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文化 > 档案故事


相声泰斗为世人留下宝贵财富——马三立捐赠档案轶闻

2019-08-28 作者:仉如祥 顾永林 信息来源:中国档案报 浏览次数:

天津市档案馆征集的马三立演出剧照

 今年2月11日,是著名相声艺术大师马三立逝世9周年的日子。在马三立80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以含蓄隽永、质朴自然的独特风格在中国曲坛自成一派,蜚声曲坛,被誉为“相声泰斗”和“相声大师”。他演出的传统相声有200多个,代表作有《吃元宵》《卖挂票》《相面》《买猴》《猜戏名》等。马老在世时,曾将大量档案资料捐赠给天津市档案馆,不但给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档案资料,也是曲艺界丰硕的精神财富。

 马三立在曲艺界的影响力非常大,在天津更是家喻户晓,故天津市档案馆在开始征集曲艺人物档案之初,就把马三立列入第一个重点征集对象。在做了精心准备后,征集人员联系上了马老,讲明来意后,马老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朴实地说:“我算不上什么名人,但是如果国家需要我的档案资料,你们尽管说,我一定大力支持,全部捐赠。”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时他年事已高,不方便亲自搜集档案,就嘱咐儿子帮助工作人员搜集,还叮嘱道:“需要什么,你们尽管挑选。”在征集马老捐赠档案的过程中,他虽已身患重病,很少见人,但是却从来没有拒绝过档案人员的拜访。在马老捐赠的档案中,有200多张照片,为了保证文字说明的准确性,在酷热的夏天,他还亲自一字一句填写照片说明,连儿子都不让插手,写完以后委托儿子马志良送到档案馆。马老对档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可见一斑,着实让人感动。

 马老高尚的品质和取得的非凡成就,同他的人生经历分不开。马三立,191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艺人家庭。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家庭环境让他从小就对相声艺术耳濡目染。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而父亲常年在外,年幼的马三立被寄养在叔父家。父亲失业以后,解决全家“吃饭”问题的头等大事,落在了仍在上学的马三立身上。他拜著名相声演员周德山为师,1930年开始登台演出,学艺进步很快。在旧社会,艺人的社会地位很低,相声被视为“下九流”的行当,即使是身怀绝技、颇有名气的艺人也是如此,后生吃苦受罪更是常事。为了生存,马三立跑码头、闯关东、几次进京、数度南下,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从“划锅”“撂地”到“入室升堂”,他都干过。

 1949年,他加入天津曲艺团,由“臭作艺的”成为文艺工作者。他参加赴朝慰问团文艺队并任副队长,后来当上了市曲艺团副团长,被选为市政协委员,开始满腔热情地改编表演新相声。作为一个技艺超群的老艺人,他心里无时不在想着舞台,想着舞台下那些爱他捧他的观众。即使是在他被打成右派、下放劳动、蹲牛棚的时候,他也没有忘记过练习相声基本功,几乎每天早晨都要练上一番。后来,马三立和王凤山搭档,将《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等众多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尤为难得的是,在无人捧哏的情况下,又积毕生之功,编创表演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单口小段,如《逗你玩》《家传秘方》《检查卫生》《八十一层楼》《追》等。

 2002年,马三立人物档案整理完毕时,他已经被确诊为癌症。天津市档案馆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送给他一块带有松鹤延年图案的工艺镜,祝愿他早日康复。马老饱受病魔折磨,身体很虚弱,却仍然坚强起身与大家合影,竖起大拇指连声喊“好”。没想到不久以后,他就因病去世了。

 马三立虽然去世了,但他捐赠给天津市档案馆的第一手档案资料,成为研究天津乃至全国曲艺文化发展史的重要财富。马三立人物档案内容丰富,较为翔实地记录了他一生的从艺生涯、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等经历,共计100余卷1000多件,载体多样,有文字材料、照片、资料、音像、实物等。其中文字材料,有他本人写的回忆录、简历、入党志愿书、书信手稿、相声世系谱、作品、授课讲稿、模范事迹材料、别传以及各大报刊在1942年至2003年间相关报道的剪报;1951年至2002年间拍摄的300余张照片;音像资料包括由天津音像公司出版社录制的《相声泰斗马三立相声全集》和《相声泰斗全集珍藏》,由天津电视台录制的名人介绍《无私奉献的模范共产党员马三立》,2002年12月8日马三立从艺80周年暨告别舞台演出活动及马三立艺术人生座谈形成的录音、录像材料等;实物档案有国务院、中共天津市委等授予马三立的政府特殊津贴,优秀共产党员证章,市政协、文化局、中国曲协颁发的各种证件、聘书,还有社会各界有关人士赠与的字画等。

 在这些档案资料中,不乏一些价值较高的,如马老用来激励自己、教育后人的警言警句手册,是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集中表现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手册在“文革”期间被毁,后来他凭着记忆,又重写了上百条;马老演出所用的相声手稿,更是无价之宝,厚厚的几大摞,都是他为相声艺术不懈奋斗的见证,其中很多是他亲自创作或者修改的,随处可见到手稿修改的痕迹,可见他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还有他一直珍藏的入党志愿书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相声演员,全国也没有几个,马老获此殊荣,也反映出国家对老艺术家们的重视。

 值此马老逝世9周年之际,翻看马三立的档案资料,缅怀并永远纪念他。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