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档案工作的考察报告(2011年6月)


发布日期: 2012 - 02 - 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省档案学会


为进一步加强两岸档案界的学术交流,发挥档案工作优势,深化对海峡两岸历史的认识,探索两岸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路子,省档案学会应中华知识管理协会的邀请,2011年6月27日至7月4日,省档案局档案管理处处长吕红率浙江档案管理学习考察团一行18人赴台湾进行交流与考察。在台考察期间,我们先后走访了台北、高雄、南投、花莲等城市及其周边风景名胜,拜会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高雄市路竹区公所档案室,听取了台湾档案管理局有关专家的讲座。通过此次参访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台湾日益发展的档案工作、精湛瞩目的传统文化艺术、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行,时间短,行程满,但所见所闻收获颇丰。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台湾总体印象

(一)美丽的岛屿,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

台湾是由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挤压而隆起的岛屿,整体形状仿佛一条番薯,绵延的海岸线,岛上起伏多变的地貌,将这块实的“番薯”装点成不一样的景色。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台湾地处亚热带,温和的气候滋养着岛上的一切。虽然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属矿产也较少,金、银、铜、铁等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但是台湾却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蔬菜品种超过90种。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 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沿海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远洋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

(三)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特色文化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直是台湾当地最尊崇的节日。台南县左镇乡发现的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有着共同的起源。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台湾。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62年2月,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1885年,清政府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1945年,经过8年抗战,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四)经济现代化发展相对较早,经济发展相对较快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经济成长迅速。由于当时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经过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较快进展,产业升级显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名列世界前茅。台湾的旅游业也相当发达,宝岛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特别是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基本情况

(一)近史所档案馆的外交与经济档案,成为研究清末与民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近史所于1988 年 2 月设档案馆,外交与经济档案成为其馆藏核心。该所“近代名人暨外交经济档案数字典藏”网站首页的一段话表达了其价值:“鸦片战争开启近代中国的巨大变局,19 世纪中叶以后对外交涉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核心。外人来华,以争夺利权为要务;中国图存,举富国强兵作目标。晚清以降,涉外问题与建设国家成为近代中国史之重心。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档案馆收藏近代中国外交与经济各部会之档案,为研究近代史之瑰宝”。近史所档案馆因其馆藏的重要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台湾对历史档案的管理水平。近史所档案馆收藏的主要是自清末、北洋到国民政府的外交、经济部门的档案,包括清总理衙门、外务部和北洋政府外交部的档案及清末至民国的商部、农商部、实业部、经济部等单位的档案。据《近代史研究所概况1955- 1994》介绍,该所档案馆1994年6月,共保管档案19 642函,7万多册,将近100万件。其主要构成,按该所《概况》介绍中讲,分四类:一是“外交档案”。1955年、1956年期间,台湾“外交部”先后将三批档案移转给近代史研究所,属于1926年以前时期的档案共69箱,至今仍保存在该馆;属于1926年以后的档案共55箱,移交给近代史研究所一个时期后,1966年“外交部”又拉回,经近代史研究所再度交涉,“外交部”将此档案的一部分,移交给“国史馆”,再未向近代史研究所移交。台湾“外交部”向近代史研究所移交的档案,系清末、北洋政府和民国初期的档案,档案内容广泛,共计有3911函。移交给近代史研究所以后,该所筹备处主先生组织该所人员集体参加整理档案工作,并以参与整理的研究人员个人兴趣与特长,分别参与档案的编目和编纂档案史料工作,1984年4月整理完毕,该所确定对外界开放。1989年起开始编制该批档案目录,1991年6月出版《外交档案目录汇编》第一、二册,供外界查阅使用。二是“经济档案”。 1955年12月,在当时台湾“经济部”部长李光鼎的支持下,开始将“经济部”所存起自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1971年的450箱档案移交给近代史研究所,“以支援中国近代经济史变迁之研究”,此后,“经济部”援引此例,陆续向近代史研究所移交档案,共计22批,经过整理后,共16150函,地图15000幅,1987年起,开始出版《经济档案函目汇编》第一、二册,《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中外地图目录汇编》第一、二册,供查阅使用。1992年6月,商得“经济部”同意,此批档案全部对外界开放使用。三是“院史档案”。该所档案馆还收藏台北“中央研究院”任过职务的著名人物档案,较为完整者有朱家骅档、王世杰档、钱思亮档、郭廷以档、梁敬钅享档,这批档案,因各人经历不同,档案内容各具特色。其中朱家骅档案和资料最多,包括政治、党务、文教、学术、中英庚款等各方面重要函件、签呈、言论和文集,时间起自1911年至1963年,亦是研究民国史中需用的档案资料。此外,该馆还接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部的一批公务档案。四是“二二八”事件档案。1990年12月,台湾“行政院”将征集到的,来自各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二二八”事件档案和资料34函,589册,在“二二八”事件平反结案后,将这批档案和资料交由该馆保管,对外开放,并编辑出版一些档案资料汇编。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还保存着一些名人捐赠的个人文献。为了保存这些珍贵档案,近史所于1988年在中研院大院内建造了档案馆新楼,占地5000余平方米。中研院是官方学术机构,近史所档案馆的经费也有保障。其人员编制视工作项目以定,目前经常性工作人员有16人,连临时雇用的共30人左右。

