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 / 2015年4月


发布日期: 2015 - 05 - 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陈云在浙江史事略述

文/王祖强

    编者按: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的家乡上海青浦紧邻浙江,这使他对浙江十分熟悉、十分关爱。他在投身革命、参与领导建设、参与决策改革开放和身处“半退”的晚年生活等各个历史时期,均多次到过浙江。他在浙江期间不仅见证和参与了许多影响国家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事件,而且对浙江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均作出过精心指导与教诲。在他非凡的一生中至少40次到过浙江,在浙江工作、生活了约1715天,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中在浙江工作和生活次数最多、天数最长的领导人之一。今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特以此文回顾这位卓越领导人的浙江踪迹,并寄托浙江人民对他的深切缅怀与纪念。

1982年4月29日,陈云同志在杭州云栖竹径小憩

    一、投身革命时期的六次浙江行
    这一时期,陈云在1923年至1929年初夏期间,6次赴浙,累计大约197天。当时他的革命活动和所担负的主要工作有:1925年,参加领导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人罢工斗争,并于当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任中共青浦县委书记;1928年初,领导青浦县小蒸等地区农民武装暴动,并于9月任中共淞浦特委组织部部长;1929年,任中共江苏省委沪宁巡视员、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
    目前所知的陈云第一次浙江行,是他自己回忆的1923年。具体日期不详,初步算作1天左右。当时,陈云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店员,当他听说位于杭州西湖之滨的江南著名藏书楼——文澜阁保存着一部完整的乾隆年间手抄的《四库全书》时,就专程前来看过。
    陈云第二次浙江行在1927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具体天数不详,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初步算作10天左右。当时,根据中共上海区委、上海市总工会关于隐蔽干部以保存力量的指示和商务印书馆党支部的安排,陈云带领部分工会积极分子乘船来到浙江余姚,同当地党组织负责人卓兰芳等人取得联系,并借宿在一位积极分子的亲戚家中。来到余姚后的第二天,他同前去探望的中共党员、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常务委员郭静唐交谈,同意帮助、指导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开展工作。随后将来到余姚的工会积极分子分为3组,布置大家分头到姚城、庵东二灶及逍路头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在余姚期间,他担负对国民党余姚县党部宣传方面的指导工作,并多次在群众集会上讲演;还带队去余姚北庵东盐场和逍路头等地,发动盐农和农民开展斗争;指示有关同志深入二灶盐民中,建立了基层盐民协会;根据余姚产业工人少而店员多的情况,建议有关人员将店员作为工人运动的主要部分,使其在药业职工中成功地发动了罢工斗争。3月上旬,陈云等离开余姚返回上海,投入商务印书馆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中。
    陈云第三次浙江行在1927年夏天。具体日期不详,初步算作1天左右。但陈云此行的目的是清楚的,即是到杭州来与同在商务印书馆一起领导过罢工斗争的章秋阳见面。章秋阳在“四一二”政变后曾在上海报纸上刊登过一则启事,大概声明他不是“共产党员”或者“共产主义不适于中国”这类话。然后即去他大哥章培(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团长)处当军需官。陈云后来对章秋阳这样评价:“我们即使今天无法证明他当时有否党籍,但是很清楚,他是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做了大量党员所应该做的工作。”
    陈云第四次浙江行在1927年10月初。具体日期不详,初步算作3天左右。当时,已遭通缉的陈云接到江苏省委指示后,通过活动在上海的中共青浦独立支部的帮助,于10月1日离开上海。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他没有直奔青浦,而是取道浙江嘉善西塘,找到颜安小学同窗好友、在源源布店学做生意的高庭梁。在西塘时,陈云住在店里楼上,离开后去了青浦练塘。
