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史林漫步 Historical Articles And Tales / 2015年9月


发布日期: 2015 - 11 - 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兰亭序》研究:从传统走向现代——兼论兰亭文献资源的集聚和开发利用
文/许经纬
    摘  要:本文梳理了《兰亭序》研究的传统,分析了《兰亭序》研究的现状和特征,明晰了《兰亭序》研究的取向。“兰亭学”概念的提出,将促进《兰亭序》研究的系统化、现代化,为集成书法文献资源、创新图书资料特色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并凸显出构建《兰亭序》研究的实体性机构——兰亭文献中心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该中心的建设和开发能有效提升《兰亭序》研究水平,并可尝试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推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兰亭  《兰亭序》  兰亭学  文献研究  文献中心
 
    兰亭与中国书法密不可分。兰亭因《兰亭序》而享誉盛名。自东晋以来,经千百年的人文叠加,兰亭已经成为中国书法的一面旗帜,曲水流觞之兰亭“甚至成为东亚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1]把《兰亭序》作为文化现象加以考察,可以把它对书法史的影响及与之关联和衍生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研究,纳入综合研究之范畴,揭示“兰亭学”概念及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正是深化研究的必然逻辑。
 
 

…………………………………………………………………………………………

 
 
    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促进地方历史文献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之策略研究——以绍兴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B037)。
 
    注释与参考文献:
 
    [1][5]陈浩.《兰亭序》综合版研究前言[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9.
    [2]余建.兰亭的扩建看一段历史在地表的物化过程及其机制[J].华中建筑,2005(4).
    [3][4]华人德,白谦慎.兰亭论集序[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9.
    [6]丁政.学院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
    [7]郑晓华.书法——艺术的中国模式[J].新华文摘,2015.9.
 
<< < 123 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