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慧因高丽寺论考 郑 浩/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始建于后唐天成二年的杭州慧因高丽寺,初称慧因禅院。在宋、元、明、清时期,先后改称慧因教院、慧因讲寺、法云寺。从慧因禅院、教院、教寺、讲寺,每次名称变化的背后都暗藏政治权力的影子。曾经的华严第一寺,到后期已然“榱桷倾颓,瓦椽剥落”。慧因寺的兴衰不仅是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治、宗教交流的见证,也反映了当时宗教与政治密切的依存关系。 关键词:慧因寺 高丽 义天 净源 ………………………………………………………………………………………… 全文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注释与参考文献: [1][2][3][10][12][13][14][15](明)李翥:《慧因寺志》,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年,第1、33、38、40、28、33、36、38、39页。 [4](清)张廷玉:《明史·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818页。 [5][6][9]黄纯艳点校:《高丽大觉国师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19、15页。 [7]鲍志成:《高丽寺与高丽王子》,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2页。 [8]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47页。 [11](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第7537页。 [16](朝鲜)崔溥:《漂海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