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洪波
动物谱系档案指反映动物家族世代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动物个体有关情况的档案,记录的内容包括:动物谱系号、呼名、出生日期、性别、三代血亲编号、出生地、父名、母名、死亡日期、来源方式、转移、租借、丢失、饲养管理等。动物谱系档案真实记录了动物成长历程,是动物饲养繁殖和种群建立的基础。建立动物谱系档案,对于动物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做好谱系档案管理谈点体会。
1 建立谱系档案工作机制,加强谱系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动物谱系档案管理涉及范围广、内容复杂,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加强谱系档案的收集和管理。要设立专门的谱系档案管理小组,结合动物谱系档案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对谱系档案的管理,并及时对档案中有缺陷或是错误的内容予以补充和更正。要切实做好谱系档案的管理的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并把谱系档案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档案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谱系档案管理工作,并做好谱系档案的接待查询工作。如,笔者所在的杭州动物园综合档案室就制定了八项动物谱系档案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以此指导实际工作,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动物园动物谱系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建立专业培训机制,培养谱系档案管理专项人才
为提高谱系档案的管理水平,必须完善谱系档案管理培训制度,提高谱系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减少谱系档案管理人员流动,确保专人负责谱系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传递工作,充分发挥谱系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管职责。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要坚持动物保护与动物谱系档案建设工作同步,积极探索动物谱系档案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确保谱系档案的齐全完整和有效利用。如,中国动物园协会于2013年建立了动物物种种群管理委员会,并在近几年对协会中的部会会员单位里负责本园动物谱系工作的人员进行了“SPARKS(Single Population Analysis & Records Keeping System)——单一物种分析和记录保持系统软件”的培训。SPARKS软件是DOS系统下的操作软件,能够为动物谱系提供管理和种群分析支持。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几百名谱系档案保存人使用了这种软件。
3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谱系档案的开发利用
要大力宣传谱系档案在开展动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谱系档案的重视程度,使其充分认识到谱系档案不只是对动物信息的简单记录,还承担着更全面和更重要的任务。如,通过谱系档案开展种群水平分析,从而服务于档案查询、教学分析和专业研究。目前非常成功的个案是大熊猫谱系档案的管理利用,在中国国家林业局熊猫办的领导下,大熊猫基地专门设立大熊猫谱系档案管理员,收集与圈养大熊猫有关的个体特征、性别、父系、母系、出生和死亡日期、饲养地点的变迁记录、呼名、谱系号等谱系资料。各个大熊猫圈养机构(如动物园)在安排大熊猫繁育配对时都尽可能以大熊猫谱系档案提供的资料作为参考,尽量选择亲缘关系比较远的大熊猫进行配对,并使那些没有成功繁殖或繁育较少的大熊猫个体尽量多地参与繁殖活动。近些年,大熊猫繁育数量逐步攀升。另外,从1995年开始,中国为圈养华南虎建立谱系档案,能清楚地知道这些老虎的亲缘关系,为老虎的科学繁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档案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努力把动物园档案室建设成一个提供信息技术交流的教育和共享基地。在欧美,大多数动物园的动物档案记录保存在计算机的国际物种目录系统ISIS(International Species Inventory System)中。目前,ISIS计算数据库已保存了世界动物园中10000种共200多万只动物的档案资料。进入该系统,档案利用者可以便捷地查阅各动物园(已加入系统的)的动物存栏情况,如动物的性别、年龄、出生、死亡、死因和野外捕获等信息。
作者单位:杭州动物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