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湖方言留下永久的记忆

2013-06-04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主题:对市档案局地方方言建档工作开展以及成果进行介绍,进一步体现方言建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提升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中方言文化传承的重视和保护。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方言的生命力日渐式微。2012年5月起,平湖市档案局充分发挥档案工作优势,并按照省档案局《关于全面开展浙江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发起平湖方言语音征集建档工作,通过征集、发动、评审、筛选、录制等环节,平湖方言的发音特点得到了全面整理汇总。至2013年上半年,已形成一套完整全面的语音档案资料,使平湖方言以可见可闻的形式得以永久保存和应用传承。

一、   统一思想,明确方言语音建档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和人们对普通话的依赖,方言的生命力在逐渐衰退,地道的方言正快速消失,保护和传承这些“逐渐消失的声音”已刻不容缓。平湖市档案局高度重视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讨论研究,进一步统一思路,并把此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之一。同时,建立平湖市方言语音建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由局长主抓,分管副局长主管,保管利用科具体实施,各科室协同配合的工作管理机制,理顺关系,责任到人。

二、 宣传发动,做好方言语音建档各项工作。

1.做好方言语音情况调查摸底基础工作。为扎实做好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平湖市档案局在指派专人从馆藏资料中查找关于平湖方言的有关资料的同时,面向社会寻求帮助,激起了一些对传统文化有所研究、对平湖方言感情深厚的老同志的热情,他们纷纷加入到方言语音建档的队伍中来。根据查找的资料反映,平湖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端,方言按“口音”区分至少有五种。地方说唱艺术中常会运用方言,平湖较为有名的有“钹子书”和“小热昏”。“小热昏”常在“卖梨膏塘”时用来吆喝;唱“钹子书”通常一二人,内容以当时观众的喜好而定,语言也是根据说唱地点而变化。“平湖东乡十八镇,有十八种方言”,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就是通过这些说唱艺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同时,基本掌握了平湖方言的种类、分布及使用人口等情况,为平湖方言语音建档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做好发音人、专家组成员选定工作。2012年6月,平湖市档案局制定了方言语音建档的方案,并率先在老城关镇片发起语音发音人征集活动。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征集纯正老派的平湖方言的“发音人”,另一方面深入社区张贴征集通告,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小组长推荐寻找方言发音人。由于发音人需具备多种标准,如65 周岁以上,在平湖原城关镇及周边地区出生和长大,家庭语言环境单纯、未在外地长期居住或工作、能说地道的平湖话,具有基本认字能力和理解能力,门牙齐全、思维较敏捷、音色较好,因此完全符合标准的并不多。通过广泛征集和层层筛选,初定10名平湖方言语音建档发言候选人。与此同时,平湖市档案局在参与调查摸底工作的老同志中聘请了屠珍荣、张玉观、陆起荣等三位长期对语言以及文史有所研究且有成果老同志担任方言语音建档专家组成员,共同商讨方言语音候选人的筛选以及方言语音建档地方文本的选定工作。

3.做好方言语音建档文本选定工作。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平湖市档案局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专家组成员单独用方言读声母、韵母、声调、两字连读变调例字及平湖方言中的特征词例字,对10名候选人进行音准、音色测试,最终确定了吴尧如、邹景华两人担任平湖方言语音建档发音人。平湖市档案局还会同专家和方言发音人对省档案局规定的文本,包括声韵调、词汇、短语和短文四部分逐字逐句进行标注,进行口音统一,并结合平湖实际选定了近千字的自选文本——《平湖糟蛋》。在录音前,平湖市档案局专门组织发音人进行发音练习,对文本中某些词汇发音不熟练等情况,会同方言专家和其他方言专业人士一起帮助纠正发音。去年12月,平湖方言音频、视频录制完毕,之后陆续开展了后期剪辑过程中校对字幕等内容,完成了方言语音录制、剪辑、修正、刻盘等工作。

三、丰富形式,推动平湖方言运用传承。

完成建档的平湖方言语音建档音频、视频目前已由平湖市档案馆按照专业标准进行永久保存。当然,这一成果不会就此束之高阁,平湖方言将在普通话盛行的今天仍能有一席之地并加以传承。

近日,平湖市档案局联合平湖市新居民局共同开展“新居民学说平湖话”活动,将复制的语音档案送到新居民较为集中的企业和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或广播,组织新居民参与学习了解平湖地方文化,方便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平湖市档案局还将与全市各小学校加强联系,将方言语音资料作为地方课程乡土教材之一,通过班会课的形式,鼓励学生学讲平湖方言,从而让平湖方言这一传统文化的象征一代代得以延续。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