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历史追踪


浙东名城宁波解放

2009-06-12 作者: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19491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敌我力量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为夺取全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125日至28日,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浙东胜利前夜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决议,确定了发动群众,巩固与扩大解放区的战略方针,会议还决定成立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以配合解放军早日解放浙东。

421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胜利地渡过长江,于423日,一举解放了南京,蒋介石的残余部队兵败如山倒,一触即溃,纷纷向沪、杭及浙赣线溃退。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作出《关于接管城市准备工作的决定》,并决定成立以王起为书记的城市工作委员会,各地、县分别设立城工部和城工科。接着,四明工委城工部成立,积极部署做好大军渡江后的工作。四明武装从51日起,向鄞西、姚南、慈西一些集镇的敌据点发起进攻,先后占领横街头、黄古林、茭湖等乡镇,57日,解放余姚梁弄镇。控制了四明山区及外围集镇。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于53日解放杭州,集中在杭州西北的三墩地区作短暂休整。在休整期间,部队进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入城守则”的再教育,并层层作了挺进浙东解放宁波(鄞县)、舟山的战斗动员。经过一周的整训,全军指战员士气高涨,军容严整,各营连纷纷写请战书,要求上前线、打前锋、打大仗、打硬仗,解放宁波,解放舟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盟军在杭州经过短暂休整后,于1949516日,与2161师并肩沿杭甬路向浙东宁波挺进。

519拂晓,中国人民解放军2265师进抵东关、曹娥地区,准备由道墟、馒头山一带强渡曹娥江。曹娥江的防线长约25公里,敌人正在东岸抢修江岸工事,2265师组织人员筹集渡江的船只,在沿江群众的热情支援下,不到半天的时间,全师就筹到200多条船只。然后通过侦察,选择从杜浦至横山之间无敌人防守的有利地带,在团首长刘锡仁、王良恩的指挥下,迅速登船渡江。当敌人发觉时,195团各营连已抢占了有利地形,迅速向敌人展开进攻,1952营过江后,向敌人猛烈开火,在密集的炮火中,敌人很快溃退,人民解放军在迅速追击中俘敌50余人。于21日拂晓,全部胜利渡过曹娥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22军胜利渡过曹娥江后,立即乘胜向上虞县城(今丰惠镇)攻击前进,上虞城守敌如惊弓之鸟,望风而逃,我师193团向溃退的敌人猛追猛打,仅用10分钟的战斗时间,歼灭1股逃敌,俘敌上虞县长少校保安总队长吴驰湘及下属200余人。1949522日,上虞县城解放。23日,余姚县城解放。我军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于24日兵分三路从余姚向宁波挺进,到慈溪县城(今慈城镇)时,敌6631个营弃城而逃,我195团迅速追打,在城东的翼共山下,人民解放军1953(当时张才同志任三营教导员,营党委书记)迅速迂回包围了敌1个连,在我营指战员的“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战场喊话中,敌军1个连在连长带头下,向我营缴枪投降,慈溪县城(今慈城镇)解放。人民解放军随即进入宁波江北地区,当时宁波灵桥一带有敌一个军官队防守。为防止敌人破坏灵桥,我195 团急令八连(许昌连)抢占灵桥。八连接受任务后,在甬江边搜寻到几只渔船,乘着漆黑的夜晚,从江北下白沙分数批全部抢渡甬江到江东,然后迅速摸黑通过和排除了敌人沿甬江岸设防的木桩、竹栅和铁丝网等重要障碍物,快速接近灵桥,在连长杨凤山、副连长蒋业海的指挥下,八连迅速迂回包围了灵桥附近敌军占据的3座楼房。经过激烈战斗,许昌连胜利地完成了抢占灵桥的任务,全师后续部队随即开进市区。25日凌晨,6师进驻三江六岸,挤满了宁波的大街小巷,浙东名城宁波宣告解放。大街上贴满了欢迎解放军,庆祝宁波解放的彩色标语;鼓楼、东门、西门、南门各处编写出大幅的墙报,到处都是一片军民欢乐鱼水情的感人场面。

(戴逸峰   执笔)

 

链接:

57   余姚梁弄解放。

523  余姚县解放。

524  慈溪县城(今慈城镇)解放。

525  零时许,人民解放军六十五师一九五团和六十四师一九○团分路进入市

中心,宁波解放。同日鄞县、奉化县解放。

526  镇海县解放。

624  宁波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长苏展。

75  宁海县城解放。

78  象山县城解放。

79  象山县石浦解放。同月20日失守,一月后重获解放。

819  大榭岛解放。

824  梅山岛解放。

917  南田岛解放。

920  檀头山岛解放。

105  定海县金塘岛解放。

517  定海县解放。21日,全市3万人集会游行,庆祝海南岛、舟山群岛解放和宁波解放1周年。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