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注释与参考文献:
[1]刘洪权、郑辰:《浙江省立图书馆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6期,第45页。
[2]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浙江省立图书馆概况》,浙江省立图书馆印行所,1936年,第1页。
[3]曾凡菊:《抗战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的迁移》,《浙江档案》,2008年第3期,第57页。
[4]王振呜编:《图书馆法规文件汇编》,河北大学图书馆学系,1985年,第5页。
[5]参见《浙江图书馆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图书馆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4页。
[6]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本馆历来经过之情形》,《浙江图书馆馆报(第一卷)》,1927年12月编印,第7页。
[7]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本馆概况》,《浙江图书馆馆报(第三、四卷合刊)》,1929年12月编印,第3页。
[8]浙江图书馆建筑委员会:《建筑浙江图书馆报告书》,王余光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十册)》,2014年,第439页。
[9]吴澍时:《民国时期基层图书馆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第29页。
[10]马勇:《赶潮的人:蒋梦麟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年,第389页。
[11]参见《建浙省图书馆:自1808(卯)一——七》(1930年3月5日),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江大学档案,L053-001-2304。第二页:“浙江省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三次及第六十九次会议先后决议通过,捐资交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保管。”第三页:“浙江省政府委员会第二百三十三次会议决:大学区制停止试行后,该馆仍委托本大学代为管理。”“本大学”即为国立浙江大学。
[12]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浙江省立图书馆大学路总馆纪略》,《浙江图书馆月刊(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1932年8月编印,第13页。
[13]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浙江省立图书馆大学路总馆纪略》,《浙江图书馆月刊(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1932年8月编印,第13页。
[14]《关于建浙江图书馆、图税筹备及饬地迁移其所报告往来文书》(1928年8月8日),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江大学档案,L053-001-1952。
[15]郑红彬:《调和中西以创中国新建筑之风——刘既漂的“美术建筑”之路及其解读》,《南方建筑》,2013年第6期,第83页。
[16]左图:《新测杭州西湖全图》,东方舆地学社,中华民国十八年五月出版。右图:参见浙江图书馆建筑委员会:《建筑浙江图书馆报告书》,王余光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十册)》,2014年,第434页。
[17]《建浙省图书馆:自1808一——九》(1928年5月15日),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江大学档案,L053-001-2305。
[18]《建浙省图书馆:自1808(寅)21-24》(1930年10月4日),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江大学档案,L053-001-2306。
[19]《建浙省图书馆:自1808(寅)一—10》(1929年1月24日),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江大学档案,L053-001-2307。
[20]《建浙省图书馆》(1930年6月26日),浙江省档案馆藏,浙江大学档案,L053-001-2310。
[21]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浙江省立图书馆大学路总馆纪略》,《浙江图书馆月刊(第一卷:第五、六期合刊)》,1932年8月编印,第19页。
[22]参见浙江图书馆建筑委员会:《建筑浙江图书馆报告书》,王余光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十册)》,2014年,第433页。
[23]《浙省图书馆长人选难》,《申报》(上海)1931年 8月 10日,第 3 张。
[24]中华图书馆协会编:《浙江省立图书馆定期开放》,《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第八卷:第一、二期合刊)》,1932年编印,第49-50页。
[25]刘大白:《浙江图书馆落成记》,王余光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十册)》,2014年,第436页。
[26]吴忠良:《经世一书生——陈训慈传》,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27]宋晞:《陈训慈与浙江图书馆》,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第64辑:史海钩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45页。
[28]浙江省立图书馆编:《浙江省立图书馆大学路总馆开幕志盛》,《浙江图书馆月刊(第一卷:第七、八期合刊)》,1932年10月编印,第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