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记忆浙江 > 历史聚焦 > 浙江历史上的今天


十月

2007-11-28 作者: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10月1日

1923年10月1日  杭余公路全线通车。这是浙江省第一条公路,由浙江省第一家兴起的民族资本性质的汽车运输企业----承筑杭余省道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余公司)承筑,1922年8月动工兴建。公路从杭州松木场至余杭山西弄,长26.18公里;松木场至观音桥支线,长2.88公里。沿线设观音桥、松木场、古荡、东岳、留下、闲林、余杭7个车站。杭余公司创浙江商人承筑公路经营长途汽车运输业务的先河。图为余杭公路松木场站

1942年10月1日  日伪在浙江全面发动清乡运动,以达到扭转汪伪政权统治的薄弱状态,扩大占领地区,增收赋税,减轻日军战争支出,实现其“以战养战”的战略目的。日伪在浙江省实施的清乡,分浙江省第一清乡区(太湖东南第二期)、杭州地区、浙江余姚地区进行,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办法,以日军为主体,汪伪军为辅助,对抗日武装力量进行军事扫荡,然后由汪伪军警在日本人的实质性指导下开展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清乡。清乡运动给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最后随着日伪的失败而告终。

10月2日

1942年10月2日  日本轮船里斯本丸满载着从东南亚战场俘获的大批英军官兵和劫夺的金银财宝,在从香港赴日本的航程中,途经舟山群岛青浜岛东北约2海里的东霍洋面时,被潜艇鱼雷击中沉没,船上英俘大多葬身大海,其中200名被当地渔民救起后安顿在青浜岛上。10月3日,日军飞机轰炸出事海域。4日,日军将藏身于青浜岛上的英俘搜捕押解而去。未被发现的另3名英军军官,则在渔民的保护下安然脱险。重遭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被送至上海后运赴日本本土战俘集中营,由非交战国土耳其、葡萄牙、西班牙、瑞士、瑞典受托和国际红十字会照管。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许多人得以生还英伦三岛和亲人团聚。

1945年10月2日    新四军苏浙军区所属部队5万余人分批北撤。20日到达苏北解放区。其中,第四纵队一部在江苏武进县渡江时,轮船遇险沉没,纵队政委韦一平等800多名指战员遇难。

10月3日

1859年10月3日  浙江巡抚胡兴仁游西湖,以银管吸鹿血,衙署婢妾成群,声名狼藉,被罢免去京。

1903年10月3日  宁海王锡桐聚众反对洋教,进入县城,前后杀城内外天主教神甫、不法教民等6人。王锡桐,宁海县北乡大里村人,乡塾教师。由于痛恨宁海天主教的横行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于1900年6月在宁海组织“伏虎会”,率众烧毁大里、中胡的教堂。宁海知县带兵前往镇压,王锡桐率众转往宁波、慈溪继续进行斗争。1901年6月,王锡桐回到大里,再次率众反洋教。宁海知县诱王入城,予以监禁。王的妻子率大里村民百余人入城营救,沿途群众纷纷相随达数千人,终于将王救出。1903年9月,王锡桐再次回到大里,发动群众举行武装反教会起义。10月10日,清军围困大里。王锡桐仓促抵抗,失利,被迫放弃大里,起义失败。王锡桐领导的反教会斗争是义和团期间所发生的浙江各次反帝斗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一次.

1957年10月3日  以部长会议主席、保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安东·于哥夫为首的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杭州。

10月4日

1940年10月4日  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战,在衢县上空投放带有跳蚤的小麦、粟米等物,不久发现病人,并有多人暴死,经检验定为鼠疫。27日,日军飞机在宁波城区东后街与开明街一带上空撒下带鼠疫杆菌的麦子、粟米、面粉等,导致这一带鼠疫蔓延,10月30日至12月2日,有上百名无辜百姓罹疫死亡。11月28日,日军又在金华上空投下装满泥土的麻袋,麻袋震裂后,泥土里跳出无数跳蚤,向四处跳散。经群众收集送检,被确认带有鼠疫杆菌。自那天起,敌机又接连来投了几次麻袋。不久,鼠疫即在金华发现,不少人因此死亡。1941年秋,衢州、义乌、东阳均先后发现腺鼠疫和肺鼠疫。日军侵浙期间,多次对宁波、衢县、金华、江山、兰溪、义乌等地,用飞机撒播或地面散布混入病原菌的物质,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使疾病在浙江流行,造成无数百姓死于疫病。图为日军给水班在衢州做实验