    陈云第五次浙江行在1928年春夏。具体日期不详,初步算作180天左右。这年1月,陈云等人领导了枫泾暴动。失利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他把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农民军和农会骨干转移到上海。考虑到自己在上海熟人太多,容易被人发现,同舅父母商量的结果,于2月的一天,在舅母陪同下乘一小船前往嘉善县魏塘镇道院弄李桂卿家避居。在李家,他化名“李介生”,与李桂卿“叔侄”相称,并以“因病失业”为由来此暂住。避居嘉善期间,他经常巡视并指导松江地区党的工作和农民运动,并同江苏省委保持着联系,还在嘉善、平湖一带农村开展农民运动。期间,陈云曾致信高廷梁,高廷梁也到魏塘去看望过陈云。
    陈云第六次浙江行在1929年初夏。具体日期不详,初步算作2天左右。当时,陈云由上海专赴嘉善开展巡视工作。这天上午他先到西塘找到高廷梁叙旧,下午请高雇了一只小船,同去嘉善的丁栅夏家甸,傍晚时分才到达。在夏家甸上海泰山砖瓦公司坯工场的一个大草棚里,已有五六个地方同志专门在等候。大家一起吃过晚饭后,他就向地方党组织传达了江苏省委和淞浦特委的指示,要求筹建农民武装,组织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传达完指示后,大家还在一起商量了工作。当晚,与会同志离开夏家甸,分头到各地活动。陈云特意叮嘱高廷梁在外不要提及此事,并要他第二天设法再回西塘。

    二、参与领导建设时期的二十次浙江行
    这一时期,陈云在1953年5月至1965年12月期间,20次赴浙,累计大约454天。当时他所担负的主要工作有:1949年10月起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1950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1956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58年9月至1961年1月兼任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
    陈云第七次浙江行在1953年5月7日至6月12日。时间算作37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休养。1952年,陈云为同苏联谈判,准备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材料,过度劳累,在出访苏联期间病倒了。回国后,他的身体一直很虚弱。苏联大夫和我国卫生部领导建议他去苏联疗养较为有益。但是由于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刚刚开始,百端待理,他没有接受此时去苏联疗养的建议,而是选择先到杭州进行休养。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休养,他的身体情况略有好转。6月12日,陈云由杭州出发前往南昌、庐山等地参观游览,调节身心。
    陈云第八次浙江行在1953年6月21日至27日。时间算作7天,地点在德清莫干山和杭州,主要事由是休养。这次浙江之行,21日至24日在莫干山,24日至27日在杭州。6月23日,陈云接到周恩来的电报,就粮食问题征求他的意见。接到电报后,他认真分析了全国财经会议上对于粮食管理与供应问题的不同意见,并于6月25日复电周恩来,提出自己的建议,主张对于粮食的管理和供应仍维持由中央统筹统支的办法,略增地方机动性。6月27日,陈云离开杭州,前往北戴河继续休养恢复。
    陈云第九次浙江行在1953年12月21日至24日。时间算作4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受毛泽东委派代表中央向高岗南下休养游说过的林彪打招呼,要求他不要上高岗的当。高岗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但当时已经初步暴露出分裂党中央的图谋。林彪是高岗东北时期的战友,时任中央委员、中南局第一书记,当时因病正好也在杭州休养。毛泽东在陈云离京前特地嘱咐他转告林彪:“林彪如果不改变意见,我与他分离,等他改了再与他联合。”在杭州,陈云向林彪转达了毛泽东嘱咐的话,并把高岗如何利用四野旗帜、如何在全国财经会议上煽动各大区负责人、如何到处活动等问题告诉了林彪。林彪答复说:“对这件事主席和你比我了解,我同意。”此次在杭州等地,陈云还对国营合作社商业前进过快问题提出意见,指出,“要少进一点”。
    陈云第十次浙江行在1954年9月11日。时间算作1天,地点在绍兴,主要事由是参观游览。当天,陈云在浙江省领导李丰平的陪同下,参观了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还到了东湖及大禹陵。正午时分离开绍兴。
    陈云第十一次浙江行在1957年3月22日至25日。时间算作4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参加毛泽东召集的会议。3月23日晚上,陈云等人参加毛泽东召集的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薄一波关于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的汇报。24日晚上,陈云等人参加毛泽东召集的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关于1956年财政收支情况和1957年财政预算情况的汇报。3月25日,陈云由杭州前往上海。
