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导读

史林漫步 A Walk Through History


发布日期: 2020 - 07 - 2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省档案馆


文字源流,除《说文》外,不可妄求

 

——马宗霍整理、章太炎著《说文古籀补匡谬》书稿

 

 

 

斯彦莉/杭州章太炎纪念馆

摘 要:杭州章太炎纪念馆收藏有一份《说文古籀补匡谬》书稿,为章太炎弟子马宗霍1946年时整理抄录。20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整理章太炎文献时,误认其为马宗霍读书笔记而未加重视。书稿实为章太炎先生1924年时的著作,针对清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一书进行匡谬。书稿是近代学术史上难得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但未刊于各类章太炎基础文献及两个版本的《章太炎全集》中。本文录出文字内容并加以整理点校,考证相关情况及学术价值,以飨海内外学界。

关键词:《说文古籀补匡谬》;章太炎;《章太炎全集》;马宗霍;《说文古籀补》;点校


…………………………………………………………………………………………

全文详见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马宗霍(1897—1976),著名经学家,原名水坤,别署霋岳楼,晚号霋岳老人,著《说文解字引经考》《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等。

[2]国立师范大学,为湖南师范大学前身,马宗霍曾执教于此。

[3]吴大澂,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愙斋,江苏吴县人。吴大澂编撰《说文古籀补》,集录中国秦代以前古钟鼎彝器所见文字。所编文字根据墨拓原本摹写上板,每字下并略加训释说明。所录文字多为《说文解字》未收。光绪九年(1883)初刻本收3500 余字,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湖南重刻,又增1200余字。是自宋代治彝器款识之学以来,从来没有的著作。

[4]马宗霍为章太炎入室弟子。1922年马宗霍与梅光迪、刘伯明、吴宓等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撰写《国学摭谭》专栏,以倡导国学为己任。1924年7月,章太炎应江苏省教育改进会之请,自上海赴南京讲演。马宗霍为南京教育界公推接待章氏的代表之一,因而得以结识太炎先生。马宗霍倡导国学的主张与章氏以保存国学为保存民族之要的观点不谋而合,因而深得章氏赞赏。承章氏主动示意愿纳马宗霍为其门人。

[5]《与马宗霍》,《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第十三册(书信集下),第1169页。又《制言》第三十四期。

[6]《与金祖同》,《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第十三册(书信集下),第1242页。

<< < 12 34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