1987年10月4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私人企业的地方性法规。

1992年10月4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位于杭城西南,南濒钱塘江,北依五云山,总面积9.88平方公里。

10月5日

1932年10月5日  杭州闸口发电厂建成发电,置有7500千瓦中温、中压汽轮发电机组2台,总容量15000千瓦,输配电5000伏和14000伏的两种变电所。这是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发电厂,也是江南三大发电厂之一(另两家分别是南京下关、上海杨树浦电厂)。到1934年,杭州全城电力负荷全部由闸口电厂供应。图为闸口电厂全景

1954年10月5日  温州百好炼乳厂实行公私合营。该厂由温州民族资本家吴百亨于1926年创办。当时,百好炼乳厂以“白日擒雕”为商标炼乳,核准注册,与英国英瑞公司的“鹰”牌炼乳争夺国际市场。商标的象征意义是要战胜英瑞公司,打垮其独霸市场的局面,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白日擒雕牌炼乳在市上行销后,声誉日著,在东南沿海市场上销势日旺,成为鹰牌炼乳的劲敌。英瑞公司向商标局提出申诉,指责擒雕牌仿鹰牌商标,引起一场商标官司。结果,英瑞公司败诉。图为吴百亨设计的"擒雕牌"商标

1959年10月5日    以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阿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为首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访问杭州。

1993年10月5日    张小泉剪刀博物馆在杭州开馆。张小泉剪刀始于明末清初。当年,张思家从安徽黟县迁到杭州,在大井巷搭棚开了“张大隆”剪刀店。由于采用龙泉的好钢作原料,又经精心打制,所产剪刀锋快耐用,很受欢迎。以后,其子张小泉继承父业,改店名为“张小泉”。相传,清乾隆帝当年在杭州微服私访时购得张小泉剪刀,用后赞叹不已,颁赐“御题张小泉”匾额,使张小泉剪刀成为贡品。张小泉剪刀曾在南洋劝业会、西湖博览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经过不断发展,张小泉剪刀已成为“中国剪刀王”。图为张小泉剪刀制作场景  

10月13日

1841年10月13日    英国侵略军攻陷宁波。宁波陷落。抗英武装组织黑水党对英军展开斗争。他们平日分伏在宁波城乡内外,并在江中备有八桨船多只,夜间则经常狙击英军。黑水党是1840年7月英军占领舟山等地后,浙江沿海人民自发进行武装抗击英国侵略军的组织,由于他们多穿黑衫黑裤,又常在黑夜行动,故自称“黑水党”,首领徐保是鄞县山区的一位农民。他们以宁波为中心,遍及镇海、定海一带进行抗英斗争。1841年10月,在定海三总兵殉国后,徐保、张小火、钱大才等人夺回葛云飞、郑国鸿的遗体,冒险渡海护送到镇海。黑水党袭击英军是继广州三元里抗英的又一场大规模的群众反侵略斗争,它充分显示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正是由于包括黑水党在内的浙江军民的英勇抗击,英军不得不于1842年5月退出了宁波、镇海。

1942年10月13日  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温陵养老院圆寂。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祖籍平湖,出生于天津。诗人、书法篆刻家、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学习西洋绘画与音乐。与他人合作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1910年回国,次年加入“南社”。1912年春,在上海先后任《太平洋报》、《文美杂志》编辑。同年秋到杭州,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次年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员。任教期间,教书育人,名重教坛,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曹聚仁等文化名人,都曾是他的学生。其代表作有《送别》、《西湖》、《春景》等。所作乐歌后来大部收入丰子恺所编《李叔同歌曲集》。1918年到杭州虎跑寺出家。翌年在灵隐寺受具足戒,弘扬南山戒律,创设“南山律学院”。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南山道祖略谱》、《在家律要》等。卒后,骨殖之半埋于杭州虎跑寺后山。今有弘一法师墓塔、李叔同纪念室。图为弘一法师