    陈云第十二次浙江行在1957年7月5日至6日。时间算作2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参加毛泽东召集的会议。7月5日上午,陈云等人乘坐飞机赶到杭州。下午,陈云等人向正在杭州的毛泽东汇报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情况,并一起研究关于苏共中央全会的问题。同日晚上,陈云与毛泽东等人会见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7月6日上午,陈云等人由杭州飞回北京。
    陈云第十三次浙江行在1958年11月。具体日期不详,初步算作2天左右。此行的活动地点在杭州和平湖。主要事由是视察工作。在平湖乍浦,陈云还接见了当地干部。
    陈云第十四次浙江行在1958年12月16日至27日。时间算作12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处理杭州半山钢铁厂合金钢车间厂房倒塌事故,并主持召开全国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现场会议。1958年11月13日,杭州钢铁厂合金钢车间发生七榀拱形屋的倒塌事故,砸死18人,伤19人。为了研究解决基本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陈云专赴杭州,视察了杭州钢铁厂,并对事故进行现场调查。12月22日至26日,他在杭州主持召开全国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现场会议。在23日的讲话中,他指出:1958年基建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突出表现在进入10月份生产大搞群众运动以来,工程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大幅度增加。因此,头脑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本领还不大,这不是打击群众的积极性,而是面对现实。应该小心谨慎地前进,并在前进中随时总结经验,这是提高自己的重要方法。在26日的总结讲话中,他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建筑结构在厂房建设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设计是基本建设的关键部分,要提倡设计中的创造性,反对墨守成规,但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三是施工必须有准备,要恢复工程验收制度,要加强职工培训工作,要正确理解快速施工的内容;四是工地上必须恢复和建立材料的验收机构,设置必要的试验设备;五是要恢复安全作业的各种制度,规定工人合理的劳动和休息时间,增加安全作业设备;六是地方党委要加强对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杭州现场会议后,陈云又率领与会人员利用两天时间现场参观上海对基本建设工程质量采取的补救办法。
    陈云第十五次浙江行在1959年3月21日至24日。时间算作4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休养。此次休养,陈云从桂林来杭,离杭后去了上海。
    陈云第十六次浙江行在1959年4月6日至16日。时间算作11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参加毛泽东召集的会议,并视察浙江大学。陈云于4月6日由上海到杭州。4月6日至8日出席在杭州举行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讨论修改周恩来准备在第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稿和《关于人民公社的十三个问题》。4月7日晚,陈云等人参加了毛泽东召集的会议。此次,他还于4月7日视察了浙江大学,来到浙大学生食堂和宿舍,考察了解学生们的伙食情况、就餐环境和居住条件。4月16日,陈云由杭州前往上海。
    陈云第十七次浙江行在1959年10月1日至1960年1月31日。时间算作123天,地点在杭州谢家花园,主要事由是休养。在杭州,陈云一边听书,一边养身体,同时还兼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1月3日下午,他同前来探望的周恩来谈话。11月13日,他同浙江省文化局负责同志李碧岩、施振眉谈话。11月25日至27日,他同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人民评弹团负责人谈评弹工作中的几个问题。12月19日,他致信毛泽东,详细讲述了他的病情。12月30日,他收到毛泽东的复信。1960年1月1日下午,毛泽东到谢家花园看望了陈云。1月6日,他致信上海市人民评弹团负责人吴宗锡、李庆福。从1月7日至19日,他在大华书场连续9次听了长篇弹词《双珠凤》,思考着传统评弹书目如何整理。1月20日,他就整理传统评弹书目问题写了一份书面意见,共8条意见:一是去其有害部分,保留精华部分和无害部分。二是压缩繁琐的部分。三是唱段和唱篇要改组。四是经过整理,使精华部分突出,并可将它们组成可以独立演出的中篇。五是穿插、噱头不宜过多,但是应该保留必要的穿插、噱头。六是防止反历史主义的错误,但对原来的书回,可以而且应该有必要的改编和精简。七是传统书不可能一次整好,应该边改边说,总结经验,逐步改好。八是通过整理传统书目,思想上,精华突出,主题明确;结构上,能长能短,前后连贯;艺术上,既要严肃,又要活泼。1月23日下午,他同前来探望的周恩来谈话。2月,陈云由杭州前往苏州休养。
