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历史追踪


海关风云

2015-03-04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海关风云(上)

近代历史上的浙海关、瓯海关和杭州海关

《海关十年报告》详尽记载当地社会的方方面面

知往鉴今,意在未来。都市快报与浙江省档案馆合作,开设“档案时空”新栏目,梳理珍贵的馆藏档案,寻找浙江大地上的历史印记,发掘档案背后风云际会的历史事实。古人云:“抚今追昔,究论兴衰治乱之由。”视历史为包袱,则举步维艰;视历史为镜鉴,则智慧生发,耳聪目明,可观照现实,以照亮前路。

记者 李筝

档案索引

浙江省现有两个正厅级直属海关总署,杭州海关和宁波海关,以及温州海关等11个隶属海关。历史上,浙江省的三个海关,浙江海关、瓯海关、杭州海关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浙江省档案馆收藏有浙海关、瓯海关、杭州海关的珍贵档案共3000多卷,包括:总署、总署上海办事处、税务司等部门的命令;检察长办事细则和中文法令条例;海关的各种公文和各国领事、汇丰银行等外国银行的来函;关于人事方面的呈件,包括总署人事任免方面的训令、海关员工履历表、退职人员报告表、海关职员考勤报告;贸易月报、进出口汇总统计、进出口船只登记簿等。大多数是英文档案,还有部分日文档案。

浙海关

浙江海关是浙江最早的海关。梳理浙海关(1685年-1949年)档案可知,以宁波为关址的浙江海关,1685年首先由清政府设立。1844年,宁波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开埠,当时海关的行政权、税收权几乎全落在英国人手里。1912年光复以后,海关经历了民国统治时期。1942年日寇入侵,浙江海关被日本人控制,直到1945年由国民党政府接管。1948年9月1日,浙江海关划归江海关管辖,更名为江海关宁波分关。1949年5月25日随着宁波解放,宁波海关由宁波市军管会接管。

浙江海关内设有秘书、会计、统计、大公事房4课,主要负责征税和管理贸易业务。人员分为内班和外班,内班有帮办、税务员、文牍员、核税员;外班人员分为监察长、验货员、稽查员,主要督导各支关工作及港务等事。另外,海务人员分为巡工、工程、运输等杂项及巡役、水手、听差等。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该全宗档案共430卷,起止时间为1902年至1949年,大多为英文档案。档案分综合、人事、财务会计三大类。

浙江省档案馆还藏有海关的珍贵历史照片。这组照片是1937年海关总税务司署建筑师办公室对宁波的浙江海关关产进行核查后留下的档案。

瓯海关(1877年-1949年)

1685年,清政府在今温州行前街处设立了浙海关温州口,由浙江海关统辖。1861年温州口改为常关,归浙常关管理。1867年温州作为通商口岸开放,1877年4月正式成立温海关,关口设在温州北门,后改名为“瓯海关”。瓯海关设立之初,外国人就掌控其管理权和行政权,直到1929年后才大多由国人担当税务司。到1931年常关被撤后,才结束两关并存的局面,开始统一办理海关职权。抗战期间,瓯海关曾迁到瑞安、平阳等地办公。1945年迁回温州,恢复稽征和沿海贸易。1949年温州解放后,瓯海关由温州市军管会接管。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该全宗档案共2489卷,起止时间为1861年至1949年,大多是英文档案。

杭州海关(1896年-1949年)

1896年杭州开埠,10月,杭州海关正式成立。杭州海关开关之初为四等关,下设嘉兴分关和闸口验货处,其行政管理权和关税收支权完全由外国人一手操控。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日寇占领杭州,杭州海关落入日本人之手。1949年宁波、温州、杭州先后解放,这三个海关由所在地军管会接管。

馆藏该全宗档案共594卷,起止时间从1896年至1947年,大部分为英文、日文。

浙江最早的海关建于清代

货船多爱“舍粤就浙”

东海之滨,钱塘江畔,杭州是我国最早设关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之一,早在北宋年间就有了杭州海关的雏形——市舶司。

