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政务 > 全省动态


杭州余杭:推进档案数字化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2020-09-17 作者:高建华 信息来源:余杭区档案馆 浏览次数:

“现在家门口就能查档案,不用再跑到临平了!”日前,闲林街道万景村腿脚不便的李大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村级档案室查询婚姻档案,没想到竟然轻松快捷地把事情办成了。按照原先的惯例,查阅档案需要到40多公里外的余杭区档案馆,但自从闲林街道档案馆推行余杭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将区、街道的档案数据逐步延伸至村(社区)后,村民们切实体会到了查档用档带来的巨大便利。

作为全区第一家镇(街)级档案馆,多年来,余杭区闲林街道档案馆以“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为导向,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积极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一是整合档案资源、录入全区统一档案管理平台。以区智慧档案信息共享平台镇街级试点工作为契机,推动“馆室一体化”系统向村级延伸,重点归档整理农村建房、“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环境整治等档案专题信息库,累计存储档案目录10万余条,挂接全文50余万页,街(村、社)档案资源建设得到加强。

二是下延一级,建立村(居)民动态信息库,变“人脑记忆”为“电脑管理”。随着新农保、新农合等一大批惠民政策的实施,村(社)两委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查阅大量村民信息。由于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信息库,让很多村干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工作效率很低。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协调民政办、计生办、社保办等部门,对村(居)民基本信息以及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特困户和村民联系方式等进行全面摸底登记,核实后经村民签字确认,录入电脑,并逐村建立村民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更新。三是村(社)指定专人,培养专业档管团队。街道党政办公室(馆长)牵头,建成一支20余人的“街道+村社”两级档案管理团队,建制度、定标准、抓规范、办培训“四步并进”,指导村(社)电子档案的入库、查询、调档等具体工作。四是利民为先,打造“最多跑一次”服务窗口。坚持“需求导向、利用为先”服务理念,设立区-街道-村社三级联动便民一体化档案服务窗口,百姓查档不出村(社),2019年网络查档达1100人次。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依托数字化优势,接待100余人,做好“非接触式”查档服务,提高查档效率。


余杭闲林街道档案员在为群众查阅档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