    陈云第十八次浙江行在1960年2月16日至3月24日。时间算作38天,地点在杭州谢家花园,主要事由是休养。2月23日,陈云致信吴宗锡。3月17日,他接到周恩来到杭州后打来的问候电话,征求参加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事宜。3月20日,他同上海市人民评弹团的同志谈话。3月24日,陈云离杭去上海检查身体,并于27日回到北京。
    陈云第十九次浙江行在1960年4月20日至30日。时间算作11天,地点在杭州谢家花园,主要事由是休养。
    陈云第二十次浙江行在1960年5月2日至6月7日。时间算作37天,地点在杭州谢家花园,主要事由是休养,也参加了毛泽东召集的会议。5月10日,陈云同上海市人民评弹团评话演员谈话。5月15日,他在大华书场听书后,在住处邀请苏州市文化局负责人和上海市、江苏省部分评弹演员交谈。5月21日,他与毛泽东等人在杭州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5月22日,他参加毛泽东召集的会议,讨论国际形势问题。5月30日,他同浙江省曲艺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和省曲艺团演员谈话。6月4日,他致信吴宗锡和上海电台台务委员何占春。6月5日,他又致信吴宗锡,并将一册《简明中国通史》、一本《中国分省地图》和一部《辞源》送给上海市人民评弹团。6月7日,陈云由杭州前往上海。
    陈云第二十一次浙江行在1960年11月20日至12月6日。时间算作17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调研考察农业和灾荒情况,并极其关注化肥生产情况。11月24日、25日、27日、29日,陈云4次听取了浙江省领导林乎加、李丰平就全省农业生产的情况和粮食购销问题的汇报。他在交谈中指出:解决粮食问题,首先要节流。如能从城里挤些人下乡,可以釜底抽薪。下乡的人,第一年从城里带口粮,第二年做到自给。解决粮食问题还要开源,出路有两条:一是千方百计增产粮食。二是大抓瓜菜。
    陈云第二十二次浙江行在1961年4月1日至15日。时间算作15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主持召开建设大型氮肥厂杭州座谈会。4月4日至10日,陈云在杭州连续6个半天主持中央化肥小组一些成员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关于加速发展氮肥工业的座谈会。会议着重研究了氮肥厂规模选择、建设部署和设备材料进口、定点制造、成套供应等问题,一致认为,在1962年到1964年这3年内,氮肥厂的规模应该搞大型的,建设部署应该是集中力量,每年建成年产20万到25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能力。会后,形成了《建设大型氮肥厂杭州座谈会纪要》。4月15日,陈云离开杭州前往南京。
    陈云第二十三次浙江行在1961年7月11日至16日。时间算作6天,地点在杭州、萧山,主要事由是开展调查研究。7月11日晚,陈云由青浦抵达杭州。7月12日,他致信正在杭州的毛泽东,简要汇报了青浦调查的情况。随后,应毛泽东之约前去谈话,毛泽东认为他谈的意见很好,要他先向上海、浙江、江苏的负责人柯庆施、江华、江渭清讲一下青浦调查的情况及结论,等回到北京后,再提交政治局讨论决定。7月13日,他向浙江省委负责人介绍在青浦调查的10个问题和结论,并通过他们召集嘉兴专区和嘉兴、嘉善、桐乡3县的负责人及一些生产队队长座谈,着重讨论杭嘉湖一带是否适于种双季稻、母猪公养好还是私养好、自留地应否多留等问题。7月14日,他前往萧山县,同县负责人座谈,调查那里双季稻产量高的原因。7月15日上午,他应正在杭州的周恩来之约,前去汇报青浦调查情况。7月16日,陈云由杭州前往苏州。
     陈云第二十四次浙江行在1962年3月10日至4月17日。时间算作39天,地点在杭州,主要事由是休养。休养期间,陈云阅看了安徽搞责任田的材料,认为与他在农村所见相符,与他设想的恢复农业生产的办法是一个路子,便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叫“分田到户”也好,叫“包产到户”也好。总之,国家遇到了如此大的天灾人祸,必须发动全体农民按照《国际歌》词中“全靠我们自己”的话办,尽快恢复生产。他还两次请商业部部长姚依林到杭州,商议可否将国家征购粮数字定死,超产部分归农民;在农村当前形势下可否采取分田到户的办法,以及就此向毛泽东提出建议等问题。4月2日至4日,中央财经小组举行扩大会议,组织起草了《关于讨论一九六二年调整计划的报告(草稿)》。草稿形成后,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和秘书薛暮桥带往杭州向陈云汇报。此时,陈云的身体仍很虚弱,每天只能谈两小时,分3天时间听取汇报,他完全同意草案所提的意见。
    陈云第二十五次浙江行在1965年4月3日至5月25日。时间算作53天,地点在杭州谢家花园,主要事由是休养。此次休养期间,陈云先后同浙江省领导江华、霍士廉以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肖华,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等谈话。
陈云第二十六次浙江行在1965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时间算作31天,地点在杭州谢家花园,主要事由是休养。此次休养期间,陈云于12月19日,应邀前往毛泽东在杭州的住所谈话,就1962年对形势看法的所谓“错误”问题向毛泽东当面检讨。12月20日,陈云由杭州前往上海疗养。

