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 江 宗 教 概 述
浙江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佛教、道教自东汉末年传入浙江,伊斯兰教在唐代,天主教在元代,基督教在鸦片战争后传入浙江。在浙江传播的还有摩尼教、白莲教、斋教等民间宗教,以及已被取缔的反动会道门一贯道等。这些宗教均有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群众基础。
1949年以来,浙江省宗教界通过民主改革等运动,逐渐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贯彻执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据1995年不完全统计,全省信仰宗教人数已达138万人。90年代浙江省已有500多位宗教界人士参加各级人大和政协,同其他各界人士共商国事。宗教界还按各自的特点,开办神学院、佛学院等宗教院校,培养年轻的宗教教职人员,还兴办旅游、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开展国际友好交往,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做出积极的贡献。1997年,我省宗教界出访19批217人次,接待海外宗教界来访121批8900余人次。宗教界捐助希望工程、社会福利事业、扶贫济困、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共约680万元人民币。1997年我省遭受11号台风正面袭击,宗教界通过南京爱德基金会引进救灾款100万元、改水项目款7万元。1997年12月6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会议通过了我省第一部宗教法规《浙江省宗教事务条例》。《条例》共分九章五十二条,除总则外,分别就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宗教涉外事务、宗教财产、法律责任作出规定。《条例》的通过实施,使浙江省宗教工作走上了法制轨道。全省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发证工作基本结束。举办教职人员培训班,开展争当“五好宗教场所”、“五好宗教信徒”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爱国教职人员队伍建设。
佛 教 在 浙 江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末年由僧人、著名译经家安世高等人传入浙江。三国孙吴僧人康僧会在海盐建金粟寺,这是浙江省有佛寺之始。两晋、南朝时代,佛教有所发展,共建寺200余所,分布于各地。隋唐时代,佛教昌盛,智 在天台创立天台宗,吉藏在会稽(今绍兴)嘉祥寺讲法,为三论宗创始人,禅宗五支派中,曹洞宗创宗人之一洞山良价、云门宗创始人云门文偃、法眼宗创始人法眼文益,皆浙江高僧。吴越、两宋时代,浙江一时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朝廷品评江南禅院“五山十刹”,绝大多数在浙江省境。日本、高丽僧人前来参学者数以百计。元、明、清时代,佛教从总体上走向衰落,但江南特别是浙江禅宗、天台宗却一直比较活跃。近代以来,社会变动频繁,佛教受到各种冲击,仍有印光、幻人、寻源、敏曦、祖印、谛闲、柏亭、月霞、弘一等弘法于浙江。
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佛教活动渐趋正常,现已有13处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其它寺院数百处,建立了省佛教协会和各级佛教组织,按照传统的人间佛教思想致力于社会的发展。据1995年统计,全省居士(不出家的信佛的人)5.3万人,和尚、尼姑5000多人。
道 教 在 浙 江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创始人为张道陵。此时,浙江会稽上虞人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阐述道教修炼术,东晋南朝时,五斗米道在浙江兴盛,王公贵族奉道者甚多。唐朝司马承桢在天台山修道著述,桐庐人施肩吾著书立说。唐末五代著名道人杜光庭(缙云人)评定洞天福地,十大洞天中浙江有三,三十六小洞天中浙江有十,七十二福地中浙江有十六。宋时临海人张伯端在台州创立道教南宗。温州人林灵素为宋徽宗宠信,开创道教灵霄派。金、元两朝,道教逐渐形成全真、正一两派,两派在浙江都有传播。明清以后,道教逐渐转衰。近代以来,受各种冲击,信众减少。浙江历史上有道教宫观数百处,新中国建立后开放活动的有数十处。
伊斯兰教在浙江
伊斯兰教创立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7世纪中叶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传到中国。唐贞观年间,在杭州建立凤凰寺,这是我国最早的清真寺之一。宋时,嘉兴等地也已有穆斯林定居。南宋时,波斯人卜合提亚尔及两高徒到杭州传播伊斯兰教,并以医学济世,归真(逝世)后,葬于杭州,至今尚存奠基石二方。元末明初,有西域人后裔丁鹤年在浙东活动,对伊斯兰教深有研究,死后葬于杭州。明代,随着福建晋江一部分穆斯林迁居温州,也将伊斯兰教传入温州地区。绍兴穆斯林马欢,还通晓阿拉伯语,随郑和出使西洋,著有《瀛涯胜览》一书。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山东、安徽、杭州等地有一批穆斯林迁居衢州,乾隆年间遂建“礼拜寺”。本世纪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大批穆斯林进入杭州、嘉兴、宁波等地,进一步发展了杭州、嘉兴、衢州、宁波、温州等地伊斯兰教,在这些地方都有清真寺。现有4处清真寺开放活动。据1995年统计,全省信仰伊斯兰的有8000人。
天主教在浙江
天主教也称“罗马公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元代曾传入中国,在杭州建有一所教堂。明朝万历年间,耶稣会士利玛窦在北京传教,发展杭州籍在京做官的杨廷筠、李之藻入教。1611年,李之藻回杭,请耶稣会士郭居静、金尼阁等到杭州传教。1628年葡萄牙传教士到杭州、宁波、衢州、兰溪等地传教。1661年杭州出现第一座天主堂。清康熙以后一度禁止。鸦片战争后,遣使会、高龙朋会等外国修会相继而来,传播迅速,各主要城市都建有教堂。1946年罗马教廷将中国改为“圣统制”,建有“浙江教省”,下辖杭州总主教区,宁波、台州、丽水、温州四个主教区。
新中国建立后,在华外国传教士撤走。1957年建立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1981年建立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到90年代中期,全省有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四个教区,天主教堂数百余处,教徒13万人。
基督教在浙江
基督教也称耶稣教、新教,为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宗派。1807年传入中国,鸦片战争以后传入浙江各地。到1949年前,传入浙江省的有25个教派,两个教会团体(男、女青年会)、5个教会培训机构,有教堂1714所,牧师143人,传道人员465人,教徒27万余人。
新中国建立后,外国传教人员先后离境,基督教内部开展“三自”(自治、自传、自养)革新运动,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1957年建立浙江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82年成立浙江省基督教协会。到90年代中期有教堂、活动点数千个,教徒1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