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注释与参考文献:[1]孔柳先:《孔氏南迁与孔氏南宗家庙》,衢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孔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2]徐寿昌:《孔氏南宗史实辩正》,衢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南孔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3]《元史·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8页。
[4]徐映璞:《两浙史事丛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1页。
[5]吴光、陈云汉:《衢州孔氏南宗述略》,《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第118—121页。袁兆春:《宗法继承对孔氏家族爵位继承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5—20页。 庄月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考》,《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第45—46页。郑艮安:《孔氏世家大宗辨》,《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173—222页。占剑:《衢州孔氏南宗嫡派及家庙》,《寻根》,2006年,第4期第75—82页。乔卫平:《孔氏南北宗裔若干世系考辨》,《孔子研究》,2008年,第3期,第117—123页。吴锡标:《孔氏南宗的平民化及其当代启示》,《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1期,第74—77页。张岱年:《孔子大辞典》,上海读书出版社,1993年版。刘厚琴:《家族春秋》,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衢州孔氏家庙志编委会:《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李鹏程:《天下第一家:孔子家族的变迁》,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汪筱联、叶裕龙:《衢州古城记系列远逝的古邑》,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6]郭松义:《孔氏宗谱于孔氏家族组织——介绍曲阜孔府所藏家谱资料》,中国谱牒学研究学会:《谱牒学研究》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01—202页。
[7]王霄冰:《南宗祭孔》,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8]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南宋末年大臣,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后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签书枢密院事。南宋亡后隐居。
[9]崔铭先:《孔夫子的嫡长孙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郭冰:《孔氏南宗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6—7页。
[11]赵文坦:《孔氏“让爵”考》,《史学月刊》,2012年,第3期,第46—55页。
[12]郭冰:《孔氏南宗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7页。
[13]徐映璞:《两浙史事丛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14]郭冰:《孔氏南宗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8页。赵文坦:《元明时期孔氏北宗复爵南宗授官辩正》,《孔子研究》,2018年,第5期,第143—152页。
[15]郭学焕:《孔子后裔在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6][清]李之芳:《重修孔氏家庙碑》,衢州市文化广电局编:《三衢道中——衢州历代诗文选》,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45页。
[17]韩章训:《三衢胜迹——孔氏南宗家庙》,《浙江档案》,1996年,第9期,第44—45页。
[18]李小宁:《孔氏家庙庙制探析》,《东南文化》,2002年,第1期,第48—52页。
[19]杨新平:《东南阙里——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建筑历史与理论》第6/7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0—61页。
[20]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东南阙里—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21]何媛:《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8—49页。
[22]郭学焕:《孔子后裔在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23]徐斌:《浙江孔庙遗产调查与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
[24]孔德懋:《孔子家族全书 文物古迹》,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衢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衢州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版。衢县志编纂委员会:《衢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庄江月:《衢州孔氏南宗家庙考》,《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1期,第45—46页。占剑:《衢州孔氏南宗嫡派及家庙》,《寻根》,2006年,第4期,第75—82页。陆小赛、唐西娅:《衢州孔氏南宗:江南祠堂建筑艺术进程的缩影》,《中外建筑》,2013年,第1期,第54—57页。
[25]吴光、陈云汉:《衢州孔氏南宗述略》,《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第118—119页。
[26]占剑:《衢州孔氏南宗嫡派及家庙》,《寻根》,2006年,第4期,第75—82页。
[27]吴燕:《仪式的变迁与衢州社会发展——以南宗祭孔为例》,温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3—28页。陈昕珂:《南宗祀孔历史演变概略》,《时代报刊》2019年,第6期,第196—197页。
[28]王霄冰:《南宗祭孔》,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页。
[29]吴锡标、刘小成:《论孔氏南宗传统宗族形态》,《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6期,第56—59页。
[30]刘小成:《孔氏南宗的宗族规制》,《江南文化研究》第4辑,学苑出版社,2010年,第224—226。
[31]吴锡标、刘小成:《明清时期孔氏南宗宗族文化述评》,《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1期,第76—79页。
[32]吴锡标、刘小成:《明清时期孔氏南宗的教育活动及其影响》,《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5期,第77—80页。张俊岭:《孔传整理文献与重教兴学的活动》,《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66—68页。
[33]张俊岭、吴锡标:《论“南孔文化”对南宋书院的影响》,《齐鲁学刊》,2012年,第2期,第36—41页。张俊岭:《南孔、理学家与南宋书院——以朱熹、张栻、吕祖谦为例》,《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68—72页。邓洪波:《中国书院史》增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吴锡标、刘小成、张慧霞:《孔氏南宗与浙西南社会变迁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4]周纪焕、童献纲:《孔氏南宗与近圣文化心理发展》,《中南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第206—215页。周纪焕、雷小青:《江南地区近圣文化心理嬗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中州学刊》,2016年,第4期,第87—94页。
[35]吴锡标:《孔氏南宗与婺州学者之交游》,《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5期,第74—77页。刘小成:《明清时期孔氏南宗交游考》,《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6期,第88—91页。吴锡标、刘小成:《孔氏南宗与江西诸支派交游考略》,《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2期,第94—97页。
[36]吴锡标:《孔氏南宗的平民化及其当代启示》,《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11期,第74—77页。
[37]吴锡标:《孔氏南宗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机制》,《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1期,第86—90页。吴锡标、张慧霞:《孔氏南宗的符号特征与文化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90—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