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档案馆:「藏家春秋」收藏家董伯敏的信札梦

2020-07-20 信息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浏览次数: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人留给我们一笔彪炳千秋、激情昂扬且又充满人生意味的文化瑰宝,这就是被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的信札。古人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一封封信札,都交流着一个个灵魂。

他是一位普通的机关干部,却喜欢从历史的废墟中,翻拣名人往事的碎片,来填补时间的空白。多年来,用全部的业余时间收集研究,凭借其敏锐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收藏了包括梁启超、叶圣陶、季羡林等国学大师和文化名人信札达数千通之多,其中并不乏精品,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民间名人墨迹收藏家董伯敏


“以藏存史,以藏证史”

欢迎走进今天的《藏家春秋》


信札情怀

董伯敏毕业于师范中文专业,喜读历史知识方面的书,做过文学梦,当过10年中学教师和20多年机关干部。可能是中文专业毕业的缘故,喜欢从历史废墟中翻拣名人往事,因而对承载着名人和时代信息的信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2008年便开始了名人信札的收藏和研究。

▲董伯敏研究名人信札


信札又称尺牍、手札、书札,也就是当今人们所说的书信。搞名人信札收藏很难,眼力、财力和魄力三者缺一不可。作为工薪阶层,财力十分有限,因此搞收藏更要有魄力和眼力。为了培养眼力,董伯敏买了很多工具书,研究名人的书写风格和习惯,熟悉名人的不同气息和历史背景。多年的知识积累,董伯敏的眼力突飞猛进,给他的收藏增添了不少底气和勇气。

▲董伯敏为研究信札所购工具书


当有人忍不住询问某一件信札的价格时,他会脱口而出:“千万别用钱来衡量这些东西。”董伯敏认为收藏名人信札不仅仅是藏宝的乐趣,更是藏历史、藏文化。名人的亲笔信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时事、政治、人情世风及与友人间的诗文唱和、学问探讨等无不有所反映,又因其出自个人手笔,书写随意,个性张扬,字里行间给人以跳跃般的鲜活与畅快。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些珍贵的信札实物,由于其本身特有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反而更加显示出它耀眼的光芒、无穷的魅力。

为伊消得人憔悴。收藏名人信札是他的一个梦想,因为通过一封信札、一页手稿或者一张便条,可以穿越时空与名人对话,董伯敏为之痴迷,正如自己新浪博客“耕烟草堂”中写的一样:“记不清在网上与多少书友打过交道,也不知从旧书摊买回了多少旧书……只知道吃饭越来越简单了,穿着越来越朴素了,口袋越来越羞涩了。一摊淘回来的旧纸堆在家中的每个角落,让家人喋喋不休地数落,但我感觉一个个名人离我越来越近了......”。

▲董伯敏收藏的部分信札


信札故事

一封看似平常的信札背后其实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几年前,董伯敏在网上看中一件原浙江大学校长、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写于1949年的信札,凭着自己扎实的历史知识,断定此信很有历史文化的含量,因此下决心把它收入囊中,但对手是一位浙江大学的老师,英雄所见略同,双方毫不示弱。最后浙江大学老师几次发短信请求,并且许以若干报酬,但他依旧不为所动,最后以大代价拿下。

▲竺可桢手写信札


还有一封是朱丰顺写信向钱学森请教文艺创作的问题后钱老的回信,在这封回信中,钱老讲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但钱老仍谦虚地说对文艺创作“自己是外行”,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谦逊态度,完全没有一种大科学家的架子。

▲钱学森写给朱丰顺的回信


作为一个上班族,董伯敏平时工作很忙,无法经常去外地淘宝。好在如今网络很发达,他开始尝试在网上淘宝,淘到了不少好东西。网上卖家一般都要等晚上9时后才卖东西,有时为了得到心爱之物,不得不熬夜在网上竞买,时常会为一件名人信札的得失而大喜大悲。有一次,他费尽周折发现了一封沈钧儒写给王云五的毛笔书信,信中提及在“一·二八事变”中上海法科大学(上海法学院)图书馆被烧的情况。沈钧儒是嘉兴人,时任中国法科大学教务长一职,这封信很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书法价值。为此,与嘉兴人“争夺”三四个小时,才终于“占为己有”,最后双脚麻木得站都站不起来了,但是心里却异常兴奋。

▲王云五的毛笔书信


近年来,董伯敏在工作之余,把全部的业余时间和大部分生活开支用于收集和研究名人信札,这些手札的主人既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戏剧家,也有画家、书法家,还包括科学家和一些政坛领袖等等。

尽管在收藏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董伯敏对信札的热爱依旧初心不改,一如既往。


藏有所成

董伯敏从2008年开始收藏和研究名人信札,到现在已经有数千通,并发表了不少名人信札研究和赏析文章。如《札之美》《不灭的琴音---著名儿童文学家刘重墨迹首次被发现》《一封抗战书信的苦难》《名人信札收藏异军突起初探》等等。


▲董伯敏登上报纸


在谈到这些年来的收藏体会时,董伯敏觉得要“藏有所成”,六大要素缺一不可。一是喜欢,爱好,这是前提;二是有精力,有时间;三是懂行,识货,有眼光,这要靠摸索与磨炼;四是实力,有经济基础,;五是要有目标,要专攻一项,不能太杂;六是缘分,与藏品失之交臂是常有的事,这叫无缘,是你的东西总归由你所得,这叫有缘。董伯敏说,这六条都炉火纯青了,就是收藏大家了。

现在的董伯敏为了扩大影响力,开通了一个叫“耕烟名人墨迹研究中心”的微信公众号,目的就是要“走近名人灵魂深处,寻找尘封历史文脉,每天搜寻一件名人墨迹,每天讲述一个墨迹后面故事,研究名人,传承文化,保护遗产”。

▲“耕烟名人墨迹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耕烟草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他收藏名人信札的事迹得到了许多行家的肯定,一些新闻媒体也多次报道,这对于他是一种鼓励。藏以致用,董伯敏打算对名人信札加以研究,目前,正在联合一家做“研学“的企业,筹办“耕烟名人手札博物馆”,把藏品更好地介绍给读者和研究者,为祖国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另外,与董桂萍等同志共同承担的浙江省档案局馆《民间档案保护模式创新实践》项目的科题研究正在进入结题阶段。

▲耕烟名人墨迹研究中心在新昌县博物馆举办名人手迹展


虽然目标很大,起点很高,精力,财力,时间都有压力;但不变的是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与热爱,董伯敏也希望这些信札为可以真正为社会发挥作用。


藏家名片

藏家:董伯敏

董伯敏,浙江新昌人,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档案文献收藏研究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过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和其他作品,一些作品曾受到有关领导关注和批示,引起过较大反响,著有《潮起沃洲》等。



摘自:浙江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