    三、参与决策改革开放时期的十一次浙江行
    由于北京空气比较干燥,南方气候比较湿润,按照医疗专家的建议,到南方休养,对治疗陈云的疾病有好处。所以,在参与决策改革开放的同时,陈云每年冬季都要到位处南方的杭州住上一段时间。这一时期,陈云在1977年5月至1987年5月期间,11次赴浙,累计大约587天。当时他所担负的主要工作有:1975年1月至1979年7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起任中共中央副主席(1982年9月起转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79年7月至1980年9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79年7月至1981年3月兼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陈云第二十七次浙江行在1977年5月4日至6月29日。时间算作57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5月中旬,陈云到浙江图书馆参观该馆保存的《四库全书》。当月,他给在北京的国务院财贸领导小组组长姚依林打电话,指出:对价格调整要慎重,有些东西的价格和价值相背离是必要的。西德对煤炭就是有补贴。6月7日和9日两个晚上,他细听浙江曲艺团演员汪雄飞演出的评话《打虎进山》和《真假胡彪》。6月13日,他撰写杭州评弹座谈会讲话提纲。此前,他约请上海评弹团演员赵开生来杭州,向赵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评弹界的情况。6月15日至17日,他主持召开了杭州评弹座谈会,并于15日发表讲话,指出:评弹要像评弹的样子。文艺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要为经济基础服务,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传统书目里也有可以利用的东西,老书也可以说。讲话中还说到评弹团的工资政策问题,指出:上工不上工、做好做坏都一样,我不赞成。应该按劳取酬。但是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差别也不能太大。6月19日,他同杭州评弹座谈会的部分与会人员座谈。6月22日,他同参加杭州评弹座谈会的部分与会人员座谈。6月24日下午,他约来施振眉、汪雄飞和他的学生蒋希均,对他们谈了《林海雪原》的时代背景。6月29日,陈云离开杭州前往上海继续休养。
    陈云第二十八次浙江行在1978年9月19日至11月6日。时间算作49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9月25日,陈云复信吴宗锡。11月1日上午,陈云夫妇来到杭州植物园赏菊,并到玉泉公园参观。11月7日,陈云由杭州前往北京。
    陈云第二十九次浙江行在1979年3月28日至5月31日。时间算作65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30日,陈云同群众一起观看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5月18日,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要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这是头等大事。5月21日,他复信苏州市文化局局长周良。5月30日,陈云离开杭州前往上海考察宝钢建设问题。
    陈云第三十次浙江行在1980年3月24日至5月16日。时间算作54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4日,陈云就长期计划的制订问题给刚兼任国家计委主任不久的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打电话,指出:人口问题要有个规划。这个问题不解决,许多事情不好办。长期规划中要考虑如何使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电话中还说:外国的许多友好人士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在大的方面,许多意见是对的。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怎么做,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4月19日,他同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谈话。4月30日,他同浙江省领导铁瑛谈话。5月1日,他与胡乔木以及浙江省领导一起,观看庆祝五一文艺演出。席间,他谈到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指出:大量地培养、提拔中青年干部的问题,是当务之急。现在要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就要成千上万地培养中青年干部,着重培养50岁上下、40岁上下的干部。当天,他还与浙江省领导毛齐华谈话。5月16日,陈云由杭州飞返北京。