这种古代市舶制度直到清代才正式结束,真正意义上的海关才开始出现,标志是从1684年开始,清政府为管理开放的四大港口、海上贸易和征收进出口关税,先后设置了闽、粤、浙、江四个海关。自此,中国沿海有了正式以“海关”命名的边境管理机构,中国的海关制度由此创立。

1685年,浙海关在宁波府南设立,在原刑厅馆舍办公。由于商船进出宁波并不方便,于是在浙海关监督张圣诏的建议下,浙海关于1698年迁移到了定海,并建红毛馆以安置外国商人。

当时,浙海关的职责是管理来往日本的中外商船,稽查货物、征收船货税兼防守海境以及严禁走私。宁波是清政府的办铜要地,凡是往日本贩铜的海外贸易船只进出口,必须得经过浙海关查验。

浙海关最初以粤海关税则为参照,1689年实施了新税则后,浙海关税则简略且税率低,实征税率也明显低于粤海关,再加上这里接近丝、茶等产品的主要产地,中国出口的茶叶、丝绸等当时在欧洲市场十分受欢迎,于是西方货船便常来舟山沈家门港停泊,“舍粤就浙”现象不断蔓延。

1738年,乾隆下令加重浙海关税则,并明谕西洋商船不得再停泊宁波。尽管税率增加,但仍未能阻止西方商船的驶入,不久,乾隆颁布谕旨,停止闽浙江三口对外贸易。

甬温杭先后沦为通商口岸

洋人编写海关十年报告

为了扭转中英贸易给英国带去的巨大逆差,英国人卑劣地靠大量输入鸦片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两百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了入超国。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首先攻占浙江定海县城,古老的清帝国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烟台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宁波、温州、杭州先后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日本在这里设立了海关和领事馆,从而掌控了浙江的海关与税收以及清政府的财政命脉。这一段史料见诸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海关档案中,为后人研究近代浙江海关史提供了帮助。

《海关十年报告》是海关档案中最具价值的史料之一。

它的英文名叫《DECENNIAL REPORTS》,即“十年报告”,从1882年起开始编写至1931年,由全国各埠海关,每隔十年编送报告一次,海关总署负责汇编成册,予以刊行。《海关十年报告》由外国人主编,运用近代统计学方法,主要记载了杭州、温州、宁波这些港口所在地的历年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等情况。

自1882年至1931年,《海关十年报告》共计刊行5次,印发给各个海关,流传到英美等世界各国,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报告的前40年(1882年-1921年)全部用英文书写,1922年至1931年的“十年报告”有英文和中英文两个版本。报告的体裁类别基本一致,全国按华南、华北分片编纂,华南、华北各编按海关分篇,一个海关一篇。

从十七方面记载中国社会

比想象的更为详尽

《海关十年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反映社会的面广而全。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曾说:“历届报告,对于中国贸易、政治、交通、演变情形,均有详细记载,颇为中外人士所推重。”

然而,翻阅这些海关档案不难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以及梅乐和所说的更为详尽。每一篇报告基本上均从以下十七个方面记录海关所在地的方方面面:

(一)贸易。包括汇兑涨落造成的影响、国货销售的情况、老百姓需求的变化、贸易方式的变化等。

(二)航业。包括汽油船及电船的发展、环游事业、轮船及汽艇交通发达的情况。

(三)关税。包括金单位的施行、关税自主后关税的增加及附加税征收的情况。

(四)金融。包括国币及省币的变迁;钞票的流通;造币厂的状况;华侨汇款;金本位、外币、辅币等。

(五)农业。包括新式农业机器的采用;耕种新法;畜牧事业;肥料;农产掺伪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情况;造林等。

