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公布


谁改变了常书鸿的人生轨迹

2007-08-10 作者: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最近,浙江省档案馆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杭州籍著名画家常书鸿写于1930年的一封信。这封70多年前的历史信件清楚地表明:常书鸿当年去法国留学并非是为了学画,而是想继续自己以前在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工学院前身)的学业,在里昂丝织工业方面作进一层的研究。当年,这封从法国里昂飞往中国浙江的信,是寄给浙江大学校长的。常书鸿在信中迫切希望浙江省教育部门尽快批准其报考法国里昂丝织学校的申请,并要求尽早将批准文件寄去法国。但是,常书鸿后来并没有在法国投身于丝织工业的研究,而是走上了美术大师之路。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档案资料,找到了答案。

常书鸿从小就爱画画。但是遵照其父亲的旨意报考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专业。1928年春,常书鸿听说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有选派浙籍公费生之事,便由于浙江大学的推荐,参加选拔考试,并被录取。那么,常书鸿后来为何进了当地的美术学校呢?常书鸿在1930年写给浙江大学校长的信中,讲得相当明白:自十七年秋,[1]以留学法里昂中法大学名义,奉派来法之后,原想继续前在杭州工校八九年来的学业,在里昂丝织工业方面作进一层的研究。但当到法之初,语文不通,事实上不得不先习外国语。当时以补习法文半日之余,考入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如是者一年。至去岁暑假,法文程度已能勉强随班听讲,即函请中法大学教务负责人员得准予投考里昂丝织学校。渐得复函谓:该校系里昂商会与市政府合办,量材招生,学额限制极严。今名额已满,不能报名。请先生在美专织物图案选习,待至明年再行报名云云。不得已生只得仍在美专读书。显然,常书鸿当初选择进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打算在美术领域另辟一方天地,而只是想在讲法语的学习环境中尽快提高自己的法语水平。

学满一年以后,即到了1929年的暑假,常书鸿的法文程度已能勉强随班听讲,他便马上提出报考里昂丝织学校的请求,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名额已满,不能报名。如果当时能报上名,并顺利考入里昂丝织学校,中国可能会因此增添一名杰出的工程师,而少了一位杰出的美术家。这次报名被阻,是影响常书鸿人生轨迹的重要因素。

时间跨进了1930年,常书鸿仍想报考里昂丝织学校,提前要求报名,不料收到的回信却说:里昂丝织学校不在中法大学规定中国学生选习科目之内。如果中国学生要报名,必须得到学生原派教育机关的批准。于是,常书鸿于这年4月给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寄去一信,请求厅长尽快批准其报考里昂丝织学校的要求,但是,二三个月过去了,毫无消息。这年里昂丝织学校的报名期又被错过了。

无奈之下,常书鸿想到了向母校求助,于是,也就有了这封1930年的历史信件。常书鸿在信中请求浙江大学校长将此信转给浙江省教育厅,希望浙江省教育厅早日批准其报考里昂丝织学校,并将批准公函寄至法国。

  那么,当年浙江省教育厅长究竟有没有收到常书鸿从法国寄来的信件呢?笔者在查阅历史档案时注意到:193099日,浙江大学将常书鸿寄给母校的来信转给浙江省教育厅后,时任浙江省教育厅长的陈布雷于1930926日给浙江大学校长邵裴子回复了一份公函,说:省教育厅已经在今年6月间收到该生(常书鸿)的来信,当即批准了该生(常书鸿)报考里昂丝织学校的请求,并已将批准文书寄给中法大学上海办事处,请该办事处专送里昂中法大学协会。我们将把情况告诉该生(常书鸿),并将再次与中法大学协会联系。此后,浙江大学也根据省教育厅回复的公函内容,给常书鸿发了回信,告诉其早已被批准报考里昂丝织学校的消息(这封回信的草稿如今也珍藏在浙江省档案馆内)

  由此可知,当年,浙江省教育厅并没有耽搁常书鸿的报考请求。是当时的邮路太慢了!

  进入1931年,常书鸿报考里昂丝织学校已经没有任何阻碍,省教育厅的批准文书和母校寄来的回信,他应该都早已收到。但是,他后来并没有再去报考这所学校,因为,在此之前,影响他人生轨迹的重要因素已经出现!在那封写于1930年的历史信件中,常书鸿曾向浙江大学校长汇报了自己在1929年至1930年这一学年中的学习成绩,请看:“甲:关于理论方面者:考得美术史证书,艺术解剖第一名奖金、透视学第三名奖金。乙:关于技巧方面者计得:织物图案系学年考试第一名奖金。织物图案系平日成绩总平均第一名奖金。人体班学年考试第一名奖金。人体班平日成绩总平均第一名奖金。速写考试第一名奖金。速写平日成绩总平均第一名奖金。全校全体同学铅笔速写总考试第一名奖金五百方。动物速写第一名奖金三十方。”[2]

就在常书鸿非常着急地给浙江大学校长写求助信的时候,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作出一项决定:让常书鸿跳级,提前升入该校油画班。从小就爱好绘画(而且还是西洋画)的常书鸿,一旦发现自己已经在美术领域开辟了一条成才之路,自然会把握机遇,及时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因此,在1930年的暑假结束后,常书鸿就成了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油画班主任教授窦古特先生的学生。

  1932年夏,常书鸿以油画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里昂国立美术专门学校。不久,常书鸿告别里昂,来到巴黎,成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劳郎斯的学生。并开始跻身知名美术家的行列。这期间,他创作的《葡萄》、《沙娜画像》、《裸妇》等著名油画,接连被法国政府所收购,收藏于该国的各大美术馆内。一个原本想在丝织工业方面作进一层研究的青年学生,就这样逐渐成为美术大师。机遇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因素,但是,机遇往往是自己所创造的。

 

1十七年即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常书鸿曾在其自传中说,自己是在1927616日赴法留学的,其他有关常书鸿的人物传记也都采用此说,但是,这封历史信件表明,常书鸿留法是在1928年。此外,我们又在浙江省档案馆内发现了浙江大学工业院院长李熙谋当年为常书鸿去法国留学所撰写的推荐公函,这封推荐公函上的落款日期也是1928年的526日。

2常书鸿信中的这个“方”,可能就是法国货币franc(法郎)的音译。

 

张学勤撰稿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