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保护处党支部将把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党中央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本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来加以落实,奋力开创浙江档案技术保护新局面。
一、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持续筑牢“两个确立”政治忠诚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档案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执政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最珍贵最独特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守护好、保护好档案资源特别是红色档案资源,蕴涵着理想信念,体现着政治忠诚。档案技术保护部门要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全面履行职责使命,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档案技术保护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二、坚持创新发展不动摇,着力打造档案保护技术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实现档案技术保护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是要聚焦档案保护技术前沿和实际需求,开展重要档案去酸方法、纸张字迹恢复、档案消毒效果评估、馆藏档案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二是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探索“中心+公司”“中心+高校”“中心+科研机构”等档案科研新机制,合作建设相关重点实验室。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规划有步骤地建设档案修复保护传习展示中心、档案脱酸单元国家级实验室、档案缩微数字保护基地、多媒体以及口述历史档案实训基地、档案技术保护人才培训中心,搭建高水平、现代化的档案综合保护体系。
三、坚持系统观念不动摇,全方位保护好国家重点档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一是要系统性梳理工作思路。正确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既要传承发展好档案修裱修复传统手工技艺,更要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实现新旧融合;正确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既要注重配齐配好档案技术保护专业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更要高度重视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系,实现软硬兼施;正确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既要搞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更要促进自身水平持续精进和提高,实现内外共进。二是系统性采取工作举措。严格控制档案保护环境,加快馆藏重要档案修复进度和质量,不断丰富档案消毒技术手段,实现重要档案规模化去酸,持续开展大批量电子档案异质备份。依托档案数字化改革,对档案保护业务数据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全程跟踪与质量监控。加强濒危档案抢救保护。三是系统性带活全省工作。制定全省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工作方案,推动重点市县档案馆完成馆藏重要档案应修尽修任务,推动全省档案馆转入常规性抢救保护的轨道。组织实施好全省档案技术保护试点工作,继续出台和修订技术保护业务规范,筹建全省档案抢救保护专家库。
四、坚持人才强档不动摇,着力建强专业技术保护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档案技术保护工作是科学强馆、专业建馆的重要方面。一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弘扬档案人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切实增强档案技术保护专业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二是要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实施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优秀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注重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试行师徒制;支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档案专家,着力构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三是要加强档案技术保护互学互鉴。健全完善省市县工作协同机制,继续做好业务跟班学习;试点建立全省重点技术重要设备相互学习制度;集聚全省档案技术保护骨干力量,协同开展保护技术攻关和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