(六)工业。包括货价与工资;工会及罢工;采用汽式机器——仿制洋货、改制土货的情况。

(七)矿业。包括新矿发展情形;运输方法。

(八)交通。包括铁路、公路及汽车运输、航空、邮政、电报、电话、无线电。

(九)航行设施。包括港口及水道濬渫情况。

(十)地方行政。包括省政及市政;收回租界情形;厘金及其他地方捐税。

(十一)司法与公安。包括领事裁判权;公审公廨之取消;法律与公安。

(十二)军事。记载海陆军之变迁。

(十三)卫生。包括医院;医药;免费接种及注射;时疫;卫生行政;检疫章程;新式沟渠;扩展街道;公共饮水问题。

(十四)教育。包括大学及国立学校的增设、取缔宗教课程的影响、共产主义宣传的发现。

(十五)文艺。包括新闻纸及期刊、印刷所的增加、宣传等。

(十六)人口。包括移民、旱灾、水灾、人口统计。

(十七)治安。包括私运、海岸巡防、盗匪。

杭州洋关旧址

温州海关官员住宅

海关风云(下)

《十年报告》当时是情报汇总如今是宝贵史料

还记录本地动植物 如杭州的三种蝙蝠四种老鼠

关注禁烟水涝等民生热点

也记载洋人好奇的动植物

海关原本是一个管理进出口贸易的税务机关,其主要职能是收缴税款,但通过我们查阅《海关十年报告》的记载,明显可以看出,在近代,海关俨然成了西方列强在华的情报收集和信息汇总中心。当然,这些信息在我们后人看来是不可多得的史料,而且报告里的内容有详有略,从文墨比重就可窥得那个时代的热点。

比如,鸦片贸易是整个晚清社会的焦点问题,所以关于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的内容,在十年报告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尤其是前40年的报告,都单独作为一节详细描述。

辛亥革命前后,政府采用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禁烟,这方面的内容,史书语焉不详,而《海关十年报告》的记载就很具体:

“1906年清皇宣布禁绝吸鸦片恶习法令,杭州官办的鸦片烟馆于1907年8月8日关闭,同年9月22日,所有烟具尽行烧毁,在焚烧现场有当地官员和士绅代表发表演说。从那以后,鸦片的消耗量逐渐减少,但吸鸦片烟者却以服用和注射吗啡取而代之了。1910年第一季度,杭州城内吸鸦片者持有许可证者人数为15835人,到了同年四季度,则只有7070人了。许可证有效期,原为三个月,现在为期一个月。杭州城内现有登记的鸦片零售商70人,少于先前的100人……浙江禁烟局宣布1911年上半年全省已发放新许可证为58819份。一份进口鸦片商的许可证价值每月20元;零售商许可证每月16元。一位吸烟者的许可证,每月0.5-1.50元,视吸烟者的消耗量而定。” ——摘自1911年的杭州海关十年报告

又比如对各类灾害的记载:

“1910年发生过粮荒,1911年也曾发生,当时是由于涝灾造成,曾进口原价大米赈济。

“水涝——1911年8月10日,一场狂暴的台风袭击了浙江海湾并刮进内陆,经杭沪之间北上,严重毁坏农作物与钱塘江上的船只。台风伴随大雨,造成河江水位迅速上升,继而下雨,至8月底,另一起台风袭击中国海湾,大运河的水位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乡间大面积患涝灾,三分之一的庄稼受损。”——摘自1921年的杭州海关十年报告

“十年中农业上最值得注意的一件事,就是1924年在嘉兴、海盐和桐乡等地突然出现的毁灭性虫灾。它对农作物危害极大。五年中,庄稼连年歉收,导致米价空前高涨:每石18元。”——摘自1931年的杭州海关十年报告

还有一些有关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国人少有想到对它们进行“研究”,但十年报告用近代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和描述,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稀记录。当时记载的许多动植物如今早已绝迹。

“杭州一带至少有三种蝙蝠,大的一种,也许是喜马拉雅叶鼻子蝙蝠。第二种,红褐色蝙蝠,十分常见。第三种是维氏蝙蝠。嗜栗松鼠非常普通,没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橡树林、松树林里不栖息着这么一对漂亮的小动物的。棕鼠极多,损害房屋,但家鼠不常见。田鼠也有。第四类是水鼠,数量也多。”

