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动态


占《中国历史》一页 全国8成初中生在学良渚文化

2017-09-08 作者:高建华 信息来源:杭州市余杭区档案局 浏览次数:

“良渚文化遗址于1936年在浙江余杭良渚首次被发掘。已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在太湖流域,距今约四五千年……” 这个9月,全国各地初一学生们打开新发下来的人教版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会在第11页上看到关于良渚文化的详尽介绍,讲述出土的各类遗存,和遗址对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多元一体特征的意义,还选登了四张照片——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钺、刻符罐和玉琮。

据良渚博物院档案员沈晨霞介绍,这是良渚文化第四次被写入中学历史类教科书,也是所占篇幅最大的一次。这也意味着,全国80%以上的初一学生将通过课本了解到良渚考古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同时,为加快良渚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普及良渚文化,是一个有力推手。目前,良渚遗址申遗文本及相关档案资料已基本完成,进入审核阶段。(杭州市余杭区档案局 高建华)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