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史林漫步 A Walk Through History


发布日期: 2018 - 11 - 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档案局


之江大学校史述略

李 云/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摘 要:之江大学是美国基督教南、北长老会在中国开办的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民国时期十三所著名基督教大学之一。以往学界虽然对之江大学校史多有关注,但往往难脱宏大叙事的窠臼,缺乏细微、鲜活的史料论证。这即是本文再次论述之江大学校史的初衷。

关键词:之江大学 校史 基督教

…………………………………………………………………………………………

全文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逸公:《之江大学第五十四次毕业誌盛》,《兴华》第19卷第24期,1922年,第23页。

[2]李培恩,出生于杭州传教士家庭,1910年毕业于育英书院,后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商学硕士、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29至1949年任之江大学校长,是之大任职最长的华人校长。1949年6月辞职离开之大后移居上海,1958年病逝。

[3]李培恩:《百周年纪念特刊序》,《之江校刊》复校后第5期,1946年,第1页。

[4]《私立之江大学创立百年表》,浙江省档案馆藏,档号:L52-1-16。

[5]张立程,汪林茂:《之江大学史》,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年,第5页。

[6]《杭州之江学堂·1912》,上海美华书馆摆印,第7页。

[7][美]队克勋著,刘家峰译:《之江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9-10页。

[8]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9][美]罗伊·休厄尔著,沈弘译:《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徳清末民初拍摄的杭州西湖老照片》,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页。

[10]《杭州之江学堂·1912》,上海美华书馆摆印,第8页。

[11]高时良编:《中国教会学校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12]司徒雷登的弟弟,1909年进入之江大学任教,是教职员中第一名南长老会成员,1916—1922年担任之大校长职务。1921年,司徒华林返美为学校募集资金,并使之大最终获准在美国哥伦比亚区立案。

[13]张研,孙燕京编:《民国史料丛刊 1087 文教·高等教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

[14]《之江大学之新消息》,《申报》,1921年1月14日。

[15]《Hangchow Christian College Annual Report》,浙江省档案馆藏,档号:L52-1-81.1。

[16]《之江大学之停办》,《教育杂志》,1928年第20卷第8期,第10页。

[17]《College moves forward under registration》,《Campus Life》,1931-32,No.1,UBCHEA Archives,Series IV,Folders 161-3039—163-3060,华中师范大学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藏。

[18]朱经农(1887-1951),浙江浦江人,著名学者、教育家,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常务次长、中央大学教育长等职。1929年,因向政府立案一事暂停办理一年的之江大学重新开课,朱经农遂被聘为之江大学校长,但并未到校就职,并于次年辞去之大校长一职。

[19]《之江大学复校》,《真光》,1929年第28卷第7期,第90页。

[20]《之江大学校董会年会记·1930》,浙江省档案馆藏,档号:L52-1-81.3。

[21]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集萃·第5辑·教育科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1页。

[22]《院务概况报告·1937年度第1学期》,浙江省档案馆藏,档号:L52-1-81.4。

[23]《杭州之江大学》,《教育季刊》,1938年第13卷第4期,第28页。

[24]《杭州之江大学校闻》,《教育季刊》,1938年第14卷第2期,第25页。

[25]李培恩:《本校抗战时期播迁经过述略》,《之江校刊》,1946年第1期,第1页。

[26]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杭州地方志资料·第3辑》,1987年,第131页。

[27]李培恩:《本校抗战时期播迁经过述略》,《之江校刊》,1946年第1期,第2页。

[28]《本校创立百年庆祝大会誌盛》,《之江校刊》,1947年第6期,第1页。

[29]《百年校庆各界惠词一览》,《之江校刊》,1947年第6期,第2页。

[30]张鹏博,张鹏程:《历史上的杭州之江大学》,《都市快报》,2007年3月1日。

[31]胡山源(1897—1988),男,原名胡三元,江苏江阴人。1920年肄业于杭州之江大学。历任上海基督教青年协会书报部翻译、杭州之江大学教师、上海世界书局编辑,1951年后历任福州福建师范学院、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教授。191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32]转引自杨郁编:《胡山源研究》,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第59页。

<< < 1 234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