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金华城市记忆”的文化建设之窗——以“追忆岁月”小街巷为试点


发布日期: 2017 - 03 -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省档案学会


罗帆/金华市城建档案馆


摘  要:“城市记忆工程”作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现象,既是时代赋予当代档案事业的新任务,也是档案部门不断突破自我的一个新跨步。金华市城建档案馆着手以“追忆岁月”小街巷为试点,逐步开展城市记忆文化建设工作,探索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恢复金华这个有着独特生命历程的城市记忆。

关键词:城市记忆   文化建设   途径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生动概括了金华的重要位置和雄伟气势。金华是浙江的一个省辖市,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既不沿海,又不与外省相邻的辖市。 从1996年开始,金华市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在城市建设中注重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3月18日,金华市政府得到正式通知:经国务院批准,金华市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了让金华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名副其实,近年来金华市做了许多恢复城市记忆的工作。

城建档案真实记录着城市建设和发展轨迹,承载着丰富的城市建设历史与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见证者,也必将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有力支持者。金华市城建档案馆按照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总体要求,以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为指导思想,先以“追忆岁月”小街巷为试点,逐步拉开城市文化建设帷幕,下面就对如何开展“城市记忆”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一、追溯与见证城市的历史足迹,让城市记忆可触可感

金华的街巷很多,几乎是整个金华地区的微缩:有义乌街、兰溪街、浦江街、武义街、永康街、磐安街、东阳街。还有九峰街、白沙路、熟溪路、方岩路、仙华路、金衢路、壶源路。更远的甚至还有安吉路、西宁路、常德路、桂林街。当然还有最具本地特色的婺星路、婺江路和婺州街。

金华的街巷名是时代变迁的记录:人民路、五一路、八一街以及解放、新华、曙光、劳动、工人、青年、群众、安全、生产、自力、长征、丰收、幸福、敬业、警民、建华、建中、建设等等,生动地见证了这座古城的新生。而马路里、鼓楼里、将军路、默相街、状元坊、四世一品巷、寺王前后街、旌孝路、白娘殿、二仙桥、下官桥路、八咏路、府上街、营盘街,则传递着一缕缕古老沧桑的气息。金华的街巷名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意味:清照路、宋濂路、东莱路、李渔路、丹溪路、宾虹路、赤松路、中山路、飘萍路、艾青路,是文化史,是诗,也是画。 她的诗情画意还体现在:桃花路、栖凤街、明月街、佳音街、双鹊、蘅香、碧云、碧春、芙苑以及著名的双龙等名称上。金华的街巷有山:北山路、黄鹤山、凤凰山、凉帽山路、野猫坞;有水:四眼井、莲花井、拦路井,水门路,回溪街、花溪、双溪、长湖、玉泉路;有香喷喷的酒泉井、酒坊巷、酒醋岭;有可以“品尝”的螺蛳巷、杨梅山、石榴巷、白莲巷。反映商品经济生活与理念的有国贸街、工贸街,还有陶朱路,以及信用街、恒信路、崇信街。有表季节的三春路、白露街、芳草街、春晖街、秋涛街。拥有着如此熠熠生辉的街巷,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性的人文气质和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

(一)记录下历史的足迹,开展与城市记忆相关的城建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是开发城建档案资源的重要途径,城建档案馆要体现其在城市记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影响,就要主动开展编研工作。通过档案编研,将名城的古建筑、地名典故、历史沿革、人文故事、古景遗迹等图文并茂地展现给人们。

2012年6月份,我馆档案编研工作者以金华古子城保护与整改项目中的酒坊巷为始发站,在古城子保护区内,酒坊巷是历史风貌比较完整、人文信息比较丰富的一条历史街区,也是古子城保护整治与改造项目近期改造的重点。酒坊巷里有台湾义勇军纪念馆、台湾义勇军李友邦将军办公处、《浙江潮》旧址;真神堂,是一座中西文化结合的建筑,抗战时期曾一度成为邓颖超、何香凝发起的战时保育院浙江分会场所;还有,原英士大学图书馆、梅机关旧址、汤恩伯故居、酒泉井等。对酒坊巷的古建筑、历史名人、人文故事都进行了采集汇编,专门邀请了专业的摄影师,对现有的古迹进行拍照、摄影。

随着《追忆岁月小街巷》的编研工作开展,今后可拓展的提升档案文化建设的城建档案编研工作项目很多,比如以《金华古村落》、《金华的桥》、《金华的寺庙》、《金华市历史文化简介》、《金华市古子城》等一系列的编研文集,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

(二)开展形式多样化、多角度、多领域的城市记忆文化宣传展览工作。

旧事钩沉,沧海桑田,生活在金华的老居民,对这座城市拥有着深厚的感情。小街巷里填满着他们曾经的欢声笑语、曾经的生活艰辛、曾经的邻里之情,那里是他们梦回牵绕的地方,那里是他们生活成长的地方,那里是他们奋斗创业的地方。小街巷里诉说着你我他的故事,流传着千古传承着人文故事,那些历史都是令我们现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人们所渐渐遗忘。

