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档案文化 Archives Culture / 11期


发布日期: 2015 - 04 - 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小平台 大舞台
——嘉兴市档案局“掌上档案”建设纪实
文/慈  波
    去年,嘉兴市档案局因积极开展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工作,着力为群众开通“百姓家门口的档案馆”而广受各方好评;近期,嘉兴市档案局又以运行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掌上档案”再次进入公众眼中。公众可以通过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嘉兴档案”,随时查阅档案资料、进行查档咨询,查看市档案局推送的“嘉兴名人”、“嘉兴方言”、“记忆嘉兴”、“嘉兴历史上的今天”等图文消息,这无疑给公众带来了极大便利,成为档案查阅利用服务的一大突破。
 
    民生档案远程利用平台解决了群众就地就近方便快捷地利用档案的实际需求,实现了“查档不出村(社区)、当场能出证”的可喜目标,可这还不够。在嘉兴档案局2014年度工作计划调研中,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形成了,那就是建设手机“掌上档案”,让“一部手机成为一个档案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更为贴心和优质的服务,并以此实现档案宣传的新突破。认识统一、目标明确后,市档案局把这项工作列为了年度重点工作,“掌上档案”建设被写入“数字档案馆(室)提升工程”专案,倒排推进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由一名局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掌上档案”的前期筹建工作,并协调建立运行管理机制。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嘉兴档案”微信公众号的申请与认定等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由“微网站”和“微信推送”两个部分组成的建设框架基本形成。
 
    “微网站”内容分为“嘉兴记忆”、“网友晒宝”、“微服务”三个主栏目。其中,“嘉兴记忆”主要介绍嘉兴的历史文化、档案文化等;手机用户可以自助上传收藏的照片到“网友晒宝”,经审核通过后公开发布;“微服务”主要介绍如何查阅馆藏档案和开放档案电子目录,如何利用民生档案远程利用服务平台就近查阅、利用档案,如何预约查档等。“微网站”由相关业务处室具体承办,局分管领导负责审核相关内容。
    在“微信推送”栏目建设方面,嘉兴市档案局组建了跨处室的微信推送青年队伍,由六名“80后”工作人员负责筹建微信推送资源库,承办每日一次的微信推送工作。该栏目将能反映嘉兴地域特色的书籍及照片全部纳入资源库,并与相关著作权人签订了《嘉兴档案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协议书》,确保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微信推送过程中,执行日载制、周审制、季评制等三项制度,年底根据上传微信质量和关注度等进行综合排名,这样既能够调动青年干部参与微信推送的积极性,又能够增强青年干部参与全局重点工作的能力。目前,微信推送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嘉兴名人”、“嘉兴方言”、“嘉兴古桥”、“嘉兴老照片”、“嘉兴革命遗址”、“嘉兴民间端午习俗”、“一百个民间制作”、“嘉兴历史上的今天”等。今后,随着资源库内容的不断丰富,推送的图文信息也会越来越多。
 
    评价一项工作,群众最有发言权。6月份“嘉兴档案”微信公众号正式运行之后,市档案局通过QQ群、政务通、网站论坛宣传等方式,不断扩大“嘉兴档案”的影响力和社会知晓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关注人数达到800余人。推送的图文信息种类丰富、内容新颖,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微网站栏目结构合理、便于操作,且能原汁原味反映嘉兴地域特色,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普遍好评。端午节前后,“嘉兴档案”微信连续推送了“嘉兴端午习俗民间故事”20余条,从赛龙舟摇快船,到挂桃木剑镇邪;从迎潮神追涛神,到吃全蝎消痈肿;从吃粽子到饮雄黄酒……展示了“江南水乡”嘉兴的丰厚人文底蕴,以接地气的方式丰富了嘉兴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送的“嘉兴历史上的今天”图文信息,让群众从一张老照片、一段文字中回忆过往,感受嘉兴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网友晒宝”栏目作为嘉兴市档案系统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暨首届民间档案文献史料收藏晒宝活动的主要载体,受到嘉兴广大民间收藏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市档案局联系沟通,并将藏品拍照上传到“宝贝秀”栏目,积极参与活动。
    创新工作没有休止符,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嘉兴市档案局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微信内容,完善栏目构架,努力建设一流的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力争将小小的微信平台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嘉兴市档案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