1993年10月13日    浙江省和日本枥木县缔结友好省县关系。枥木县是日本北关东地区的内陆县,面积6414平方公里,首府宇都宫市。该县自然资源丰富,是日本的农业县之一,以生产水稻、蔬菜、畜产为中心。工业以纺织、木材业为主。

1998年10月13日  《中国陶瓷——龙泉窑瓷器》特种邮票首发式在龙泉市举行。龙泉青瓷是龙泉的特产,其生产始于五代,盛于北宋,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宋代龙泉青瓷以哥窑和弟窑最为著名。哥窑被列为宋代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弟窑亦被誉为宋代民窑之巨擘。从宋代至明代,龙泉青瓷为朝廷贡品。

10月14日

1858年10月14日  临海林大广、王彝牙起义,攻克宁海县城,杀县令,占据县城6天后退出。不久,林大广、王彝牙又率3000人围攻台州府城,未能成功。后,林、王降清,起义失败。

1909年10月14日  浙江谘议局召开成立大会,选举陈黻宸为议长。谘议局是清政府设在各省省城的地方谘议机关,议员为官绅和资产阶级上层分子。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只能提出建议供督抚采纳,不能监督地方行政。它的设立,具有提高民主主义觉悟的作用。浙江谘议局及各地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为浙江的立宪派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使分散各地的立宪派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股社会势力,扩大了社会影响。图为陈黻宸。 

10月15日

1907年10月15日  兴业银行在杭州正式营业。这是中国第一家商办银行,也是浙江省第一家银行。兴业银行是20世纪初铁路风潮——拒款保路运动的产物,初为浙江铁路公司附设银行,宗旨是振兴民族工业。早期主要为铁路建设服务,后又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实事。新中国建立后,于1952年实行公私合营。图为浙江兴业银行兑换券。

 1925年10月15日   浙奉战争爆发。浙奉战争是直系军阀孙传芳与奉系军阀争夺江苏和安徽的战争。奉系军阀于第二次直奉战争取得胜利后,1925年攫取了江苏地盘,奉军进驻上海,引起在浙江的孙传芳的疑惧。10月,在英国、美国的支持下,孙传芳起兵进攻奉军。10月20日,浙军占领南京。奉军退往蚌埠,11月初败退山东。浙奉战争历时1个多月,孙传芳大获全胜,从此控制苏、浙、皖、赣、闽五省,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成为中国东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和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一派。

1988年10月15日  绍兴市被评为中国酒文化名城。这年年初,中央进行礼宾改革,国务院礼宾司将绍兴加饭酒、花雕酒作为中央的宴会和国宴用酒,以招待国宾和外宾。酿酒业历史悠久,规模也较大。绍兴老酒(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酒种,也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在国内外夙负盛名,被誉为“东方名酒之冠”。

1990年10月15日  长湖申线湖州市河段改造工程开通试航。长湖申线(浙境段)有“中国小莱茵河”之称,是浙江省运量最大的航道。

10月16日

1912年10月16日  浙江第一新模范剧团在杭州组建。班内有筱奎官、侯双臣、赛彩霞等南北名角,在拱宸桥天仙茶园演出京剧《莲花河》、《滑油山》、《白良关》及文明戏《妻党同恶报》等。

1926年10月16日  夏超宣布浙江独立,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兼浙江民政。1924年9月江浙战争后,浙江即为军阀孙传芳所统治,夏超被任命为浙江省长。北伐战争开始后,在中共上海区委和杭州地委的领导下,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及各界民众团体纷纷发表宣言和通电,掀起摆脱孙传芳统治的“浙江独立”运动,杭州地委还积极策动夏超“独立”。10月初,广州国民政府派马叙伦等来杭与夏超秘密联系,委任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军长,约定北伐军占领九江后,浙江立即宣布“独立”。16日,夏超未等北伐军攻下九江即宣布“浙江独立”,就任十八军军长,同时调驻杭保安部队开赴嘉兴一带布防。10月22日,夏超部与孙传芳主力宋梅村部在嘉兴附近激战,夏超部失利败退。宋梅村部攻入杭州,夏超被抓,次日遭杀害。