用大量数字说话

西方统计学痕迹浓重

十年报告在编写中广泛应用近代西方的统计学方法,保留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这些统计资料用数据详尽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报告中贸易统计自不必说,对当地的金融、物价、人口、交通、卫生、教育等等,也无不以数据说话。

以人口统计为例,在1931年的宁波海关十年报告中,就保留了1931年11月和1928年的两份人口统计表(见下表),不仅对宁波及各县人口总数有统计,而且对户数、男女人口数都分别有统计,对今天的人口研究,应是很有价值的:

1931年11月旧宁波府所属各县人口统计表

县别

户数

男人

女人

总数

鄞县

172335

410656

331104

741760

象山

52603

123925

92849

215774

奉化

61229

140665

110157

250822

定海

88789

215887

178780

394667

慈溪

67494

127309

160910

288219

镇海

96362

279884

184572

464456

南田

5453

13975

9628

23603

合计

544265

1311301

1068000

2379301

1928年旧宁波府所属各县人口统计表

县(市)别

户数

男人

女人

总数

鄞市

44717

124314

88204

212518

鄞县

133205

271236

246668

517904

奉化

66499

141613

117568

259181

象山

52046

119973

92929

212902

定海

87862

224133

189845

413978

慈溪

72465

169650

139619

309269

余姚

138411

355399

285162

640561

镇海

93508

204077

177050

381127

南田

4815

11662

8829

20491

绍兴

239693

637716

526520

1164236

临海

134666

296830

240749

537579

宁海

88339

201708

159190

360898

对比统计也在十年报告中经常出现,比如这张杭州地区物价比较表:

品名

单位

1912年

1921年

大米

5.50元

9.50元

燃料

0.25

0.50

油豆

0.11

0.17

0.11

0.16

猪肉

0.14

0.16

通心粉

0.046

0.08

鸡蛋

0.0077

0.018

0.031

0.053

豆腐

0.0038

0.008

茶叶

0.36

0.48

0.046

0.08

白菜

0.0046

0.008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明显能看出1912年-1921年这十年间杭州物价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开支呈上涨趋势。

尽可能追求真实权威

报告由各领域专家编写

据浙江省档案馆的资料显示,为使海关报告更具权威、情报更精准可靠,各海关都在当地建立了一个高层次的、固定的情报网,帮助收集情报,撰写报告。他们有的是外国人,有的是华人,都是当地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权威人士,有些资料则由当地政府权威部门提供。这点可以从各篇报告的撰稿人情况得到证明。

例如,1911年的温州海关十年报告,总撰稿人是海关执行监督C.Talbot Bowring,而各章节撰写的具体分工是:“水路、港湾、水道岔口”由普济号船长Glen撰写,“矿藏”资料引用了比利时驻上海总领事译员M.Hers的著作《浙江省》中的资料,“教育”一节由T.W.Chapman教授和陈守镛教授撰写,“医院”及“时疫、霍乱及其他传染病”等节,由Dr.Plummer医生撰写,“当地报纸”一节由陈守镛教授撰写。上面提到的人,都是当时温州各领域的专家。至于贸易、金融等大部分章节,则由海关直接收集情报资料,由海关助理等人撰写。

又比如1921年编写的杭州海关十年报告,在结尾部分是这样记录撰稿人的:

“何其法先生(华人,第三助理编辑,负责第2、3、4、9、10、14、16、20节的编写)、夏定姚先生(第四助理编辑,负责第15、21节的编写)、奥利弗先生(代理海潮勘测师,编写第11节)、穆伦先生(邮政事务官,编写第11节邮政)、曼因先生(编写第15节)、斯屈兰奇医生(海关医药官,编写第19节)。”

这既是对编撰者劳动的尊重和感谢,也是一种严谨和专业态度的反映。

总结:《海关十年报告》内容丰富,我们对它的解读尽管只如同冰山一角,但已觉如获珍宝。这些报告的编写者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所掌握的近代科技理论与方法运用到了报告编写之中,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用近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记载古老中国自然与科技的原始资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海关档案概貌

海关档案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