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记忆浙江 > 历史聚焦 > 60周年浙江档案解密


蹉跎岁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09-09-02 作者:超级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今年的821日,在距离杭州数千里外的黑龙江省同江市,立了一块巨大的知青石,上面写着:杭州知识青年从这里起程。

  40年前,就在这个和前苏联交界的边疆小县,1046名杭州知识青年插队落户,度过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时光。

  知青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每一个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故事更让人刻骨铭心。

  亲历者说

文本框:  
杭州火车站,欢送赴宁夏支农同学。
  十三封请愿书要求下乡

在知青石揭幕的当天,已经68岁的诗人龙彼德说:回到同江,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就是回到了青春!

  40年前,龙彼德还是杭州市第一中学的一名教师。

  19681221日,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杭州掀起了下乡支边热潮,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纷纷报名到黑龙江农村插队落户。

  一些青年自己不符合要求,就冒别人的名字;有的怕父母阻挠,偷偷报名,直到送行前,父母才知道。

  革命小将在挑战?革命教师怎么办?龙彼德问自己。

  翌年110日,他写下了第一封申请书,同时抄成大字报,贴上了校园的墙头。此时的龙彼德已经是学校革委会常委,他的申请引起了全校师生的震动。

  龙彼德一面继续写申请,一面开始跑去找市毕业生办公室(后改为上山下乡办公室)的负责人王刚等人,争取支持。仅王刚家他就跑了3次。

  前两次都没碰上,第三次他选择的时间是吃晚饭的时间,但王刚没回家。于是他在楼道里等。

  1月是杭州最冷的时节,龙彼德为取暖,不停地在楼道上徘徊。

  那昏暗的灯光,那刺骨的寒意,那辘辘的饥肠,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说,一直等到深夜两点,王刚才回来。

  龙彼德的诚意最终赢得了王刚的支持。他于36日和学生们一起踏上了北上同江县(现为同江市)的征途。

  他是此次赴黑龙江唯一名教师,是最年长者,时年28岁。

  黑龙江插队的经历成为龙彼德人生的重大转折。他的爱情和诗歌,都始于北大荒。

  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劳作

  和龙彼德同行,并被安排在同江县同一个公社——三村公社的黄任远回忆说,农民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凌晨两三点,当他们还因为昨天的疲劳而睡死在炕上时,出工哨子就响了。

东北有句顺口溜关东山、三班倒,蚊子、瞎和小咬

  清晨是蚊子和一种叫糠皮子的虫子最嚣张的时候,成群的虫子,发出让人发毛的嗡嗡声,劈头盖脸来咬人。

  特别是皮子,身体细小如糠屑,还专往身上有毛的地方钻。头发、眉毛、胡子、腋窝、裤裆,钻哪里咬哪里,咬得你抓耳挠腮、浑身冒汗。他说。

文本框:  
兰溪县城镇知青在农村插队落户。
  除了要与虫子抗争,面前更有一片看似永远也铲不到头的垄沟,最长的有几里地,早晨从这头开始铲,中午到那头歇晌吃饭,然后接着往回铲,铲到这头正好收工。

  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劳作中,难耐的不仅仅是疲劳,更难耐的是单调和寂寞。

  如今已是黑龙江社科院民族研究室主任的黄任远说,最开心的是工间休息,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插科打诨、抽烟喝水。

  我们那个时候吃的都是大米查子(玉米等磨成的碎粒儿),这东西吃了实在不顶事。他说,每次干活间歇,我都会跟农民们去唠嗑。当地老乡腰里都塞着大煎饼。每次吃煎饼时,总会分我一块。每个老乡分我一小块,我也就吃饱了。” 

  接近傍晚,成千上万比蚊子小,比糠皮子大的小咬开始肆虐。那种突然的疼痛,远非蚊子和糠皮子能比。夜里,蚊子更是形影不离。

  最痛苦的是对未来的无望

  生活的艰苦,并不是对知青最大的考验。

  杭州知青同江插队的有1046人。插队第一年,便有大量知青通过各种渠道回城当兵去了。到后来,许多知青又通过病退困退特照的政策照顾回了城。

  生活上的艰难,随着时间一长,慢慢就习惯了。但当自己身边熟悉的知青战友一个一个都回城,自己却还一直留下来的时候。这种痛苦和无望是难以想象的。一位知青说。

  考上大学,成了许多知青寻求生活变革的不二法门。

  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所长位置上退下来的王憬惺说,我是同江县第一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人。

  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用一种颇为幽默的方式庆祝:他学着《智取威虎山》里土匪头子座山雕,花钱买了100只鸡,摆了个百鸡宴

  走的时候,他亲手养大的那条黑色猎犬舍利(取自某部苏联电影一个歹徒的名字)跟着他所坐的汽车不停地狂吠,直到跑不动为止。

  那个场景,真是……”憬惺想起此时,不禁眼带泪光,很多年后,他养了一条和舍利极为相似的狗,以他的怀念之情。

  对于黑龙江插队的经历,一位知青说,这样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他改换了一下样板戏《红灯记》里李玉和的台词说:有了黑龙江这碗酒垫底,没有什么酒不能喝的。

文本框:  
动员支宁工作初步总结。
  本版图片、资料现均珍藏于省档案馆

档案解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各地经济和社会秩序日趋混乱,工厂停工,学校停课。一时间,老三届学生和下乡返城青年成为无业青年,滞留城市,成了突出的社会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便成为解决城镇学生就业问题的一大举措。

  杭州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自1955年开始,时间跨度达20多年,下乡知青共23万余人。

  期间,杭州市按照政策对支边插队的知青进行了病退困退特照,安排符合条件的知青回城,并对1972年前下乡的知青,用照顾招工的办法安排回城,仅1978年一年就有3940人回杭。

  1979年起,杭州市停止动员知青下乡,并开始安置跨省、跨地区插队的未婚知青,先后批准了2128名回城;对因各种原因擅自回城、户口长期挂空的652名知青进行了妥善处理。

  1980年起,重点安置农婚知青。通过两年多的努力,8400名农婚知青基本安置完毕。

  至此,杭州市的上山下乡运动全部结束。

摘自《今日早报》

记者  章建森

200991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