(二)近史所档案馆依托强大的学术资源,开展档案的整理编目工作

台湾官方历史档案的收集整理应归何家机构负责,在相当长时间内似无统一方针,后果是同一全宗往往分在不同机构保管。近史所档案馆馆藏档案的由来与构成,并非该所兼有接收或征收政府机关档案的职责,而是该所为了进行近代史研究,主动争取接收的台湾“外交部”和“经济部”的大宗档案,占该馆所存档案绝大部分。为此,近史所档案馆依托强大的学术资源,运用全所研究人员的集体力量参与外交档案和经济档案的整理、编目工作,富有成效地解决了档案整理的问题。近史所档案馆是台湾地区唯一的“名”与“实”兼备的档案馆, 是台湾地区重要档案保管单位之一,收集整理历史档案的工作主要由学术性机构团体进行。其结果与当今档案学普遍认可的档案管理要“集中、统一”原则,同一全宗的文件不可分割原则,当然是不相吻合的。近史所将馆藏内容分为外交、经济、民间资料及中外地图四大部分,之下分为全宗、系列、宗、册。所谓“宗”即关于某一问题的全部案卷。档号称“保管号”,由于它的馆藏数量不如”国史馆”,所以仅9位数。作为历史档案的收藏机构,近史所档案馆的档案分类,着重的是反映历史事件,而不注意如何反映档案形成机关本身的情况,因此分类上没有“年度”这一层次。

(三)为用户服务比较到位,体现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近史所档案馆的核心所在,即外交档案和1949年前的经济档案,现已对外开放,可在该所网站通过“近史所档案馆馆藏目录检索系统”进行查询。其中的部分,还可经由“近史所档案馆馆藏影像检索系统”查看档案全文。就开放程度而言,尺度之大尚不多见,档案服务免收一切费用(除了复制工本费),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在充分提供档案查询服务的同时,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基于著作权的考虑,也采取了合理的限制措施。如档案阅览数量不限,但一年累积复印以一千页为原则,复印档案时,不得超过每册档案的二分之一。数字档案复制件上印有“近代史研究所”字样的水印,并打上复制者的姓名,同时标明“仅供学术研究,严禁转阅流传”。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都很热情,对业务也很熟悉,用户提出的合理要求或咨询,一般都会得到圆满解决。近史所档案馆负责人向我们介绍说:历史文献就是要向大家公开,不要怕别人利用这些材料而影响自己的研究工作。近史所历年编纂出版多种“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经由档案的整理、编纂与出版,造就出不少史学专家。在利用近史所档案馆档案时,我们感觉非常便利。每份档案经过整理都形成一张著录卡片,分档案馆藏号、资料类别(每份文件的题名,以及所在全宗、系列、宗和册的标题)、档案描述(时间、产生者、收文者、文种、语言、页数和版本)和权威控制(涉及的主要人物及其职务)。此外在检索系统中注明是否有原文影像,还为读者反馈意见提供渠道。该馆在查阅外交和经济档案时,提供关键词检索和人名检索,其中人名检索是将全部档案所涉人物按姓氏笔画排列,一经点击即可列出所有相关档案,非常实用。