    陈云第三十一次浙江行在1981年4月12日至5月20日。时间算作39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20日,陈云同前来杭州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谈话,指出:我们的担子很重,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因此,重要的问题是要真正办成、办好几件事。4月22日,他同胡耀邦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王鹤寿谈话。当月,他同秘书谈要认真抓整理古籍工作的问题。5月1日,他参加杭州各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联欢活动。5月8日,他撰写《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指出:要成千上万地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让他们在各级领导岗位上锻炼,并由老干部传帮带。这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办法。我们要提拔的是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党内有大量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干部,问题是我们没有去提拔去培养。中青年干部没有老干部的经验丰富,但经验是从实际工作中锻炼出来的。把他们放到负责岗位上,只要三年五载,至多10年,一定能锻炼成才。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他们退居二线、三线后,要在政治、物质待遇上给予保证。5月12日,他同上海评弹团和浙江评弹团演员座谈。5月18日,他同浙江省领导铁瑛、李丰平、王芳和薛驹等谈话。他说,一个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老年人要少工作,少做就是多做。他还讲了领导干部必须学哲学的问题。5月19日,他同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谈话。5月20日,陈云由杭州飞返北京。
    陈云第三十二次浙江行在1982年3月26日至5月15日。时间算作51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11日,陈云邀请高廷梁在杭州云栖小叙。4月20日、21日,他在审阅《陈云文稿选编(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的“后记”稿时,让秘书转告编辑组:“后记”中要加一段关于货币更换问题的说明。并强调,他当年在中财委主持工作期间,几乎所有的决定,特别是重大决策,除了他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以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决不要把功劳记在一个人的账上。4月21日,他在云栖谈评弹艺术。4月22日、24日,他同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谈话。4月29日,陈云在云栖接见上海、杭州、苏州评弹界负责人及上海赴杭演出的演员,并同他们亲切交谈。5月1日,他同吴宗锡、周良、施振眉谈加强青年演员的训练及评弹的管理和评论工作问题。5月9日,他在审阅中央档案馆送请辨认的一份有关遵义会议的历史档案后,通过秘书转告中央档案馆,确认了这一历史文献。5月10日,他听取施振眉汇报评弹界的情况。5月11日,他通过秘书向《人民日报》社负责人转达对该报5月8日刊登的《驱除盐碱还我良田》一文的意见。5月12日,他同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郭峰谈话。5月13日上午,他同浙江省领导谈话,强调要抓紧粮食生产,要有全局观点,计划指标不要过高。5月15日,陈云由杭州飞返北京。
    陈云第三十三次浙江行在1983年3月19日至5月15日。时间算作58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3月21日,陈云同前来住所看望的王芳、铁瑛、李丰平、薛驹等谈话。4月12日,他看了当月7日《人民日报》为荣成县发展饲料业的调查报告配发的题为《少用粮能否多长肉》的评论文章后,通过秘书向该报负责人转达了意见。4月15日,他同前来征询对第六届全国人大和政协领导机构人事安排方案意见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国务委员薄一波谈话。4月17日,他在云栖遇到正在那里休养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并同他们合影。4月19日,他会见浙江省文化局局长孙家贤、省曲艺团团长胡仲华和上海评弹团团长张如君等。4月25日,他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谈话,对集中资金和加强服务性行业、大搞方便食品以及防止在商业承包中个人收入过高等问题提出意见。4月30日,他同浙江省和杭州市领导一起参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联欢会。5月6日,他同吴宗锡谈关于评弹一书的编辑问题。当月9日,他致信吴宗锡。5月14日,他同专程由北京前来杭州汇报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讨论情况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谈话,指出:“港人治港、五十年不变”的政策很好,有了这一条,人心大定。5月15日,陈云由杭州前往上海。
