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根简介
何云根(1942年——),男,艺名何宝宝,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大和乡前盛陵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绍兴宣卷代表性传承人。
绍兴宣卷
绍兴宣卷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唱说文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宣卷自唐以来即有,至清代发展成为曲艺。宣卷的唱本,即卷本,通称“宝卷”。艺人在演唱时,置卷本于桌,照本宣唱,故称宣卷。宣卷现为绍兴地区的“五大曲种”之一。2008年,绍兴宣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掀开“绍兴宣卷”的神秘面纱
何云根口述
宣卷,又称“宣唱”、“宝卷”,形成距今已有390年的历史。最初,宣卷都是女性参与的,一般由3人组成,在庵堂里像尼姑一样,从“南无阿弥陀佛”开始宣卷;后来,男性也参与进来,一般均为大户人家的少爷,由4个人组成。那时候宣卷是没有报酬的,他们脚穿红底皮鞋,身穿长袍,头戴铜盆帽,到庵堂里纯粹是娱乐性的。宣卷基本都在晚上进行,在庵堂里宿山,宣宣卷,娱乐娱乐,并且唱的都是戏曲,后面拖“阿弥陀佛”的音符。
原来宣卷一般是到菩萨生日时才宣的,也是宣给菩萨的,一年之中没有几次,并且都在晚上进行,所以宣卷不能作为一个人的职业。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大户人家长者做寿,宣寿卷,在长寿菩萨面前许愿;新屋建好后,搬入新居,祈保太平,在菩萨面前许下愿望,用宣卷来感恩;到现在发展为孩子大学考上后感谢菩萨用来还愿、生小孩愿菩萨保佑母子平安、人死后“五七”宣卷、做阴寿宣卷等等,只要是家里的大事都可以进行宣卷,所以尽管现在参与宣卷的人很多,但大家还是很忙。当然一年之中正月、二月、四月、八月、九月这五个月最忙。社会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在开展竞争,宣卷也不例外,只要识字、能唱的都可以参与,当然工资等待遇也有差别,像我这样有点名气的酬劳最高,其他的相对便宜些,但我们还是忙不过来。我们大和宣卷班,也在不停的演出摸索中,将宣卷的曲目由原来的专唱佛教故事逐步发展到以演唱民间传说和宣扬真善美为主要内容,演出的场所也从庵堂搬到了农民家里,并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发扬教育和娱乐性的内容,给宣卷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以新的生命力。
1957年,我从安昌大和盛陵中学初中毕业后,在安昌下方桥人民医院工作,1960年回到大和乡务农,1971年至1977年在大和村大队担任小队会计。我无论是在田间干活还是空闲时都比较喜欢唱歌,因为有文化,而且嗓音好,只听了一个晚上的宣卷就对宣卷很着迷、学着去唱了,我曾经还拜过一个过堂师傅,就是名义上的师傅。从1977年至今,我就以演唱绍兴宣卷为业,并组建安昌宣卷“大和班”,有固定成员5人,自己任班主。
宣卷的唱本,即卷本,通称“宝卷”。我们在演唱时,置卷本于桌,照本宣唱,故称宣卷。绍兴宣卷的卷本,总数在百本左右,目前我收藏的手抄本有30余种。由于每次演唱时都要将一个卷本放在桌上,逐页翻看,而卷本纸质一般较差,极易破损,所以现在留存的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重抄的卷本,有名称的有34种,这也算是我们大和班的代表作品。宣卷的内容,有与佛教经籍有关,有与戏曲同目,如绍兴调腔、绍剧、越剧等,有与苏州弹词、绍兴词调同目,也有来自民间传说故事的。
绍兴宣卷,一般徒歌清唱,称“平卷”,若加丝弦(二胡、三弦、月琴)伴奏,则称“花卷”。演唱“平卷”,最少需3人,分任生、旦、净、丑诸角色,一人需兼数种不同行当。演唱时围桌而坐,一人面南,称“禄位”,亦称“书位”,其职为翻卷本,多任旦角;一人东向,称“福位”,亦称“鱼位”,以高音木鱼击节,多任杂色;一人西向,称“寿位”,亦称“醒位”,击醒木以助演唱声势,亦以示唱调转换或结束,多任生角。若有四人演唱时,则还有“茶位”,与“并位”并排坐下,主要是为其他人倒茶。三人演唱时,倒茶由“书位”或“醒位”兼顾。宣卷班一般以“鱼位”为首。
宣卷虽然分生、旦、净、丑等各种角色,但没有男女腔的分别,主要是运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各种人物。当其中一人“起角色”敷唱文辞时,另外两人则帮助唱“南无阿弥陀佛”。宝卷的格局上,有唱有白,韵文与散文相间而以韵文为主。一个卷本分成若干回。回书中间唱、白较少,所以跟戏剧剧本差不多,只有开始时多数唱“××宝卷初展开,诸佛菩萨降凡来”,结束的时候多数是一些勉励和劝人为善的话。
旧时候,宣卷艺人社会地位低下,都不是“专业”出身,行业中有“父不传子”的习惯。而宣卷的词语简明流畅,易于上口,演唱时,可翻看卷本,照本宣科,不用熟记或背诵,爱好的人只要稍微有点基础就可以去演出,所以,宣卷艺人没有严格的师徒关系。当然,我有过堂师傅,叫陈阿松,是后盛陵人,已去世多年了。现在我正式传授的男女弟子中有24个女性、4个男性,而过堂的弟子约有六、七十个。一般将宣卷作为一门职业,更适合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宣卷是绍兴地区的“五大曲种”之一,我也非常喜欢这门艺术,被各级评为宣卷的传承人,所以采访的人也比较多,今年就有好几批了,包括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还有如日本等地的国际友人等等。另外,宣卷演唱活动由民俗学家顾西佳写成《绍兴安昌宣卷调查》一文在台湾出版。2009年6月,我代表绍兴参加了在苏州昆山市锦溪镇举行的江浙沪宣卷演唱、交流活动,共有嘉善、昆山、绍兴等十二支代表队,我身穿唐装,演唱了《花名宝卷》,就是十二个月的花名介绍,主要演唱的是劝人为善,告诫大家与别人和谐相处的故事,整个表演时间十二分钟,最后荣获了荣誉证书,为我们安昌镇争了光。
(绍兴县档案局 王伟整理)
摘自《浙江档案》杂志社《传人》一书

演出照片

文化遗产

演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