金华市城建档案馆为了迎合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从5月份重新开始规划馆库建设,准备将二楼办公室搬迁至一楼办事大厅,重新规划二楼为对市民们开放的档案展览室、阅读室、多媒体展示厅等场所。通过报纸、媒体、社区宣传活动来提升城建档案的社会知名度,向广大市民们征集老照片、街巷的故事、街巷名人回忆录,鼓励市民们为城市记忆工程献策献力。

金华市城建档案馆针对推广编研成果进行了整体策划,将与电视台合作拍摄“追忆岁月”小街巷专题片,通过走访、诉说、记录、采访等制作方式,通过媒体达到宣传力度的最大化,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另外主动与各社区街道管委会沟通联系,配合我馆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展览会,让档案文化走进各家各户。

(三)精心制作档案文化建设成品,标新立异。

书籍、画册、专题片是当前城建档案领域主要的编研成果方式,如何突破这种传统的形式,促进编研工作的长足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创新。金华市城建档案馆考虑到编研成果形式的单一化,上门与广告策划公司征求宝贵的意见,采纳了几种比较有创新的建议:一是通过对金华的新老建筑、金华的新老桥梁、金华的新老道路、金华的旅游景点等一系列的专题成果,挑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名人等,与邮政局沟通出版发行金华特色标志性建筑系列、名人名居系列、古景遗迹系列的专题邮票或是明信片、信封,成为金华的亮点城市名片;二是邀请画家们参与到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来,让这些充满历史文化的古迹生动的展现在画卷上,专门为古街巷、古建筑画系列山水画、油画、水彩画等,用来当作城市的印象纪念品;三是拍摄“城市记忆”主题微电影,我馆与浙江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合作,拍摄记录下发生在金华这座城市的故事,整个微电影围绕着城市的人、事、物,因为人是城市的灵魂,事是城市发展的事件,物是城市的物质要件,贯穿着这三个要素,拍摄制作成一部充满历史文化气息、人文故事色彩、典型的城市建设为一体的微电影,让记忆走进市民们的心中,让温暖融进市民们的心田。

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建档案收集工作,让城市记忆的色彩不再单一

金华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曾在国破山河在的岁月,诞生了“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宏伟诗篇,曾作为抗战文化名城彪炳千秋。愈挫折、愈奋进,有志者,事竟成,是金华人民的优秀文化传统。

金华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传统文化具有特色、名人辈出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那里工作过,生活过的人们,都会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如同艾青所诗:因为爱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值得金华人继承、弘扬和发展的历史感染力、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个城市片面追求GDP,可能一时会轰轰烈烈,但不可能持续发展,不可能科学发展,不可能造就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只有抓住了一个城市符合人性本质的优势特色加以培育发展,才会给这个城市的居民带来长远的、持续的、根本的利益。

(一)收集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与保护整治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档案。

金华市城建档案馆计划与规划局、古子城管委会、档案局沟通联系,对申报过程中的各种会议资料与照片、申报材料、保护规划成果等大量档案收集并进行整理与归档,要为历史名城保护工作以及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指引与依据。我馆从市文物局了解到,经市政府批复的古子城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改造项目,用地面积为26.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整治范围为10.2公顷。在功能上,古子城历史街区将突出一城三街三区四城门布局。一城即太平天国城,它主要镶牙式迁建20幢左右历史建筑,形成太平天国文化中心展示区;三街指博物馆一条街(东市街西侧,其格局已基本形成)、南宋风情一条街(八咏楼一带)、近代名人文化展示街(酒坊巷一带);三区指的是古代科举文化展示区、古婺文化产业与休闲区、万佛塔文化体验区;四城门指古熙春门、保宁门、桐树门、金华门。其中,四城门总体布局与迁建历史建筑相结合,与整治历史街区相结合,充分保护挖掘古子城历史文化内涵,达到合理利用古子城历史文化资源的目的。这部分整治过程中产生的资料收集进馆,将更加有利于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二)对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行抢救性拍摄。

利用声像设备,对文保单位、古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俗活动、风俗习惯、传统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全方位地记录历史文化名城的原貌与风采。

金华古城,格局基本完整。市区以元代始建通济桥关联两岸,江北旧城仍保留历史特色和风貌,唐宋元明清城墙遗址承继了古城文脉。占地26.1公顷的古子城历史文化区,是金华城市之根,仍保持着历代延续的传统风貌,其中有唐子城遗存,南朝始建的八咏楼,全国现存太平天国时期建筑规模最大、艺术品最丰富的侍王府以及酒坊巷抗战文化历史地段,还有我国现存唯一见证海峡两岸共同抗日的抗战文物———台湾义勇队旧址。离城区5公里处的雅畈历史街区现存明清历史建筑18处,计8902平方米,还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明代七家厅建筑等,依然保持着历史上作为水陆交通要道、繁华古镇的格局。素有“小邹鲁”和“东南文献之邦”之称的金华,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处,其中市区有唐法隆寺经幢、婺州瓷铁店窑址、宋元名刹天宁寺和太平天国侍王府4处,此外还有省级重点文保单位52处,市县级文保单位433处。