    陈云第三十四次浙江行在1984年3月18日至5月18日。时间算作62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1日,陈云听取吴宗锡关于评弹管理工作和文艺演出团体改革问题的汇报。4月25日,他听取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关于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的情况汇报。在谈话中指出:《纪要》我认真看了两遍,其中有两点我很注意。一是说要有“拳头”产品。现在特区还没有“拳头”产品,深圳也没有。但深圳有新的管理办法,这也是“拳头”。另一点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内销。国内市场不能不让出一些,否则对外资没有吸引力。问题是让多少,“一定比例”,可大可小。对国内工业,保护落后我不赞成,但要使自己的东西一步一步地进步,达到先进的水平,这还是应该提倡的。谈话中还指出:我同意开放14个沿海城市,但对是否搞特区货币,我考虑比较多。货币发行权还是要集中到中央,如果各个特区都发货币,实际上就是两种货币并存。而两种货币并存,人民币的“腿”会越来越短,特区货币的“腿”会越来越长。4月,他细听上海评弹团希望队演出现代题材的中篇评弹《一往情深》,并和演员交谈。5月8日,他在云栖接见正在那里休养的部分省、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与他们合影。5月13日,他通过秘书转达对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送审稿的意见。5月17日,他同王芳、薛驹、陈法文、吴敏达等浙江省领导谈话。5月18日,陈云由杭州飞返北京。
    陈云第三十五次浙江行在1985年3月20日至5月12日。时间算作54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2日,陈云同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谈话。4月3日,他在《中纪委关于不许领导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建议》上批示。4月12日,他复信中国曲艺家协会,对曲协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4月16日,他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浙江陆军监狱中牺牲的烈士纪念亭题词:“死难烈士永垂不朽!”4月19日,他同国家计划委员会顾问柴树藩谈经济形势问题。当日,他还在新华社题为《国家在他们胸中》的内部材料上批示。4月26日,他同前来看望的胡耀邦和中央政治局委员胡启立谈话。5月1日,他出席在杭州举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5月9日,他听取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关于财经工作的汇报。5月12日,陈云由杭州飞返北京。
    陈云第三十六次浙江行在1986年4月2日至5月5日。时间算作34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19日,陈云观看苏州评弹学校师生汇报演出并和部分师生交谈。4月23日,他听取施振眉关于评弹工作情况的汇报。4月30日,他为浙江大学建校90周年题词:“发扬求是精神,培养优秀人才。”当日,他还为浙江省武警总队和杭州香港服装店分别题词:“人民武警,东海卫士。”“精心制作,别具匠心。”5月1日,他出席浙江省和杭州市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一百周年联欢会。联欢会结束后,会见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鲁冠球和郭荣庆,称赞他们积极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革命精神。5月5日,陈云由杭州前往上海。
    陈云第三十七次浙江行在1987年3月15日至5月17日。时间算作64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4日,陈云先找浙江省和杭州市领导陈法文、许行贯、厉德馨、黎清等谈话,首先谈了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生产问题。接着,他用了较多的时间,谈了学哲学问题。然后,同浙江省和杭州市领导及干部群众在杭州市郊参加植树活动,亲手栽下了3棵香樟树。4月30日,他观看苏州评弹学校学生汇报演出。5月7日,他同薛驹、铁瑛、陈法文、沈祖伦等浙江省领导谈话。他以自己20世纪60年代在上海青浦调查为例,希望浙江省委领导要深入基层认真调查,了解真实情况。他认为,搞调查研究一定要向敢讲真话、能讲真话的人调查,从老同志、老农民身上最能听到真实的情况。5月17日,陈云由杭州返回北京。

    四、身处“半退”晚年时期的三次浙江行
    从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这一时期,陈云身处“半退”的工作状态。他的主要工作已经从中央一线退了下来,但仍然肩负着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责。这一时期,陈云在1988年3月至1990年4月期间,3次赴浙,累计大约477天。
