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当年,普洱头人们的抉择:要不要去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下)

2019-11-29 作者:张桂柏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3

剽牛仪式,激动无比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12月26日,观礼团回到普洱。抬眼望,彩云之南,热带之乡,野樱花开遍了山岭,绽放出勃勃生机。人们奔走相告,城东门排起里把长的队伍,欢迎的人们伸手去摸代表的衣服。第一个走进城门的是拉勐,穿着青色毛呢衣服,喜气洋洋走在前头,跟在他后面的是傣族、拉祜、哈尼、布朗等族的头人们。正是:出发漫山雨和雾,归来铺地笑与花!

次日,随即召开了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会议开到第五天,代表提出为纪念国庆观礼和民族会议,要用一种各民族都能接受的形式,把它保留下来。讨论决定:立碑。立碑前举行剽牛。1951年元旦普洱黉场,一阵铓锣响起来,剽牛仪式开始了。

执剽人正是拉勐。早上起来,拉勐扎上代表头人和喜庆的红包头,用毛主席送的口缸漱口刷牙。依他想法,今天念的经文一定是香的,牛爱听,神更爱听。冲着这个,牛就该倒向南方,剽口也朝上。听铓锣响起,拉勐手持镖枪,昂头向场中央走去。他左手放到额头上,面向天空用佤族语言祈祷开来:“最大的天神啊,你在天上看着,我们普洱几千人集中到了宽宽的广场上,进行盛大的剽牛仪式,将把大地上最好的礼物敬献给您。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各民族,都出自一个司岗里,都是亲人、兄弟,今天在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更像一串芭蕉,不分你和我,团结一条心。现在,河水改道,地方换主,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

他停了片刻,对牛轻声念道:“最漂亮的牛啊,你的角是天神给你安下的一对月亮,你从生下那天起,就是为给天神带话而成长。今天你就要带着我们的话上天了,你要告诉天神,我拉勐用毛主席给的牙膏漱过嘴的,说的都是团结的话。以后我们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汉人的头不砍,拉祜人、哈尼人的头也不砍,相互的头都不砍。拉起手,抱成团,一直跟着毛主席、共产党走,白天头上有太阳照着,晚上有月亮和星星照着,我们就不会走到大箐里、悬崖下。天神啊,你听到我拉勐的话,就让牛顺利倒向南方吧!”

拉勐念完祷文,长舒一口气,举起梭镖朝牛右肋猛刺进去,一股血喷涌出来。大牯牛朝着左边倒下去,正好头朝南方、剽口朝上。拉勐一瞄,恰好吉卦。他梭镖一丢,高喊:“天神同意我们民族团结了!天神同意政府主张了!”兴奋得扑倒在地,打起翻滚。全场人激动无比,佤族代表欢呼:“共产党猛、猛、猛!毛主席猛、猛、猛!”傣族代表欢呼:“共产党水、水、水!毛主席水、水、水!”其他民族代表和解放军跟着喊“水、水、水!猛、猛、猛!”(注:少数民族语言中表示愉悦、欢庆的感叹词。)普洱黉场成了欢乐海洋。

喝咒水。一只只大碗传递着,谁接过它就是接过了一个不变的誓言。碑文不到100字,大家举手喊出的却是伟大时代各族人民的最强音:“我们廿六个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誓毕,48人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我是主席团成员。说实话,祖国刚解放,当时站出来签字,这对党的民族政策了解还不多的民族头人、首领、酋长来说,是需要胆量和勇气的。因为这一举动很快会传到敌人那里。”当年相对年轻的方有富老人介绍。

至此,“民族团结誓词碑”庄严建起。它不仅屹立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内,更屹立在西南边疆各族人民的心田上。

