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记忆浙江 > 历史聚焦 > 60周年浙江档案解密


新生——从旧剧戏子到“人民灵魂工程师”

2009-08-04 作者:超级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1951年的一天,学戏不到一年的高爱娟第一次登上了越剧舞台。那一年,她17岁,在上海光明越剧团师从邢桂芬学小生。

  她至今记得,当时参加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当时我觉得特别自豪,因为我是一名越剧演员,毛主席说我们是‘人民灵魂的工程师’,用文艺的武器教化群众。” 

  1956年,她瞒着父母,偷偷将户口迁到了偏远的建德山区,“那时候号召大家赴浙江支持社会主义建设,我立刻递交了请愿书,还带动了一批年轻人,带着上海合力越剧团来到了浙江。”22岁的高爱娟当时作为代表上台发言,“要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

  从一块幕布加“腾—腾—腾”3步就跨上去的简陋舞台开始,高爱娟见证了浙江戏剧事业的发展。

解放后,文艺工作者的地位提高,可专心为人民演戏。

图为周恩来总理关心浙江文艺工作者,他在北京观看杭州

越剧团、话剧团演出后,同演员们亲切交谈。现珍藏于省档案馆。

●档案解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艺术开始进入了有计划、有部署、有重点的改造。之前,浙江的戏剧班多为民营性质,改造后,有的转为国营,有的实行民办公助。

  1949年冬天,在文化处的推动下,杭州大部分戏院的旧剧演员组建起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依照演员文化程度的差别,分成识字班和学习“工人政治读本”两种。

  1957年,我省国营和民间职业剧团业已发展到123个。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剧团都实行“固定工资”制度和劳保制度,生、老、病、死都有了妥善的照顾。

目不识丁的女演员写日记

  1949年冬天,杭州大部分戏院的旧剧演员组建起学习小组。为了更好地提高戏曲工作者的政治水平,文化处还专门派同志定期到各戏院上大课,宣传党的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

  高爱娟说:“每次政治学习前团里都会张贴通知,一到时间,偌大的教室被坐得满满当当。那些在旧社会吃过不少苦的老演员,尤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演员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劲头特别高。有的演员在开锣后,已穿好戏装,手中还不放下铅笔和本子。戏院的编导常常“抱怨”:“我们戏院经理室里的笔墨都给姑娘们拿光了,要写一封信连一支笔都找不到。”

  也有小部分演员,在参加学习之初还存在一些顾虑,怕“麻烦”怕“不自由”。学习班领导作了充分动员,又切实帮助演员们解决生活上的具体困难,他们才放下心来。

  到了1952年,浙江59个市、县举办了艺人训练班,参加学习的剧团有72个,包括越、、京、甬、湖滩、昆曲、“乱弹”等剧种。

文本框:  
浙江省戏曲改造工作调查报告
现珍藏于省档案馆





  高爱娟说,学习改造后,原来目不识丁的越剧女演员也开始写日记,写自传。

“戏子”翻身当人民代表

  “在旧社会,学戏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在学戏前,要和班主立‘关书’,相当于一张生死合同,它规定学徒不满3年就不能离班。学戏期间,生死由命,家人都无权过问,甚至连探望的权力都没有。很多学徒不管身上生病、手上长疮,都得忍着痛翻筋斗、耍棍棒,有时粗心失手,就得挨班主的板子。学成之后,还要再帮师傅白唱几年。”高爱娟说起艺人在旧社会的遭遇,不免心酸。

  “‘年年唱戏年年难,处处无家处处家’,这是旧社会艺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过去,艺人们常常唱完夜戏,还得连夜赶几十里路,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唱,夜宿荒村野庙或者直接在湿漉漉的野地上垫层茅草,就能睡觉。不用说养家糊口,即使自立都非常困难。那时候,戏服都要演员自己做,一个月的工钱还做不了半件戏服。”

  高爱娟说,新中国成立前,浙江的戏剧班多为民营性质;改造后,有的转为国营,有的实行民办公助。“我们置办了服装、布景、灯光还有道具。演员们从主角到‘龙套’都穿上了考究的新行头,到哪儿都有设备良好的剧场。”

  而杭州、温州、嘉兴、绍兴4个地区,还先后成立了“艺人之家”,让退休老艺人安度晚年。这样优越的条件是很多旧艺人做梦都没有想过的。

  但长期的压迫使一些艺人患上了“后遗症”,对新中国的戏曲事业仍缺乏信心。在“戏饭吃到老,不及一根草”的旧观念下,许多人想转业,女演员则想结婚完事。

  1952年,省物资交流大会邀请省内多家剧团参加宣传演出,农民们都赶来观看,场场客满,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坚持不散。

  有一次,嵊县艺人训练班的艺人去参观中茶公司三界茶厂,工人兄弟们热烈要求他们演出,演员们深受感动,悲观的念头也渐渐打消了。 

  “我们每天工作很紧张,但是大家并不感到累,因为工人农民非常喜欢看我们的戏。我们认识到,唱戏不再是为吃口饭,而是为工农兵服务,这里需要责任感,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受敬重的艺术家。想到这些,表演就更加卖力,感觉也更加愉快。”

说到这里,高爱娟眼神里流露出兴奋,经济上的保障,让艺人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工作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社会地位上的大翻身。后来,很多演员还当选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

  现代剧创作进入高峰

古老的昆曲焕发了青春。图为昆曲“游园惊梦”。现珍藏于省档案馆。

过去戏班班主为了多得利润,让演员迎合口味,演出有“毒素”的剧目。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政策指引下,浙江省各大剧院开始戏曲改革,一面改造旧剧本,一面推出新剧本,取得丰硕成果。

  高爱娟说:“党和政府把我们戏曲工作者提高到了‘人民灵魂工程师’的地位,我们担负着教育人民的庄严任务。旧戏中的糟粕一定要去除。”

  1950年,政府对《活捉三郎》、《马寡妇开店》、《贞女血》、《铁公鸡》等带着迷信、色情、封建色彩的剧本予以禁演。

  “上世纪50年代,反映时事的现代剧也出现了一个创作高峰。我们紧密配合党的政策,排出了很多有现实意义的剧目。反封建、爱国主义是这个时期戏剧的主题。”高爱娟说。

  1952年,平湖联艺剧团为了纪念建军节,在“八一”前赶排了《刘胡兰》;台州越剧团演出了《宝莲灯》;大世界京剧场推出了《关羽之死》、《九件衣》等新型京剧。这些透露着强烈时代气息的现代剧,在人民群众中取得了很大反响。

  高爱娟说:“旧戏新编也是改革的一个方面,像《红楼梦》、《西厢记》这些剧目,追求婚姻爱情自由,最受男女青年喜欢,带着很强的反封建色彩,改造后都被我们重新搬上了舞台。”

  据统计,越剧方面,旧戏改编上演的有《万里长城》、《新何文秀》等,上演新戏的有《九件衣》、《东王杨秀清》、《祥林嫂》等;京剧方面,上演新戏的有《黄巢起义》、《关羽之死》等。

  可以说,上世纪50年代是浙江省戏曲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出了一大批知名演员。

摘自《今日早报》

记者 方力 君雅 

200983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