10月17日

1951年10月17日  国民党空降匪特“大雷山组”(又称“天台山组”)4人,在临海县大田区双桥村西头白云山边空降,后被解放军和民兵歼灭。与“大雷山组”同乘一架飞机的“括苍山组”4人,空降在仙居县大庙前村,后逃窜至磐安县山区,先后于当年底和次年底被歼灭。从1951年10月到1953年11月,台湾国民党军先后派出特务5股,在宁海、临海、仙居、永嘉县境内空降,均被当地民兵和群众及时发现,被解放军和民兵歼灭。

1958年10月17日  郑振铎逝世。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祖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市)。现代作家、文学史家。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毕业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运动。1921年与沈雁冰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31年后,历任燕京大学、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致力于学术研究,并主编《世界文库》。抗日战争期间留居上海,坚持进步文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物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理事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于北京飞莫斯科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等。译著有《新月集》、《尽鸟集》。另有《郑振铎文集》。

10月18日

1984年10月18日  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省首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宁波小港诞生,标志着浙江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至1992年,国务院批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仑港工业区合并,统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总面积为29.6平方公里。

1992年10月18日  浙江省首家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杭州大自然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2000年10月18日  我国目前生产规模最大的6—8英寸硅片生产线在宁波保税区开工生产。这条在当时拥有硅片生产工艺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工艺最完整、水平最高的生产线由浙江大学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生产能力可达200万片。

10月19日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在上海病逝。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旗手。少年时代在家塾读书,有深厚的文学基础。1898年在南京求学时,开始

接触新学,接受进化论影响。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学文,希冀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1908年起,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自觉站在革命派一边。1909年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辛亥革命后,任职教育部,同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授课。1918年,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与《新青年》的编务,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此后,发表《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散文和大量杂文,显示了文学革命的业绩,赢得了世界的声誉。与此同时,参与创办了莽原、语丝、未名等文学社团,为培养扶植文学新人作出了巨大贡献。1926年,因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被通缉,南下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于1927年10月定居上海,专事创作,开始了最后十年的光辉战斗,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终于由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30年,参与发起并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左联”旗手,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一生著译甚丰,留下了1000余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1938年,上海曾出版《鲁迅全集》(20卷)。新中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分别出版为《鲁迅全集》(10卷)、《鲁迅译文集》(10卷)。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鲁迅全集》(16卷)。图为鲁迅全家合影

1993年10月19日    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作、演出的《西厢记》获中国戏曲界最高奖——中国戏曲学会奖。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于1984年5月。她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自成立以来,先后推出《陆游与唐琬》、《红丝错》、《琵琶记》等优秀剧目。

10月20日

1959年10月20日  以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为首的越南党政代表团到杭州访问。1964年10月,范文同再次率越南党政代表团访问杭州。

1980年10月20日  《大众电视》创刊。这是我国第一份通俗电视艺术刊物,由浙江电视台主办。

1991年10月20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对浙江进行考察。在浙期间,江泽民先后考察了杭州、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绍兴等市;看望了人民解放军驻浙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并且检阅了海军东海舰队舰列。

1995年10月20日  浙江省与乌拉圭科罗尼亚省结为友好城市。

10月21日

1897年10月21日  浙江巡抚廖寿丰上奏清光绪皇帝,对所赏的一部方略表示谢恩。廖寿丰于1893年12月任浙江巡抚。1897年,浙江省始改军制,办军事学校,廖寿丰在杭州蒲场巷(今大学路)创办浙江武备学堂。这是浙江早期创办的军事学校。浙江创办较早的军事学校还有弁目学堂、炮工学堂、陆军小学堂、讲武堂等。在辛亥革命浙江光复中,武备同学起了骨干作用。

1998年10月21日    越南总理潘文凯访问杭州。

10月22日

1992年10月22日  杭州西湖、舟山普陀山、桐庐瑶琳仙境、温州雁荡山、淳安千岛湖、杭州灵隐景区、奉化溪口、天台国清寺——石梁景区、德清莫干山、海宁钱江潮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这项名为“会稽山杯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的评选活动由浙江省旅游局、省城乡建设厅、浙江日报、浙江科技报、浙江电视台等发起。

1994年10月22日  杨东海病逝。杨东海(1948—1994),兰溪人。1987年任中共兰溪市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市农经委副主任、市农经委党组成员。他关心农民的疾苦,扎根基层,在农业和农村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艰苦创业,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病逝案头。1995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作出决定,追授杨东海“党的好干部”称号。

