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化县档案局服务国家公园建设侧记
文/徐先良 吴德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循这一发展理念,近年来开化县依托钱江源头特色和生态资源优势,率先在全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举全县之力推进“两美”国家公园建设。县档案局、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志办充分发挥合署办公的优势,整合资源、群策群力、创新服务,积极构建“1+1+1(档案+党史+方志)>3”的效能模式,实现了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发挥档案职责,服务中心大局
2014年初,“五水共治”“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在开化县铺开以来,县档案局主动介入、积极服务,狠抓“五水共治”“国家公园”专题档案工作。起草《关于做好“国家公园”和“五水共治”专题档案的通知》;会同县“国家公园办公室”和“五水共治办公室”,对相关的60余名档案员进行专题档案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明确专题档案的收集范围和“项目档案”“照片档案”的管理要求,确保专题档案收集管理与“国家公园”建设、“五水共治”工作同步推进。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抢救性地保护旧谱牒等地方文献资料,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县档案局对全县范围内的旧谱牒开展核查,动员谱牒持有者或保管者提供谱牒原本并进行数字化备份。此项工作与其后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立家规,传家训,重家风”活动紧密契合、有机互动,县档案局的3位同志被县委宣传部确定为活动示范点建设专家,专家们深入乡村、社区开展业务指导,并对已完成数字化备份的旧宗谱中的族训、祠规、家规等内容集中辑录,开展断句标点、繁(异)体字转换简化字及横排处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已辑录处理旧宗谱家规家训近5万字,为后续编印《开化旧训遗规辑录》宣传册及在全县扎实开展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教育,创造了很好的先决条件。
为增强开化国家公园的文化内涵和感召力,县档案局深入挖掘、整理开化历代名人、文物遗迹、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红色记忆等等,开设《开化档案史志信息》“品读开化”增刊,以专题连载的形式展示开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受到读者认可和欢迎。
深化党史研究,争取政策扶持
近年来,县委党史研究室大力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深入10余个乡镇实地考察确认了40余处革命遗址。在此基础上,切实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施了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提升工程,包括闽浙赣省委纪念馆、红军广场、红军烈士纪念馆、红军被服厂、红军烈士纪念墙等;开展了杨林小关一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修复、桐村镇徐家村的红军墓修建,以及叶长庚将军生平陈列室、红十军战斗地陈列室、华埠镇新青阳村红色贸易路线陈列室建设等大量工作。
积极主动开展“中央苏区县”申报工作,承担了史料征集和编撰任务,及时向上级提交史实考据充分的《关于要求确认开化县为“中央苏区县”的请示》,申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大大提升了开化革命老区县的知名度和各方认可度,为争取政策扶持提供了关键支撑。2013年11月,开化县享受到了在中央预算内投资时参照中部地区政策的优惠;2014年3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明确要“加强与浙江开化、庆元、龙泉等县(市)产业合作,推动赣东开放合作创新。实施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做强区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形成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航空设施,发展商贸物流产业”;2014年,县档案局与县发改局、何田乡政府共同谋划的“中共浙皖特委基础建设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总之,通过开发利用党史资源,全县近几年争取到中央、省、市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红色旅游等扶持资金累计近2000万元。
强化方志利用,促进文旅融合
近年来,开化县按照“六城联创”、建设“两美国家公园”的总目标,围绕全面开展“农村文化礼堂”“风情小镇”“美丽乡村”“民宿经济”“红色旅游”,积极作为。县档案局坚持“修志为用”方针,努力开创“一业为主,九业并举”的地方志工作新局面,全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开化现存7部旧县志,其中明代1部,清代5部,民国1部。截至目前,《明崇祯开化县志》《清顺治开化县志》《清光绪开化县志》及《民国开化县志稿》的断句、繁(异)体字转简化字及横排处理已经完成,这为各界利用旧志提供了有利条件。数十个村开展文化礼堂和美丽乡村建设时,县档案局积极主动为各村提供村史沿革、地名变迁、姓氏源流、旧里居图、古八景诗、名人事略、族训家规、孝行义举事例等方面的史料支撑和技术支持。其中,县档案局史志工作人员提供史料并全程参与策划、设计和指导施工的大溪边乡墩南村农村文化大堂工程,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受到县委宣传部及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为充分挖掘、利用当地人文资源,提升开化国家公园的人文内涵,县档案局先后编撰完成《和美大溪边》《张晓宁与开化砚》《史说开化》《品读开化——开化国家公园旅游指南》等地情书籍。利用深厚的地情和历史人文信息积累,协助县电视台开办了《走读钱江源》专题节目;协助县林业局、县生态文化协会编撰《开化国家公园古树名木大观》一书,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出了挖掘、利用方志地情和档案历史文化资源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开化县建成农村文化礼堂56座。“红色”“人文”和“导善”,成为文化礼堂的三大特色。今年12月2日,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潘捷军一行实地考察了开化县芹阳办事处金星村、大溪边乡方田村、墩南村等3个村的文化礼堂建设情况,对开化县档案、史志部门服务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同意把即将召开的全省各市方志办主任会议暨全省方志系统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交流会安排在开化举行。
2015年6月8日,开化县成为全国9个、浙江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试点时间为3年。开化县决心通过3年的试点实践,努力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造“浙江经验”。在此背景下,开化县档案局将牢固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为开化国家公园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