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揭开档案神秘面纱的一角

2013-02-03 作者:韩李敏 信息来源:兰台拾遗 浏览次数:

      69日,国际档案日。这一天,浙江省档案馆给世人送上一份厚礼——《浙江人物信息查询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档案信息浩如烟海,离开了检索工具,档案实际就是一堆废纸。档案记录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尤其是查找个人的历史信息,档案是任何其他文献所无法替代的。

       作为档案馆,编制人名索引(人物卡片)是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


 


      浙江省档案馆保存了近12万卷的历史档案,编制的人名索引多达百万之巨。

       该套人名索引,从开始编制到最后完成,历经二十多个寒秋。编制人物卡,历史上曾掀起过两次高潮,先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为了肃反等需要,对党(国民党员)、团(三青团员)、军(军人)、警(警察)、宪(宪兵)、特(特务)的全宗进行大规模的编制人名索引;后是文革期间,为了清理阶级队伍,进一步扩大范围,对于所有的历史档案都编制了人名索引,收录的范围,除了党团军警宪特以外,政府机关科员以上公务员都列入了范围。编目人员从各单位抽调,人数都在百人以上,真可谓是百人大战。由于编目战线长,时间久,编出来的人名目录重复率也高,最终又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合并,由原来的二三百张人物卡,最终压缩到一百多万张。

       民国人名索引是查找民国档案钥匙,在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省档案馆查找历史档案,主要就是靠它。改革开放之后,查档的重心已完全转移,民国人名索引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原来在全国的所有档案馆都有这么一套人物卡片,但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了,成了历史文物。

      浙江省档案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所有的民国人物卡片,重新焕发出青春。揭开了档案馆神秘面纱的一角。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