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云简介
周锦云(1948年——),男,浙江省温州市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曾任温州瓯塑厂厂长,现任温州市传统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周锦云瓯塑艺术工作室总负责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瓯塑代表性传承人。
瓯塑
瓯塑,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瓯塑源于汉代,从北宋时号称“天下第一”的温州漆器艺术中的堆漆工艺发展演变而来。到清末民初,温州民间堆漆艺人又把漆灰材料改成油灰堆漆工艺。它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一塑”,是浙江省政府认定首批“浙江传统优秀工艺美术品类”之一,列入省级重点保护项目范围。2008年6月,瓯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瓯塑
周锦云 口述
我出生于1948年。由于家境贫寒,为减轻父母负担,17岁高中未毕业就进了温州瓯塑厂,师从瓯塑名人谢香如、张国球。在我进厂的第二年,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我开始担任温州瓯塑厂厂长。原来瓯塑市场一直是以出口为主的,但改革的春风并没有促使瓯塑市场更加茁壮成长,反而莫名萎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致低迷了,这至今仍令人不解。面对那样一个困局,我不得不思考如何走出困境,让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瓯塑厂停工停产后,我组织一批工友创办了工艺美术装潢公司,专门与境外公司合作,因为当时国内大型酒店的主题装潢都是找香港等地公司做的,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慢慢开拓了自己的市场。1993年,为了给传统工艺美术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和找到更大的内需市场,我将自己苦心经营6年所积累的600万元个人资产全部拿出来,成立了温州云艺装饰有限公司。把现代审美理念融入瓯塑传统风格,使瓯塑广泛应用于建筑装潢,并日益受到欢迎,如北京大会堂的大型壁画《西湖天下景》、无锡灵山梵宫的《荷花映日》、《五彩荷花》和《和谐牡丹》,还有杭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主题装饰等。我们今年全年的瓯塑作品,已预订一空。
目前,传统工艺面临的不是后继无人而是后继乏人的局面。一方面,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不属于朝阳行业,年轻人不愿涉足;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职业,学艺苦,见效慢,大致到了五、六十岁才可能有成就。许多年轻人见此便望而却步,我自己的儿女中也没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传统工艺讲求代代相传,如果我没培养出一代能传承的人,这门工艺就到此为止了。1996年,我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入选中央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温州市专业拔尖人才等,这些荣誉更让我感到肩上的担子不轻,不能让这门工艺在我手上失传。
现在我收有12名徒弟,都是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的优秀大学生,他们与我们当年相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艺术涵养。我现在每带一个学生,并不是简单地去培养一个手艺人,而是当作大师那样在培养,因为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并不缺乏,而这个行业创意思维很重要,所以年轻的大学生尤其显得可贵。为了让他们安心学习,我尽量保障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工艺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近几年国家政策提出:让大师先富起来,这样会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这个行业。
针对瓯塑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将瓯塑工艺的传承作为当前首要工作,不仅通过带学生,还开设工艺美术班、工艺美术研究所,并肩负着整合温州工艺美术资源,培养传统工艺继承和创新人才,重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雄风的责任。在经历过艺术的高潮低谷,我始终坚持 “不管高潮还是低谷,都要把这条路走到底”。
(温州市档案局 钱青整理)
摘自《浙江档案》杂志社《传人》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