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应急处置能力,普及急救知识,筑牢安全防线,浙江省档案馆分别于5月8日、15日组织开展两期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与急救技能专项培训。本次活动由馆办公室与馆工会牵头组织,特邀杭州市拱墅区红十字会急救培训专家现场授课,累计七十多名干部职工及物业人员参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取得良好成效。

理论结合实操,夯实急救基础。培训围绕“黄金救援4分钟”展开,采取“理论讲解+情景模拟”双模式教学。专家系统讲解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AED设备原理和使用方法。参训人员分组进行模拟急救演练,利用人体模型和AED训练机反复练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及设备操作。讲师全程指导,逐一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技能掌握到位。

关键区域覆盖,提升应急能力。两期培训分批次开展,参加人员包括单位干部职工及物业服务人员,服务覆盖区域包括所有展览、查档等对外公共场所及所有办公楼层。参训者通过考核后,均获颁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学员反馈表示:“培训内容实用性强,不仅掌握了急救技能,更增强了守护生命的责任感。” 以训促防,筑牢安全屏障。此次培训是省档案馆深化安全生产管理、践行“人人懂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的重要举措。省档案馆前期已配备多台AED设备,下一步将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持续优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全力营造安全、健康的服务环境和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