10月23日

1994年10月23日  钱王祠在临安建成。钱王即五代临安人钱鏐(852-932),字具美。出身盐贩,逢唐末天下大乱,遂招募乡兵,捍卫乡里,以之起家。881年(唐中和元年)出任都知兵马使,次年灭刘汉宏。893年(唐景福二年)发动民夫20万及十三都军士,建筑杭州罗城。896年(乾宁三年)出兵破越州,擒斩罗平国王董昌,朝廷嘉其功,授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902年(天复二年)封越王,当时钱鏐已统一两浙,后并占有苏州。904年(天祐元年)封为吴王。923年(后梁太祖龙德三年)册封为吴越国王,卒谥武肃。钱鏐于907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建立吴越国,拥有13州1军之地,共86县(在今浙江的为11州1军共63县),东南至海,北控太湖,版图相当于现在的浙江全省和江苏自镇江以东一带及福建东北地区。吴越国定都杭州,时称西府或西都。当时,中国境内干戈扰攘,四方鼎沸,北方的许多地方屡遭兵燹,一些大都市衰落,惟独吴越国由于钱氏王室实行一系列“保境安民”政策,战争破坏较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和文化也得以继续发展。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吴越国归于宋。

10月24日

1933年10月24日  浙江省最早的一条民用航空线,上海—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航线开辟。系每周飞两次的定期邮运航班机。11月24日,第一次载客飞行,但首航不吉,在杭州湾遇雾撞山失事。直至1934年11月10日才正式复航。

1986年10月24日  冰岛共和国总理斯坦格里米尔·赫尔曼松访问杭州。

 1988年10月24日   浙江预备役师组建,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授有番号和军旗。平时隶属省军区,战时归驻浙某集团军指挥。浙江预备役师的组成人员以预编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任军官、士兵为基础,是国防后备力量一支新的劲旅。

10月25日

1992年10月25日  南宋官窑博物馆在杭州建成开馆。这是全国第一个瓷器博物馆,占地约1公顷,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由展厅建筑和遗址保护建筑两部分组成。该馆全面反映了中国古陶瓷文化的发展概况,同时也突出了南宋官窑的重点题材,展示了800余年前瓷器生产的历史现场。官窑指两宋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宫廷自置瓷窑烧瓷器。宋室南迁后,在杭州凤凰山下的后苑修内司(专替朝廷管理修建工程和窑务的机关)建立官窑,称为“修内司官窑”,或称“内窑”、“邵窑”。后来,又在乌龟山郊坛下另设一官窑,称为“坛下官窑”。这两处瓷窑,统称“南宋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1995年10月25日  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中国公用Internet网接点在杭州正式开通。此网可提供计算机远程登录、文件传送、电子信箱、网络新闻、查找软件等项服务。

1995年10月25日  嘉兴市郊区通过部颁标准的大电网供电农村电气化县验收。至此,全市五县(市)及郊区都实现了农村电气化,成为全国第一个大电网供电的地级农村电气化市。浙江省是我国利用多种能源发电最好的省份,有核电站、火电站、水电站、风力电站、潮汐电站等,拥有一批500、200、110千伏变电所。1996年底,实现全省行政村村村通电。1997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由大电网供电的电气化县40个。浙江电网进入了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高度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电力工业阶段。

10月26日

1939年10月26日  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开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38年11月的浙江省立战时大学。该校分设工、农、医3学院,农学院在松阳白龙圳,设农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3学系;工学院在丽水三岩寺,设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应用化学3学系;医学院在丽水通惠门,设医学、药学2系。1942年8月,校址迁往云和、泰顺。1943年4月,省立英士大学改名为国立英士大学。1946年3月以金华为永久校址。1949年8月停办,多数师生并入浙江大学。图为英士大学大门

 1950年10月26日  金华湖海塘水力发电厂向金华市正式供电。这是浙江省第一座小型水电厂,装机容量200千瓦,年发电量50万度。

1988年10月26日  国家体委、国家围棋协会授予天台县为第一个“全国围棋之乡”称号。

1995年10月26日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站)比赛在杭州西湖举行。这项比赛被称为当今世界上四大赛事之一,我国是第一次举办这个项目的竞赛,来自12个国家的选手参加了角逐。