金华市城建档案馆筹备专业摄影人事,将金华城区范围的古建筑、古村落、历史街区、老生活区、名人名居等进行抢救性的拍摄,虽然工程量大、范围广、资金少,面临的困难重重,但还是要加快节奏与前行步伐,不要让城市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失去记忆,失去灵魂。

三、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建立,让城市记忆穿梭于信息时代

城建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了检索效率,而且还增加了馆室容量,简化了保管方法,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不仅可有效提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也使城建档案管理从封闭走向开放、城建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不仅能够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还可利用现代通讯工具提供和利用城建档案信息。

2012年5月份,金华市城建档案馆与市建设局、财税局经过几个月的协调工作,终于同意在我馆增设“建设信息中心”牌子,开展全市建设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对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负责金华市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加快建设系统的OL办公网络建设;负责实现建设系统的在线行政审批以及非行政审批功能;负责建设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建设信息中心”的成立,不仅实现了我馆的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的建立,将分散的档案信息资源融入整个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

数字化城建档案信息的整合,可以将城市记忆档案资源转变成电子信息数据,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带给市民们方便、时尚、现代的展现方式,也更加有效的保存城市记忆。通过信息渠道的保存与传播,城市记忆,不再只是令人回味的一篇文章、一段故事、一张照片,而可以制作成一节视频、3D版效果图、微博上的回忆录与互动等等,带给人们的是对这座城市更多的惊喜与感动,让这座城市的记忆可以穿梭于信息时代,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节奏,城市记忆彰显的空间更加具有深度与广度。

四、加强市政与重点项目档案的归档工作,为城市记忆的档案文化建设锦上添花

从2011年开始,金华市城市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精细管理提上议事日程。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紧紧围绕打造“精品城市”,着力精细化管理存量,高标准建设增量,切实提升城市品位。五百滩江心岛东西长1650米,南北平均宽度约275米。根据规划,五百滩在区块设置上,自西向东可分为五星级酒店区、商业休闲娱乐区、城市公园区和黄宾虹公园区。虽然兼顾商业酒店,但最突出的还是“江心绿岛”的概念,区块内一半以上用于建设公园和绿地,让老百姓真正能够亲近绿色。

五百滩不仅将建设亲水步道、环岛游步道、绿色回廊、环岛十景等,还将建设精品街、酒吧茶楼、餐饮、量贩式KTV、3D影院、电玩城等,计划引进大型真冰溜冰场和儿童体验中心。燕尾洲公园则将建成城市文化、科技艺术中心。这里不仅是三江六岸风光带的核心,也是启动多湖区块开发的一把“金钥匙”。公园建成后,“板凳龙”步行桥将成为金华新地标。燕尾洲地块位于东市街以西,占地面积0.75平方公里,犹如一个燕尾嵌入三江汇流地带。项目总投资两亿元,计划两年内完工。燕尾洲公园的规划建设突出文化和休闲两大主题,设计独具匠心。

随着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也伴随着“追忆岁月”小街巷编研工作的开展,意识到市政及重点项目工程的档案收集重要性与必要性。金华市城建档案馆针对市政与重点项目档案的难收集、难归档问题(由于金华市建设局未强制要求市政府投资的项目工程竣工后必须要进行竣工验收备案,因此大部分的建设单位都不会主动将档案资料前来办理存档业务),于2012年6月份开始,筹备出台《金华市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管理办法》,与市建设局、市质量监督站、市建设局法规处协商,其中就有一条专门针对市政府投资项目的条例,条例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查验建设工程项目的《工程档案质量认定书》后,方可出具质量监督报告。市政与重点项目的建设,可以说是整座城市的最形象、最亮丽的建筑标致物,这部分的档案资料的遗失,导致了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最关乎民生的建筑物都失去了保贵的利用价值。我们不仅要将记录历史变迁的档案收集起来,也更应该做好当前的档案收集工作,才能实现档案的“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意义。

五、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备与整合,让城市记忆文化建设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姿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城建档案工作最基本的需要。金华市城建档案馆通过“追忆岁月”小街巷的编研工作开展,与金华日报、晚报社合作,向社会征集了档案文化建设的通讯员,专门成立了一支收集、撰写、摄影、采访的档案业务工作者队伍,为今后的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组建了一批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档案专业、文传专业、历史专业等的在校大学生们,参与到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在这次的恢复金华城市记忆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金华市城建档案馆将吸纳更多的人才融入到的文化建设队伍当中,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理念,增强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担当起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职责。

城市,是时间流逝所留下的痕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同时也是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她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努力恢复金华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记忆,是我们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承载与存留、拯救与跨越、追溯与见证,让我们的城市不要失去记忆,不要失去文化、不要失去魅力。


参考文献:

[1]冯骥才.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N].人民日报,2006-10-28.

[2]黄浩立.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城建档案工作[J].城建档案,2012(7):54-55.

[3]骆一平.金华的街巷[N].金报副刊,2008-1-26.(4).

[4]刘淑平.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2(7):68-6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