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巾帼文明岗 > 馆藏推荐
“里斯本丸”沉没 但档案让历史永不沉没
发布日期:2025-09-17 浏览次数:

2024年11月国产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获得第三十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奖,今年电影《东极岛》又在影院热映。短时间内,同一题材的内容不断上映,使观众对这一个发生在1942年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逐渐熟悉知晓。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时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

浙江省档案馆珍藏的浙江舟山渔民营救“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档案,正是这段历史的重要“物证”。该组档案形成于1948年,包括1948年英国驻华大使要求前往舟山赠谢救助英俘渔民的函,以及调查事情原委的公文、函电、参与营救的渔民名册、褒奖渔民形成的档案等。2010年,该组档案作为“浙江抗日军民救护遇险盟军档案”的一部分,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在电影《东极岛》热映之际,让我们翻开档案,一起重温那段英勇的事迹,感受舟山渔民的无疆大爱。

1948年4月12日,英国驻华大使要求前往舟山赠谢救助英俘渔民的函(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1942年9月27日,日军押送载有1800余名英俘的“里斯本丸”号船从香港出发开往日本。10月1日凌晨4点,在途经浙江省定海县附近的洋面时,“里斯本丸”号船被美军潜艇“鲈鱼”号发射的鱼雷击中,于次日沉没。

根据1948年定海县东极乡乡公所呈报上级政府的档案记载,1942年10月2日上午9点左右,当地渔民听到岛外海面传来声响。等到中午,青浜山(即青浜岛)和庙子湖一带海面发现数百名遇险的人漂流挣扎。“情势严重、人命关天”,淳朴善良的两岛渔民立即开展救助,最终合计共救人384名。在《定海县东极乡青浜山第二、三两保参加救助英国战俘居民登记名册》这份档案中,可以看到参与救助的渔民姓名、救助次数和救助人数等信息。如青浜山的胡阿法等3次救护24人、黄岁富等2次救护13人,记录非常具体。


1948年5月10日,定海县东极乡青浜山第二、三两保参加救助英俘居民登记名册(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庙子湖救回来的英俘分散住在各渔民家中,青浜山救回来的英俘则被安排在天后宫暂住。被救上来的英国士兵上岸以后,双方语言不通,英国士兵出示了写有“香港英国人”的汉字,渔民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是盟国战俘。档案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两山居民目睹被难英人不惟单衣淋湿,甚有赤体者多人惨状,自动分赠衣衫、棉袄、供献滚水饭食,并为之安宿。”这在战争年代,尤其是在生活物资本就匮乏的岛上,实属不易。英俘们也被渔民感动,纷纷拿出随身携带的珍爱之物赠予渔民留作纪念。

10月3日,日军分几路登岛,挨家挨户搜查,除已提前藏于石洞中的3名英俘外,其余381人均被日军带走。藏在石洞内的3名英俘于10月9日晚被护送至葫芦岛,几经周折,送往浙江省政府战时驻地云和县,再辗转抵达重庆,由英国驻华使馆接回。在重庆,三人通过广播电台讲述亲身经历,揭露日军伪善暴行,引起国内外强烈谴责。



1942年10月10日,获救的3位英军被俘人员与参与营救的中方人员合影(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据《定海县东极乡乡公所为层奉令查报三十一年救助英国战俘经过情形》记载,在抗战胜利后,当地乡长曾想将渔民救助英俘之事上报,但因救助发起人和参与的渔民都不愿邀功,故此事搁置,让他们的英勇事迹鲜为人知。

直至1948年4月12日,英国驻华大使发函给国民政府外交部,这才引起了国民政府和社会关注。东极乡乡公所将调查到的救助“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详情及当年参与救护人员登记名册逐级上报。10月11日,内政部按照《褒扬抗战忠烈条例》第一条第八款,正式为胡阿法等198名“在抗战期间奋勇营救盟俘”的渔民颁发褒扬令。1949年2月,英国政府在香港隆重悼念“里斯本丸”号船英军战俘遇难惨剧,现场高度赞扬浙江舟山渔民的义举,并由香港总督葛量洪代表英国政府赠予舟山渔民一艘“海安”号机动渔轮,以及奖金和盟军最高统帅部颁发的奖状。

1948年10月11日,内政部关于奖励定海县东渔人岛居民救助英俘事实一案检送褒扬令的批复(浙江省档案馆馆藏)


漫漫历史长河,时间反复洗涤,当年参与救援的渔民和被救助的幸存者都已离世,唯有这卷档案让“里斯本丸”号永不沉没,它见证了中英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歌颂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供稿:征集编研处、管理利用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