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25-08-14 信息来源:浙江省档案馆 浏览次数:


7月22日至23日,第28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指导,浙江省档案学会、浙江省档案服务业协会主办,《浙江档案》杂志社承办。《中国档案》杂志社总编王天泉、浙江省档案馆馆长王利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王天泉对时隔十年后重启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表示祝贺,并向全体档案期刊工作者致以敬意。他指出,档案期刊是档案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重要阵地,为全行业深化认知、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也是学术发展的园地,承载最新研究成果,引领学科方向,更是科研创新的载体,推动理论突破,孵化前沿实践,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平台,为行业特别是青年档案学者的成长提供关键支持。他呼吁,期刊单位应明确各类期刊的功能定位,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加强协作,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破地域及行业壁垒,整合媒体资源,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整体提升;期刊界应与学术界、产业界保持密切联系,相互支持,共同推动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优质产品和服务落地生根,为档案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利月对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此次研讨会邀请全国档案期刊代表和档案学专家学者,以“报告+研讨”的形式聚焦数智时代背景,深入探讨档案期刊和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意义重大。他真诚希望期刊界和学术界更加关注浙江,将浙江作为现实的观察点、理论的试验场和成果的转化地,使浙江档案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成为“地方经验研究”的生动素材,并借助专家学者的理论之光,照亮浙江档案工作的前行之路。他呼吁,研讨会应以期刊为平台,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根基,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深化互学互鉴,开展协同创新,努力将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服务国家治理、惠及社会民生的实际效能。

研讨会设置“档案期刊研讨会主旨报告”“档案期刊发展圆桌研讨”“数智赋能‘十五五’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编读见面会暨期刊征文优秀论文分享点评”“聚焦浙江档案事业‘十五五’发展专家研讨”等五个主要议题。在“档案期刊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张斌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建构中学术期刊的核心使命与实践路径”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教授作了题为“构建原创导向的学术出版与评价体系”的学术报告。在“数智赋能‘十五五’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的学术报告,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平教授作了题为“AI驱动的档案开发利用:创新路径与实践案例”的学术报告,中山大学数据归档与档案安全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陈永生教授作了题为“档案部门在数据治理中的新角色、新作为”的学术报告。在档案期刊发展圆桌研讨环节,来自全国27家档案期刊的代表就编辑、审稿、征稿、栏目策划、专题策划、发行征订、编读互动、AI应用、编委建设、成果传播、新媒体宣传、人才培育、品牌提升、经营管理、服务优化等多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分享交流。在编读见面会暨期刊征文优秀论文分享点评环节,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和档案服务企业的6位优秀征文作者介绍论文,档案期刊主编和资深专家学者进行了专业点评。在“聚焦浙江档案事业‘十五五’发展专家研讨”环节中,全省11个设区市档案部门负责人及科研骨干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专家学者,围绕浙江省档案事业“十五五”规划编制、重大科研项目研究计划、重点文献编研及开发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现场掀起“基层需求VS顶层设计”的头脑风暴。研讨会还组织全体参会人员赴杭州未来科技城城市展览馆考察“杭州六小龙”展厅。

来自全国各档案期刊主编及工作人员、档案期刊主管单位分管领导、各高校档案科研教学人员、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及档案服务业企业代表1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明确2026年第29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与《档案学刊》编辑部联合承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