4

一座碑,几多情

土埋到脖子,他决不改口。李保不吃不喝,以超人毅力坚持了七天七夜,临死前两眼还在怒视着。立碑之后,参誓的头人、代表纷纷回到边疆各县山寨去了。

邦箐寨族人们眼睁睁看到,拉勐头人回来客气了、谦逊了、精气神高了。他跟大伙摆说起来:“在北京每天都有几千人欢迎我们,小鼓打得叮咚响,娃娃看见我们就跳起来,把我们当最尊贵的人。以前我觉得佤山最大了,能飞的鹞鹰也要几天飞完。到昆明坐着飞机一看,才知道国家有多大啊,寨多多有,人多多有。以后我们不能只晓得眼前的草棵丛,要学白鹇鸟飞到山外多看看。”他把毛主席的嘱咐变为自己的想法说法,统一了族人的思想,除掉了猎人祭谷的鄙俗,改以牛头祭谷了,“野卡佤”的帽子也摘下了。最真诚的是,他低头向龚国清区长认错道歉,以亲礼把龚区长的儿子兆东送回来,并把自己儿子带到区长面前说让任处任罚。龚国清挽起拉勐的手,亲呼一声“我的好大哥”,接着摆开水酒。

“傣族有句话:家有竹楼堆不下的金子、银子,不如有几百个拥护你的寨子。”召存信用一句俚语表下决心,即行回去做工作。“过去傣族人头上虽然有天,可有乌云罩着,我们看不到天;脚下有地,可地上有豺狼拦道,我们踩不到地。现在我们才有了自己的天和地。所以,我们几个代表在北京向毛主席献了金伞,从心里祝愿共产党的阳光像金子一样,永远照耀着我们的边疆大地。” 召存信,听党召唤,如名如姓,取信于党,存信于民。西双版纳从普洱专区划分建州后,他从首任州长干起,连任州长40年,带领人民把12个土司坝子的老版纳,建成了百万同胞安居乐业、共襄祖国的新版纳。退休及去世后,人们总视他为“第一州长”。

头人们用实际行动恪守碑文,带领同胞团结进步、团结生产、团结对敌,有的献出了生命。傈僳头人李保,原为土司代办,在当地威望很高,他的话在族人中很有影响力。“山门开,天门开,我们的心门开,傈僳人永远跟着共产党。”大伙在他带动下,跟着“红汉人”,团结建边疆。国民党残匪窜犯侵占西盟,威胁他供出我方情况,逼他投降。被捆绑着的李保大骂:“我骄傲能活到新中国民族平等的时代。我见到的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热爱各民族,会帮助我们过好日子。我还看到我们国家的工厂已经能造飞机、大炮和各种武器,我也看到祖国强大的海陆空军队,你们算什么?你们瞧着吧。”敌人见威逼不成,到营盘山挖了一个大坑,要活埋他。土埋到腰杆,敌人放言:“只要你说一句今后不跟共产党了,还来得及。”李保声音洪亮:“我见过毛主席,看见他,我眼睛就亮了,千里万里我看得见。我告诉你们,你们的路已经走到尽头了,前面就是一道断头坎。”土埋到脖子,他决不改口。李保不吃不喝,以超人毅力坚持了七天七夜,临死前两眼还在怒视着。1951年6月5日英勇就义。一个民族头人,用凛然热血践诺自己的誓言,以不倒身躯捍卫心中的丰碑!我含泪抚摩刻碑上的“李保”,他的名字放闪着不灭的光彩……

升平日,普洱行,获益触心;一座碑,几多情,壮烈难靖。是的,正因为很多“头人”——少数民族先进分子坚定不移、舍生忘死地捍卫民族团结,恪守立下的铮铮誓言,使各族群众逐步相信了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也正因多民族团结起来,使境内外敌人捣乱破坏无乘之机。1950年至1952年剿匪斗争,各族群众支持普洱边防区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为西南边陲国防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环绕普洱民族团结誓言碑,我叩我悟: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根”不就在这里吗,新中国边疆稳固发展的“魂”不也在这里吗?!

“普洱坝子平洋洋,一对秧鸡来躲凉;秧鸡找着荫凉处,穷人找到共产党。”今天普洱市发展的辉煌成就足以证明:拉勐那班少数民族头人们虽已老逝,但誓碑依在、勒石犹存,其精神始终鼓舞着西南边疆各族同胞齐心奋斗、共同繁荣。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