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 做精做大
——奉化市档案文化建设综述
文/杨建华 王衡山
近年来,奉化市档案局立足地域特色,加强对档案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理,有效整合地域档案文化资源,提升品质内涵,强化品牌价值,走出了一条具有馆藏特色、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档案文化建设新路。
一、打造奉化民国文化品牌
(一)整合蒋氏档案资源,加强对台交流工作
2011年6月,奉化市档案局成立了“蒋介石与民国史料征集与研究中心”,积极征集关于蒋氏父子与民国时期的文字、照片等档案史料;市档案局会同市摄影家协会,深入蒋介石曾经生活过的溪口镇葛竹村外婆家等地,全力搜集本地区涉蒋影像资料;在2012年12月奉化溪口武岭蒋氏圆谱庆典上,组织跟踪拍摄;积极整理蒋氏档案资料,编研出版《奉化与辛亥革命》专刊、《民国初奉化地方自治史料集》、《蒋介石故乡情》等书籍。
近年来,在奉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市档案局加强了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先后在奉化、台湾两地开展了蒋介石与民国文化研讨会、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论坛、两岸青年联欢等系列活动,举办弥勒文化节、溪口武岭蒋氏圆谱庆典等大型文化活动;主动邀请蒋氏后人回乡祭祖、出席蒋氏宗谱圆谱庆典活动;积极邀约台湾政要、台湾各界知名人士来奉化溪口观光、参与文化交流活动。
(二)编纂开发《张泰荣日记》
奉化籍人士张泰荣长期担任民国时期奉化孤儿院主持人,外出捐募的足迹遍及奉化城乡每个角落。珍藏于奉化市档案馆的《张泰荣日记》为原迹孤本,共35本,合计200余万字。《日记》从1922年记录到1957年,不曾中断。《日记》广涉政局变革、社会治安管理、民众动态、经济发展状况、山川地理及自然生态等方面,具有客观、公允、可信度高的特点,为研究民国史提供了个人亲历的“独见”史料。市档案局围绕《张泰荣日记》提及的人物与事迹,收录相关档案,进行系列调查与补证工作,完善书中史实,于2012年6月联手华东师范大学王家范、李学昌、董建波等三位教授,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日记》的数字化编纂开发工作。
二、实施城乡村镇原貌影像全覆盖工程
2012年4月,奉化市档案局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全面实施“图说奉化、为民守史”奉化市城乡村镇原貌影像全覆盖工程。市委市政府列拨了专项资金,对市辖区内所有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进行拍照摄像。工作范围覆盖全市辖区内11个镇(街道)、355个行政村及36个社区,内容涉及城市街区、市镇(街道)、名胜古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小学校村庄全景等。目前基本完成拍摄任务,形成照片4万余张。市档案局与奉化新闻网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奉化影像(图库)网站,以图片记录和展现奉化自然景色、旧城新貌、风俗人情,宣传档案文化。
三、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奉化市档案局在文化、文保部门的支持下,发扬地域文化优势,“精耕细作”各类文化资源,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包装与开发力度,激发特色文化品牌活力。市档案局收集了大量关于奉化布龙、奉化吹打、走书、快板等奉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整合编辑成一系列专题档案。以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线,挖掘、抢救与包装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在市、镇、村建起三级传承网络体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口传手授而传承的特点,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的作用,鼓励艺人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
四、建立奉化名人库
为建立名人档案库,弘扬奉化名人事迹,展示奉化精神,市档案局积极建立奉化名人名村名镇档案库,实施“奉化名人”联络机制,不断丰富、完善名人档案资料库。目前,市档案馆已为81位名人建档,涵盖农工商学政等诸多行业的奉化名人。其中有历史名人,也有新时期各条战线上的当代名人。 “十二五”期间,市档案局将进一步拓宽名人建档的范围,着力建设能全面反映奉化各行各业名人的档案资料库。
五、加强档案文化宣传教育
积极整合全市档案文化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乡村记忆示范基地”、“ 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抓手,加强档案文化宣传教育。比如,利用滕头村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世界十佳和谐乡村的优势,在滕头村创建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又与奉化市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联手,在滕头村创建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该实践基地目前总占地面积为两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到8000平方米,集中小学生旅游参观、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功能于一体,可全年365天对全国青少年学生开放,是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教学设施最全、能容纳学生最多的一所实践基地。该基地教学场地主要分为生态旅游区、展馆、教学综合楼以及拓展野营基地等,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军事国防教育、“二弹一星”功臣事迹、宁波籍院士事迹、科技环保、交通人防、人文艺术、地质古生物、天文瞭望台等多个主题展馆,开设“爱国主义、生态环保、科学普及、军事国防、劳动技能”等五方面教育内容、100多项实践活动。
在做好档案永久性陈列室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的同时,市档案局在档案馆一楼大厅设立开放式档案展厅,每年定期更换展览内容,目前已开办了“奉化历史名人、文化界名人、企业界名人、奉化城市记忆”等4期展览。从2012年开始,市档案局围绕“奉化记忆”主题,选择不同的专题,从不同角度反映奉化历史文化变迁,展示奉化建设成就。展厅开放以来,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驻足参观。市档案局还将展出的图片汇编成书出版,向群众宣传奉化档案文化。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时期奉化档案精神的公开征集活动,组织全市档案工作者开展了相关主题实践活动。与市广电中心联合开设《档案春秋》专栏,每周五晚上在奉化电视台播出。在《奉化日报》上开辟“漫画释档案”专栏,以传统的漫画方式向群众宣传档案工作。把每年的9月定为“档案工作月”、每年的5月25日定为“档案安全警示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文化宣传与档案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系列活动。还开展了《奉化日报》小记者走进档案馆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感受奉化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延续历史记忆、繁荣档案文化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档案部门只有紧紧地依托当地独特的档案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之路,才能将档案文化建设不断地推向深入,使档案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奉化市档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