(四)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档案数字化工作起步早、成效明显

根据该馆的介绍,档案数字化的目的除了避免原件因自然灾害或过度使用而损耗外,还可通过网络的传输和影像的权限控制,节约档案管理的成本,并通过标准化的元数据设定,促进馆际之间的联合检索与交流,亦利于利用。1997 年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开始“战后台湾经济发展档案数字化计划”,鉴于当时的技术,采用的是300DPI的黑白TIFF格式。后来考虑到档案的珍贵性及永久保存性,在制作“台湾总督府及相关机构、专卖局”档案时,改为彩色150DPI的JPEG格式制作存储。由于当时的台湾尚未有大批量档案扫描的外包作业,因此价格偏高。为降低成本,改进了扫描规范及工作流程,如确认档案的规格为 A3大小,以一人操作多台机器替代以前一人只操作一台机器,以便节约等待时间,这种“一人多机”的模式,成为日后台湾大量扫描的范例。所有制作完成的数字档案,除刻录两套保存外,同时通过网络存储在“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的存储器中。档案数字化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档案整理,此为基本;第二阶段为图像扫描,如是平台全彩图像则外包给厂商,如是馈纸式扫描则由实习生协助在馆内自行制作;第三部分为图像管理,包括数字档案的存储、元数据的制定、检索系统的开发,由于涉及系统和设备,由“中央研究院”计算中心协助;最后为开放利用,根据不同的档案确定开放权限。近史所档案馆除了考虑如何解决庞大的数字资料在网络上传输的速度和安全问题以外,还非常关心档案的检准率。他们认为元数据的分析非常重要,如何兼顾档案本身的属性而又能符合国际交换标准,是档案数字化努力的方向。在近史所的档案库房里,我们看到,经过数字化的档案原件不再装订,而是依原来的文件顺序直接放到档案装具里,这不失为保护档案原件的好办法。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一)加强海峡两岸档案学术研究探讨,促进两岸和平统一

两岸隔绝几十载,各自档案工作是独自发展的,必然各有所长,因此,要利用海峡两岸档案文化的记载、民间传播等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把对档案文献的整理、挖掘、研究,扩展到进一步研究两岸档案文化发展的历史,从中找出海峡两岸本是同根同祖,一脉相连,以及影响两岸发展最深层次的因素,通过研究、交流,培养两岸人民统一的思想意识。

(二)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海峡两岸档案文化交流的力度

当前,两岸档案学科人才交流数量逐年增加。今后,应进一步扩大两岸档案文化交流的力度。在大陆方面,要设立专门的两岸档案文化交流机构,统一组织,统筹规划,使大陆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在两岸交流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要面向台湾人民,传播大陆档案文化。在宣传内容上,要加大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宣传,让台湾同胞了解祖国丰富悠久的历史档案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台湾人民对祖国人民的档案文化观念和社会档案文化的意识。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台湾地区举办各种大型档案图片、文物、影视片等展览活动,让台湾人民在直观上了解海峡两岸文化变迁中受到教育和鼓舞。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两岸档案文化交流

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为未来两岸和平统一创造条件,营造一个有利、和谐的氛围。要积极建立具有简体字和繁体字两个版本的档案网站,便于上网浏览,同时支持繁体字的使用,便于上网者留言、交流;要积极建立介绍、宣传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的网站,展现中华档案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台湾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大陆;要积极建立关于两岸各项档案文化交流的专题论坛,为两岸同胞的交流创造机会,为两岸的档案文化交流献计献策,携手促进两岸档案文化交流。


浙江档案管理学习考察团

2011年7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