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竹马

2019-12-27 信息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浏览次数:

淳安竹马

方 青/淳安县档案局

淳安竹马始于南宋,俗称跳竹马,是主要流行于浙江淳安一带的传统舞蹈。竹马分红、黄、绿、白、黑五种,常由三男两女或两男三女组成,以古装人物装扮,跳、走(阵)、唱、念俱佳,步伐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我国传统舞蹈尤其是竹马类舞蹈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2005年淳安竹马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方炳坤成为该项目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4年,淳安竹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淳安竹马起源于南宋,南宋《武林旧事》《梦粱录》等均有关于竹马舞的记载。至明代,淳安竹马盛行各乡。《睦剧发展史》中有如下表述:“清顺治十五年(1658)《淳安县志》载:‘元夕在市迎灯,在乡迎烛,各会聚鸣锣鼓以迎傩神。’旧时的淳安县域,正月十二迎贺神,设高跷……跳竹马等,其歌舞演出颇盛,即使是淳安的乡间农村,迎神赛会也与市镇相仿,演出活动繁多,尤以跳竹马为主。”至康熙年间,采茶戏传至淳安,这门艺术与竹马相融合,出现两脚戏竹马班,一旦一丑跳竹马。清末民初,发展为三角戏竹马班,增加了“生”角,经常是先跳竹马,后唱小戏。期间最出名为“跳盔头”,演员戴盔帽穿龙袍战甲,红马扮孔明,黄马扮刘备,绿马扮关羽,白马扮赵云,黑马扮张飞,依次出场表演。后来演变为如今的红、黄、绿、白、黑五色竹马,其中头马为红马,由戏剧中须生扮跳,沉着稳健;二马为黄马,由青花旦扮跳,冷静庄重;三马为绿马,由小生扮跳,风流潇洒;四马为白马,由花旦扮跳,婀娜多姿;五马为黑马,由戏剧中小丑扮跳,既勇猛彪悍又活泼幽默。

淳安竹马演出具有以下特点:灵活性,竹马表演方便、灵活,不受时间、环境、地理局限,可在广场、舞台、祠堂等场地表演;演员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十、上百人。民俗性,淳安竹马至今还保留着跳竹马讨彩头、先祭祀后跳马、白马不进门(村)、上庙(殿)求神请马等民间习俗,地域特色鲜明。祭祀性,淳安民间各类祭祀活动,如贺齐庙会、金峰朱家村猪头祭祖、中洲札溪九相公庙会等场合,均要跳竹马,为的是祭拜祖先神灵、祈求平安。戏曲性,淳安竹马对淳安三角戏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比如表演者往往根据不同戏曲角色来装扮,如“关公送皇嫂”“桃园三结义”等;传统步法、伴奏音乐也与地方戏曲息息相关,以打击乐器为主,有边鼓、堂鼓、小锣、苏钹、半苏锣等,根据阵式变化搭配锣鼓点,有“乱锣”“急风”“马腿”等。群众性,淳安竹马在当地十分盛行,无论传统节日、乡村庆典还是日常活动,都会有竹马表演,尤其是春节期间,“跳竹马讨彩头”遍及全县各乡镇乃至村落。

淳安竹马道具造型逼真、色彩鲜艳、美观大方;竹马表演突出一个“跳”字,步法形式多样,快、慢、侧、退等步法设计巧妙、艺术性强;阵式变化多端,以“梅花阵”为主,后来发展了“开四门”“开马盘柱”“铁索环”等,少则几十阵,多则一百零八阵,令人目不暇接却又繁而不乱,将热闹、欢快的喜庆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淳安竹马蕴含着丰富的淳安三角戏元素,如演员扮相、伴奏音乐、传统步法等,对于研究淳安地方戏曲、舞蹈有着重要意义。淳安竹马具有民俗性、祭祀性、地域性等特点,对于研究淳安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具有800余年历史的淳安竹马,承载着我国的竹马文化和淳安的传统文化。从古到今,它都以其丰富而独特文化内涵成为群众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现如今,它还在推动淳安旅游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近年来,淳安县十分重视竹马的保护传承,专门建立县竹马保护工作小组,并建成省级(竹马)传承教学基地和竹马展示厅,还在中小学中开设了特色乡土文化课,培育了一批民间竹马表演队;此外鼓励竹马传承人、老艺人开门收徒,培养了一批优秀竹马人才;还组织参加各类交流活动,近年来先后参加了中国七大古都民间文化艺术节、北京奥运会演出、上海世博会演出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淳安竹马摘取了全国首届民间广场歌舞大赛“山花奖”桂冠。淳安竹马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最具地域特色民间舞蹈,淳安县也连续两次被评为“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竹马)之乡”。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