙江省档案馆一号修裱工作室,百余平米的工作室里格外安静,修复师忙碌地工作着。喷水、展平、刷浆、拼接、修补、托裱、上墙等,经过十余道纯手工的修裱过程,一件件原本破损不堪的档案,修复完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就像医生妙手回春,让危重的“病人”重获新生一样,“拯救”档案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接着,让我们跟着浙江省档案馆副研究馆员陈红,走进档案馆修裱工作室吧。


如此严谨细致的工作程序对修裱工作室的环境要求也很高。

首先,温度和湿度是最基本的要求。档案修复工作适宜的温度在14-20℃,相对湿度为55-65%。这样的温度和湿度不仅适合手工修裱工艺,同时又避开了霉菌等微生物繁殖生长的最适宜温湿度条件,有利于档案的保存。

其次,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和干净整洁。在工作室里一眼望去最显眼的是朱红色的裱糊大案,这是修裱档案的操作台,大部分操作流程都需要在这个工作台上完成。修裱师用镊子认真地拼接大案上一张破损的档案,小心拨调,耐心比对。这样耗费眼神的工作,需要充足的光线,但又要避免强紫外光的直射,因为强紫外光会直接破坏档案纸张纤维素结构,加速纤维素氧化,使纸张变黄发脆,有些字迹也会因此而褪变。

修裱工作需要用水,裱件自然干燥会蒸发水分,修裱室大多选择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但是,要避免风口直吹。整洁的修复环境也是修裱工作室的要求,可以避免有害生物的侵入,窗台上的花卉、空调设备中加装过滤器以减少室内空气的含尘量,提高洁净度。


▲修复拷贝台

▲修复朱漆大案


破损档案的“复活”

档案修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细致的工作。破损特别是濒危档案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抢救,这份记录历史的档案就会损毁。见证历史者会慢慢老去,记录历史的纸张也会慢慢残破,档案修复师无法阻止前者的发生,只能在时间的“手”中“抢救”后者。

浙江省档案馆从1984年开始开展正规的纸质破损档案专业化修复,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各级部门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一直作为省档案馆档案保护的一项技术工作延续与发展。

至今,已修复一百多万页馆藏珍贵档案文献,如首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汤寿潜人物档案,清代的绝卖地契、同善堂档案、民国时期的国家重点档案等等。


▲清代档案修复件

▲修复前

▲修复后


摘自:浙江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