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政务 > 省馆动态 > 业务动态


杭州:坚定不移遵循“三个走向”指引
奋力谱写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杭州市档案工作20年成就综述

2023-05-11 信息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浏览次数:



20年来,杭州档案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档案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奋力谱写杭州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许多全国领先和具有杭州特色的创新亮点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党管档案工作见实效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将“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这一理想信念融入工作实践中,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高站位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提升馆务会议“第一议题”学习成效;高标准举办全市档案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修培训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高质量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读书会和研讨会,提升档案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四个好”和“两服务”要求的能力水平,忠实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神圣职责。


强化党管档案制度优势。积极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放大党管档案的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职能优势,推动档案工作纳入对区、县(市)和市直部门大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与市委中心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加大对档案部门班子配备、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支持力度。推动区、县(市)建立局长、馆长“一肩挑”工作机制,深化落实档案局、档案馆协同机制,围绕档案工作数字化改革、档案工作指数评价、红色档案资源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重点工作任务,成立杭州市档案系统工作专班,市区上下联动,区县左右联通,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确保重点工作任务全面贯通、无缝对接,切实将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和发展胜势。


提升依法治档效能。切实把档案法治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提升档案执法能力,主动融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完成行政处罚事项的划转工作,并创新联合保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等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对单位和档案服务企业的监管力度,制发检查通报,闭环推进整改,持续提升档案执法刚性。开展全市档案部门档案安全检查,深入排查档案实体、档案信息、档案应急管理安全隐患,抓好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优化完善档案行政监管平台,建立线上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工作体系,基本实现了立档单位档案工作日常督导、行政执法和年度评估考核全流程线上操作。组织开展《杭州市档案管理条例》修订,全面清理档案机构改革前有关档案工作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余杭区、临平区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全国试点通过验收,推动农村基层治理更加智慧便捷。


二、紧扣“人民至上”,深化业务建设显实绩


档案资源建设实现新突破。印发《杭州市档案馆接收档案办法》、《杭州市档案馆征集工作制度》等多项制度,制定完善收集档案范围细则和工作方案,合理编制接收单位名册和进馆时间,持续开展档案接收进馆工作,馆藏总量由2002年的23万卷,增加到2022年底的173.6万卷、70.7万件,居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前列。深入实施新时代新成就杭州记忆工程,高站位推进“两类档案”归集工作,建立“两类档案”专题数据库,完成全市首批“两类档案”汇集758卷、71405件,共853.96GB。全力做好杭州亚运会档案工作,努力构建系统完整的杭州亚运档案资源体系。积极推进西湖、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申遗主题口述档案采集,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数字化改革、碳达峰碳中和等专题数据库建设,持续开展婚姻、环保、学籍、拆迁、破产企业职工等档案接收进馆,专业档案数量占馆藏总量比例70.85%。精心打造以“城市记忆、乡村记忆、企业记忆、社会记忆”为主体内容的“杭州记忆”工程,开展老照片、老地图、老建筑和劳模、知青等专题档案征集;与高校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境外杭州档案文献征集,共计5000多件66000多页杭州档案文献影像页征集入馆;连续举办16届“杭州印象”纪实摄影作品大赛,以有奖评选方式激发摄影家、收藏家参与热情,共征集到各类照片10万余幅,有效丰富馆藏照片资源,成为我市档案征集工作的“金名片”。


档案服务利用取得新成果。坚持做实做优档案查阅利用服务,持续放大“一网两平台”(浙江档案服务网、长三角民生档案跨区域一体化在线查档平台和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合作服务效应,全市贯通“查档直通车”,实现全市范围内婚姻、职称、退伍军人等专题民生档案一网查档和电子出证,市档案馆查阅服务中心先后获得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市“三八红旗集体”“模范集体”等称号。发挥全市档案文化联盟作用,与高校、博物馆等单位合作,以“档鉴古今·最美杭州”文化精品工程为抓手,充分整合全市档案优质资源,打造“江河湖溪山”档案文化精品,组织编纂了《杭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杭州历史上的外国人》等多部编研成果并多次获评全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一等奖。开展的“百年·百姓·百档——家庭记忆见证钱塘潮涌”“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城市记忆见证杭州共富之路”系列活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档案入选全国第五批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充分展现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优势。


赓续红色根脉展现新担当。致力于发挥档案工作在传播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杭州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工作机制,多元开发红色档案资源,讲好杭州红色故事。举办“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潮涌钱塘——杭州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杭州市助力对口地区全面奔小康成果展”等主题展览。拍摄的《道路夷险 光明靠党——档案记录杭州战“疫”红色故事》宣传片获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作品二等奖,入选全国档案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百部微视频展播作品。服务杭州红色精神谱系构建,开展全市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红色档案资源调查,梳理红色专题档案6676件,完成第一批21个红色专题档案上线,为“四史”宣传教育和“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夯实红色档案基础。


三、聚焦数字转型,人才队伍建设下实功


站高谋远,锻造堪当重任的兰台铁军。制定实施《全市档案人才“十四五”规划》《杭州市档案专业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成立全市档案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局馆领导联系人才制度,组建全市档案法规标准、信息化和基础业务三类人才库(全市已有136名档案专业人才入库),组织参与法规标准建设、业务建设评价、执法监督检查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高素质、专业化档案人才的培养。强化政学研合作交流,补充调整新一届杭州档案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大力推进“312”档案人才工程,6人分别入选国家级档案专家领军人才、国家级档案专家、档案工匠型人才和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多项课题在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评选中获奖。


数字赋能,打造特色鲜明的数智变革高地。充分认识数字化改革是档案工作变革重塑的重大契机,坚持数字化改革驱动引领档案现代化先行,努力构建数字赋能、上下贯通、高效协同的档案工作整体智治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民生档案“收管存用”的系统重构和流程优化,开发“进馆一件事”“三合一”综合归档计划报审工具、档案服务机构评价等应用场景,实现一体化、可视化、可感知“一屏掌控”。围绕构建“数字赋能、多跨协同、综合集成、实时感知、闭环管控”的档案治理新格局,迭代升级市域一体化数字档案智慧服务平台,并完成向13个区、县(市)贯通。打造杭州档案智治门户,构建了5类、18项具体数据指标为核心内容的档案数字驾驶舱,通过自动采集数据和实时更新核心业务指标,实现在线精准智治。紧扣档案核心业务,推进各项业务场景数字化建设,打造全市档案数据、业务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工作平台”。积极开展电子文件单轨制归档试点,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解密划控和开放审核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为切实解决长期制约馆藏档案开放的基础性业务瓶颈问题提供杭州解决方案。


高标定位,厚植持续强劲的发展动能。深化“党旗映兰台”品牌建设,加强干部思想、组织和作风效能建设,在推动档案事业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勇当兰台先锋,展示头雁风采。对照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目标任务,落实好意识形态和档案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责任制,充分运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强化档案安全风险管控。着力把新建成的城市档案中心打造成为记录历史的宝贵文库,打造成为提升城市能级的文化综合体,打造成为低碳节能的绿色样板,打造成为秀外慧中、“文理兼修”的国内一流档案馆,为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幸福杭州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档案部门更大贡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