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档案文化 Archives Culture / 1期


发布日期: 2013 - 02 - 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借“微”发力

文/谢 燕

 

    如今, 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风头渐强。近期,宁海县“微视档”全面启动,着实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所谓“微视档”,即微型视频档案,就是将真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的档案进行影像化处理,可供观众自行点播、下载的新型档案载体形式。“微视档”在保持档案原有属性和特点的同时,重点突出一个“微”字,充分体现了现代新兴传媒“短、平、快”的特点。
   “微视档”一经亮相,就受到了各方媒体的高度关注。浙江电视台、宁波电视台、《中国档案报》、《宁波日报》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网易新闻中心、浙江网络广播、中国宁波网、土豆视频网等纷纷转载。截至目前,宁海县档案局已将开发的1681个“微视档”已在宁海电视台播放,并在宁海档案信息网上开设专栏供网友点播。如今,只要在各大网络搜索引擎中输入“微视档”三字,就会跳出宁海县档案局的相关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微视档”已成为宁海档案文化建设的一大品牌。为保护这一文化品牌,日前宁海县档案局向宁波市工商局宁海分局提交了微视档商标注册申请。
    在“微视档”建设中,县档案局投入100余万元购置数字影像设备,配备6名工作人员,建立了档案馆数字影像工作室,并注重形象设计,给“微视档”贴上LOGO标识,以专业化的工作思路和形象面对社会公众。
    目前,宁海县档案局“微视档”制作素材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馆藏档案资源。如,利用县档案馆保存的育婴堂档案资料拍摄制作《百年档案见证清代慈善》纪录片,真实地反映百年前宁海的慈善事业;利用馆藏民国到当下的系列珍贵史料,拍摄制作系列文献档案纪录片《缑乡岁月》,全面展现宁海百年复兴之路。二是本地电视台制作的“宁海新闻”。我们把每天在电视上播放的本地新闻按标题目录,分类保存到智慧档案馆藏系统平台中,并同步在“宁海档案信息网”上展播。三是县内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对这些重大活动和事件,档案部门积极介入,直接参与并拍摄记录,制作成“微视档”,纳入智慧档案馆藏系统平台,有选择地放在网站上供观众点播。四是市民自发拍摄的声像记录。档案馆积极开展社会征集活动,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审核把关,判定其存档意义和价值后予以归档,并制作成“微视档”。五是档案文化公益活动。我们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档案文化公益活动,以此作为“微视档”的素材加以利用。比如,2012年初以来,县档案局(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人居幸福地、记录全家福”为主题的档案拍摄活动,为宁海籍四世同堂以上的家庭免费拍摄“全家福”及视频记录。这些“全家福”是“微视档”制作的好素材。
   “微视档”建设是宁海县档案局在全国档案部门首个开通“宁海档案”官方微博之后,再次发力形成的档案文化建设成果,受到宁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2012年9月,宁海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宁海记忆”工程的意见》,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由县财政安排年度专项资金用于“宁海记忆”工程建设。如今,以档案拍摄、记录、编研、展示为主的“宁海记忆”建设方兴正艾,启动“微视档”无疑又为其添了一把火。 
                                                                          作者单位:宁海县档案局

 

<< < 123456 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