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河东盐池盐工工资杨 强/运城学院文化旅游系 摘 要:民国时期河东盐池的长工工资除个别时间段外,月收入水平极低,折合小麦仅有1石左右的水平。其盐工工资呈现出收入低、级差大、季节变化明显、结算方式独特等特点。以上特点的形成,与河东盐池特殊的生产经营状况及盐工的社会地位存在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河东盐池 运城盐池 盐工工资劳资关系 民国工资 ………………………………………………………………………………………… 全文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唐仁粤主编:《中国盐业史(地方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2]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5浇晒,乾隆刻本。 [3][9]杜蘅:《建议潞纲解池为全国模范试验盐场意见书》,《盐政杂志》,1932年第55期,第15-16页。 [4]《山西运城盐池概况》,《华文大阪每日》,1940年第4卷第11期,第20页。 [5]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415页。 [6]宋应星:《天工开物》,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01页。 [7]河东盐业职工会:《河东盐池调查总结》,运城:稿本,1948年。 [8]慈鸿飞:《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287页。 [10]《太岳行署蛋业调查材料及河东盐业概况》,1946年10月,山西省档案馆藏,案卷号00221。 [1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河东盐三千年》,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年,第545页。 [12]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42-143页。 [13]蔡国器:《潞鹾纪要》,《盐务汇刊》,1935年第68期,第116页。 本文系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运城盐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研究”(课题编号:2018041022-3)、运城学院河东文化重点研究项目“民国晚期运城盐池盐工研究”(课题编号:HZ-2017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