    陈云第三十八次浙江行在1988年3月13日至5月15日。时间算作64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4月14日,陈云视察杭州中河路市政建设。5月12日,他接见薛驹、沈祖伦、铁瑛、吴仁源、黎靖等浙江省和杭州市领导,在谈话中指出:我们这些人在世时,粮食过不了关。中国的粮食,十年之中估计是平平丰,平平灾,平平平。下一代人如果在科学上没有突破,粮食也很难过关。这个问题是关键。领导同志要学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时不要急急忙忙联系实际,接触实际多了,自然而然会联系起来。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领导干部身负重任,要善于听不同意见,不同意见里面有合理的部分。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一点,稳一点,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一点的损失多。“摸着石头过河”,这话没有错。5月15日,陈云由杭州返回北京。
    陈云第三十九次浙江行在1988年10月10日至1989年5月7日。时间算作210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这是陈云在浙江单次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他晚年第一次在外地过春节。10月31日,陈云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谈话。11月27日,他同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张劲夫谈话。12月13日,他同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谈话。1989年2月3日,他出席浙江省和杭州市举办的春节联欢会,观看评弹演出。2月28日,他同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杨德中谈话。3月7日,他同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郑拓彬谈话。3月18日,他同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谈话。4月9日,他同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江华谈话。5月4日,他同李泽民、薛驹、沈祖伦等谈话。他说:“经济建设中,遇到一些困难是难免的。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不断摸索,及时总结经验。”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本来陈云此次在杭时间还有可能待得更长久一些,但是当年春夏之交,北京局势的发展,使陈云再也无心在杭州休养了。5月7日,陈云由杭州返回北京。
    陈云第四十次浙江行在1989年10月8日至1990年4月28日。时间算作203天,地点在杭州汪庄,主要事由是休养。这是陈云最后一次浙江之行,也是他晚年连续第二年在外地过春节。此次在杭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便是1990年1月24日上午,陈云同李泽民、铁瑛、李丰平等浙江省和杭州市领导谈话,他将事先题写的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赠送给李泽民,并对这15个字作了详细解释,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的体会就是这15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谈话中还指出:搞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亲自率领工作组下乡下厂;另一种是每个高中级干部都要有敢讲真话的知心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通过他们可以听到基层干部、群众的呼声。此次在杭期间,他还于1990年4月4日,致信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对做好宗教工作提出了意见。4月22日,他听取吴宗锡、周良、何占春、施振眉等关于评弹工作的汇报。4月28日,陈云由杭州返回北京。这以后,陈云的南方休养地点,改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上海。
    陈云在浙江的实践与思想在党史国史上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价值。时光冲不走浙江人民对陈云的深切缅怀与浓浓思念。至少40次视察休养的点点滴滴,大约1715个休戚与共的日日夜夜,陈云留在浙江的巨大精神财富弥足珍贵,陈云留给浙江人民的深切记忆丰厚铭心。浙江人民永远怀念陈云同志、永远纪念陈云同志!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