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史林漫步 Historical Articles And Tales / 2016年2月


发布日期: 2016 - 03 - 3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农业联产责任制改革在浙北长兴的突破——基于地方档案的考察
/龚荣庭
 
    摘  要:位于浙江省最北端的长兴县,被认为是“揭开全省农村改革的序幕”的地方。本文在全面梳理地方档案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长兴县农村联产责任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并参考部分口述资料,对改革突破的重要节点进行了还原,展现了农业联产责任制改革在县域突破的复杂性,为读者理解农村改革提供更细致的基层视角。
    关键词:农业联产责任制  包产到户  农村改革  长兴县
 
    位于浙江省最北端的长兴县,在浙江农村改革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关于该县长城公社狄家斗(“斗”应为“土斗”,本文统一用“斗”)二队1979年冬的“包产到户”实践,有论者认为是狄家斗二队“点燃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星火”[1],也有论者认为是长城公社揭开浙江农村改革的序幕[2],还有论者认为是长兴县拉开浙江省“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序幕[3]。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称农业联产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包产到组、包干到户等形式。本文在全面梳理地方档案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察农业联产责任制改革在长兴突破的历史进程。
 
 
 

…………………………………………………………………………………………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改革添活力 创新谱辉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浙江党史概况》,《浙江日报》2011年5月23日第12版。
    [2]浙江省委宣传部:《潮起东方看浙江——浙江省改革开放三十年典型事例100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2—3页。
    [3]章小义:《浙江农村改革第一幕》,《今日浙江》1998年第17期。
    [4]长兴县统计局:《前进中的长兴》,1989年内部编印,第26页;浙江省农业厅:《浙江农业四十年》,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10页;嘉兴市统计局:《嘉兴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3)》,1985年内部编印,第51页;湖州市统计局:《前进中的湖州(1949-1984)》,1986年内部编印,第37页。
    [5]本文使用的地方档案近30件,主要来自长兴县档案馆和湖州市档案馆,限于篇幅仅保留部分档案的出处说明。
    [6]杨瑞毛:《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邓小平与改革开放的起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294页。
    [7]长兴县统计局:《风雨历程铸辉煌——长兴建国以来统计资料汇编》,2002年内部编印,第26-27页。
    [8]《联产三年穷队变面貌——和平生产队实行包产到组和联产到劳后的情况》,中共长兴县委办公室:《情况简报》(第十四期),1981年7月16日,长兴县档案馆,档案号:J001—033—020—037。另参见笔者2014年7月对该队队长熊保田的访谈。
    [9]长兴县委办公室:《关于长城公社狄家斗二队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调查》,1980年10月18日,长兴县档案馆,档案号:J001—030—019—140。
    [10]《长城公社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的调查》,中共长兴县委办公室:《情况汇报》(第二期),1980年11月20日,长兴县档案馆,档案号:J001—030—020—029。
    [11]《省委关于印发〈省委工作会议的总结〉的通知》(1980年10月28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文件选编(1978年12月-1983年11月)》,浙内图准字(2011)第89号,第204页。
    [12]参见唐重兴(时为县委报道组成员):《亲历长兴农业“大包干”》(2015年3月)。
    [13]参见笔者2014年7月对何光耀(原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访谈。
    [14]《省委印发〈地、市委书记会议纪要〉的通知》(1981年4月30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文件选编(1978年12月-1983年11月)》,浙内图准字(2011)第89号,第262-264页。
    [15]这个统计可能比较保守,也可能口径不同。另有统计显示,到1981年春仅泗安地区就有824个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丁沧水:《湖州农村经济漫忆》,黄山书社2001年版,第178页。
    [16]根据杨克现的回忆,会议名称是全区县委书记会议;但从会议召开时间上看,更可能是6月16日至7月3日地委召开的经济理论读书会。杨克现:《富庶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引起的轩然大波》,《炎黄春秋》2002年第4期。
    [17]丁文荣:《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积极推行联产责任制,加快农业发展的步伐》,1981年6月,长兴县档案馆,档案号:J001—033—009—113。
    [18]杨克现:《富庶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引起的轩然大波》,《炎黄春秋》2002年第4期。
    [19]董淑铎:《改革从农村开始——忆市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湖州文史》第十二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20]丁文荣:《全县农村工作会议讲话》,1981年12月9日,长兴县档案馆,档案号:J001—033—008—024。
    [21]《省委转发省农委党组〈关于目前农业生产责任制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1981年9月5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文件选编(1978年12月-1983年11月)》,浙内图准字(2011)第89号,第303页。
    [22]《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1年12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64、366页。
    [23]沈慧:《湖州农村改革五十年》,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等:《浙江改革开放之路》,杭州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24]《长兴县推行农业联产承包的情况》,中共长兴县委办公室:《情况反映》(第12期),1982年10月20日,长兴县档案馆,档案号:J001—034—020—156。
    [25]《省委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报告》(1982年10月13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档案馆:《中共浙江省委文件选编(1978年12月-1983年11月)》,浙内图准字(2011)第89号,第436、437页。
<< < 1 234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