1997年10月26日    浙江省首届环卫工人节。根据浙江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定,每年公历10月26日为浙江省环卫工人节。环卫工人节的设立,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环境卫生意识,提高环卫工人的地位,促进环卫事业的发展。

10月27日

1904年10月27日  西泠印社在杭州孤山创办。西泠印社是我国第一个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由篆刻家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等创办,近代著名艺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发展社友,展开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印社藏有江南最早的“汉三老碑”、多种东汉墓志、历代印谱和古今名家书画。1999年,以西泠印社为主体的中国印学博物馆建成,成为我国首座以印学为主的博物馆。 

1956年10月27日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侯赛恩·沙希德·苏拉瓦底访问杭州。

10月28日

1938年10月28日  日军在嘉善大云寺镇纵火,并在各要道布下岗哨,对逃生的民众进行扫射。历时一天一夜的大火,使有数百户人家的大云寺镇彻底被毁。与此同时,日军还相继焚烧了嘉兴新丰镇、十八里桥镇、余贤埭镇、曹庄镇。

1991年10月28日  宣杭线全线贯通。这是铁路“中取华东”第一条新线。铁路西起安徽宣城,东达浙江长兴,全长119公里,与已有的杭长线贯通,成为从河南商丘到杭州的南北第二通道。1992年10月,宣杭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10月29日

1947年10月29日  于子三遇害。于子三(1925—1947),山东牟平人。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生,为“浙大”地下党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青年社成员,1947年5月当选为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同年10月26日,国民党中统特务在杭州大同旅馆逮捕了于子三和另3位学生。29日下午,于子三在狱中被害。国民党的暴行引起学生反压迫、争自由运动的新高涨。于子三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和宣传,使学生运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形成了全国性的爱国民主运动,全国参加罢课的学生达10多万人,成为国统区反蒋的又一次浪潮。香港及南洋等地也都有学生群众代表前来声援;国际学联也曾发来慰问声援信。 

1954年10月29日  印度共和国总理贾瓦哈拉·尼赫鲁访问杭州。尼赫鲁总理的女儿英迪拉·甘地夫人随同来访。

1963年10月29日  毛泽东到杭州视察。在杭期间,与刘少奇、邓小平一起召集罗瑞卿、田家英以及公安部长、华东各省委第一书记开会。

1977年10月29日  陈望道逝世。陈望道(1890—1977),义乌人。语言学家、翻译家。1920年4月,陈望道在家乡义乌翻译《共产党宣言》。译本经陈独秀等人审核,8月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陈望道成为我国第一个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人。

10月30日

1982年10月30日  浙江省统计局发出《关于浙江省1982年人口普查主要数字的公报》,公布全省总人口为38884603人,其中男性占51.86%,女性占有48.14%。早在1874年,浙江省的人口为1084万余人;1881年全省人口增至1157万余人。1928年,全省人口为2063.2071万人;1931年,全省人口为2023.0738万人,杭州市人口52万人;1942年7月,杭州市有392671人;到1948年,全省总人口为2014.8321万人。新中国建立后,浙江省分别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进行过人口普查。1953年,浙江省总人口数为2268.51万人,1964年为2874.56万人,1982年为3924.32万人,1990年为4234.91万人。2000年,浙江省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为4677万。图为1982年,人口普查员深入临海乡村进行普查

10月31日

1959年10月31日  毛泽东到杭州视察。在杭期间,11月主持召开华东地区省(市)委书记会议和有周恩来等人参加的小型会议;12月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贺龙等出席;12月9日至1960年1月5日,组织胡绳、邓力群、田家英等人在杭州刘庄丁家山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

1981年10月31日  中共浙江省委对台工作小组在杭州召开了全省对台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在党内外广泛、深入地进行对台方针政策教育,要做好台胞、台属的政策落实工作,积极开展人员交往活动,做好台湾回归大陆人员的接待工作等。11月19日,省委批转了这次会议的纪要,要求充分发动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对台工作。自此,全省加紧了落实台胞、台属政策的工作。作为台属人数较多的省份之一,浙江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台胞寻亲的高峰。随着亲属的团聚,进一步加深了台胞对祖国对家乡的向心力,也促进了浙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