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阅读 作者:宁波市海曙区档案局、宁波市海曙区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0年 海曙区是宁波市中心城区.宁波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临泰化江.北瀕余嫌江.西南与鄞州区接壤.总面积29.4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75个钍区全区户籍总户数11.35万户,户籍总人口30.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5万人。2009年.海曙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服务业壜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11.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5%;其中现代股务业实现埔加值 152亿元,同比增长17.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4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32.52亿元,同比增长9.5%。 海曙区历史积淀深厚,人文遗存丰富。自唐长庆元年(821 )起,海曙地域为历代州(府、路)、县(市)治所,清时一度驻宁绍台道,历来是浙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分设海曙,镇明两区公所,后几经分合更迭,1984年合并为海曙区。区内有唐代的天宁寺塔、天封塔、鼓楼一海曙楼,宋代的水則碑亭,元代的永丰库遗址,以及建于明代的我国现存历史最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家藏书楼一一天一阁,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毅讲学旧址白云庄等。在千年的月湖畔.相继诞生了史氏一门三宰相、《三字经>作者王应麟、明代戏曲家屠隆、清代的史学大柱全祖望、民族英雄张苍水.电影大师袁牧之等,也留下了历代名人足迹,王安石当过县令.黄宗羲讲过学.路甬祥求过学…… 海曙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环境便提自唐代子城、罗城建成后,千年来城区建设不断加强,辖区内有铁路宁波客运站、汽车客运中心、汽车南站,距宁波栎钍机场仅8公里,沪杭甬离速公路宁波市区出入口设在海曙区,市内公交线路和出租汽车几乎全由海曙辐射市区的四面八方,横贯宁波市区中心干道——中山路的轨道交通一号线正在兴建之中。 海曙区现代商贸发达,区域经济繁荣。唐宋以来,和义路、江厦街一带是京杭甬大运河的终点,"海上丝調之路”的始点,对外贸易頻繁,为我国古代重要港口之一。清末民初的江厦街,商行密集,生意兴逢,尤以金融业为甚,短短四百米的老街上,汇集了六七十家钱庄、银行,为浙东的金中心“留下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的佳话。如今,以服务业为产业结构主体的海曙区,再度“钱业" 林立,拥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以及渣打银行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银行。全市主要金机构、商检、海关等涉外管理机关仍驻设在海曙,南苑、新园、聚生、万豪等涉外四星级以上宾馆亦汇聚于此。区内的天一广场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集休闲、娱乐、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业广场,拥有以国际购物中心、银泰百货、乐购、吉盛伟邦、苏宁、永乐、星巴克旗腹店等高端品牌为龙头的丰富业态,被誉为“商业航母”和“城市客厅”和“中国商业特色街" 。天一广场周边还有新世界百货、东方商厦、 第二百货商店'、城隍庙、开明街服装特色街等大型商铺,形成宁波城市的商贸核心。中山路上的商业产业带有“浙东商业第一街”之美誉。2008年6月,耸立在和义路上姚江之滨的万豪大酒店正式开业,这座酒店成了宁波城的一个新地标。2009年9月,和义大道购物中心正式开业,汇集了LV、GUCCI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40余个,涵盖名品汇馆、休闲娱乐、时尚购物、环球美食、顶级会所等板块,是宁波中心商贸商务区又一旗舰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