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竹刻”

2018-09-14 信息来源:浙江档案局 浏览次数:

董 雄/嘉兴市南湖区档案局

竹刻插屏《山水》

凤桥,地处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东南,与竹乡安吉相距较近。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水乡小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凤桥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工艺“凤桥竹刻”。竹刻作为我国特有的雕刻艺术,早有流传。《礼记·玉藻》中记载士大夫饰竹以为笏、晋王献之有斑竹笔筒名曰“裘钟”、六朝齐高帝赐明僧绍竹根如意,此皆为竹制工艺品;清代前期的《竹人录》和后期的《墨村今话》《刻竹脞语》等文献均记载了竹刻的相关情况。

“凤桥竹刻”创始人是一位名叫冯嘉生的工匠,他自幼学习篆刻,后又学习木雕。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受其父爱好竹刻和收藏竹刻艺术品的影响,开始钻研仿古竹刻,并自行创作竹刻作品。八十年代初,他的仿古竹刻笔筒、屏风、竹片等竹刻工艺作品已小有名气,被民间收藏家收藏和拍卖,有的作品被当作家庭摆设。在仿制的基础上,冯嘉生开始自行创作并不断创新,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竹刻艺术,被称为“凤桥竹刻”。

“凤桥竹刻”对竹子的要求很高,必须是冬天采下的毛竹,且需生长三年以上,以体硕、枝干挺直、净无斑点者为最佳。毛竹砍下后断成竹材,用2年的时间自然晾干,再根据竹子的材质,或取作竹筒、或制成竹片,再经蒸、煮等处理,等水份自然干透后上油待用。制作竹刻作品时,需要认真思考作品表现的主题,再在竹坯上绘上相应的图案,然后进行雕刻创作,雕刻时使用不同的刻刀进行刮、刻,最后打磨并上光,形成一件艺术品。竹刻制作的周期需根据作品大小来定,小的作品如笔筒、臂搁等,一周时间即可基本成形,较大一些的作品一般需要制作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如再加上根据作品需要镶红木底座或边框的时间,整个制作时间还要长。竹刻制作不仅需要深厚的篆刻功底,更需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

多年来,在南湖区和凤桥镇的支持下,“凤桥竹刻”在省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凤桥竹刻”爱好者的队伍也逐渐壮大。冯嘉生和他的弟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技艺技法,在攻克毛竹仿古做旧和竹片单层“贴青”制作的技术难关后,创作了大量“贴青”浅浮雕的镜盒、花瓶、插屏和挂屏等多类作品;还创造了多层“贴青”深雕竹刻制作工艺,这项工艺俗称“竹刻反青技术”,是将竹子表层约0.2毫米的竹片加工成平面竹片,再在上面雕刻,这样不仅使竹刻作品更加生动、层次更加清晰,还彰显了竹刻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这一技术被誉为竹刻制作工艺和竹刻创作的革命。2011年6月,多层“贴青”制作工艺获得国家专利。冯嘉生的儿子冯飞在父亲的指导下积极创新,成功创作出大量人物、佛像等独树一帜的竹刻精品。

近年来,冯嘉生和他的“凤桥竹刻”团队的创作佳品频出。2010年4月,在浙江省第二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多层“贴青”深雕竹刻屏风《拓溪客堂图》获金奖,《山水画筒》获银奖。众多“贴青”竹刻挂件、竹根雕像、竹刻臂搁等作品在省、市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屡屡获奖。2014年4月,在文化部、浙江省政府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上,冯嘉生、冯飞、王悦琴等创作的反青竹刻屏风《迎客松》荣获交易会最高奖工艺美术奖,成为嘉兴市所有参会作品中唯一获此奖项的作品。冯嘉生的代表性竹刻工艺品先后被中国印学博物馆、浙江省工艺美术馆、杭州王星记扇业博物馆、嘉兴市博物馆收藏。2017年1月,“凤桥竹刻”入选浙江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3年,为传承“凤桥竹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冯嘉生与镇中心小学合作,成立了凤桥小学竹刻兴趣班,冯嘉生担任校外辅导员,全力培养了3名专职辅导老师。如今,该校四、五、六年级22个班的1000多名小学生都成为兴趣班的“小竹刻手”,孩子们创作了大量作品,作品在全国、省、市举办的相关比赛中多次获奖。2005年和2007年,学生竹刻作品在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中获银奖;2007年7月,镇中心小学百年校庆中展出的学生竹刻作品获得一致好评;2008年5月,在冯嘉生等人的努力下,《儿童竹刻》一书正式出版发行,成为镇中心小学的乡土教材;2008年6月,镇中心小学的竹刻作品在嘉兴市图书馆展出,省、市媒体纷纷报道,当年镇中心小学获评浙江省特色艺术学校、嘉兴市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凤桥镇也被市政府命名为嘉兴市民间艺术之乡。

2016年10月,在冯嘉生祖居——梅花洲旅游景区的冯家大院内,专门开辟了冯嘉生竹刻黑陶艺术陈列室,展出《清明上河图》等艺术精品、竹根佛像、人物雕刻以及竹扇、竹筒、竹刻挂件。在这里,竹刻艺术的魅力和活力感染着每一位参观者,令人留恋忘返,这无疑是对冯嘉生一生艺术追求的最好回报。(信息来源:《浙江档案》杂志2017年第5期)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